今天我想穿越到乾隆年间,和佳丽三千一起过元旦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Hello,我是秋虫子。
新年快乐
乾隆7年元旦。

紫禁城内廷十里张灯结彩,肩舆簇簇。随着丹陛大乐恢弘奏响,皇后率妃嫔迎銮行礼。众佳丽凤冠巍峨,一时间环佩齐鸣,宝石争辉。

盛装着冠的妃嫔们一肌一容明媚妍丽,乐声中更显雍容华贵

以最高规格的珠宝迎接最隆重的庆典,古今均无例外。今天就趁这元旦佳节,让我们随着清宫后妃们的绮丽发饰,回味一曲盛世繁华。

至尊红颜的顶配

一顶貂皮嵌珠的“凤冠”,承载了最郑重的节日仪式感。古诗云:凤凰簪落鬓。神鸟加身的绮丽,犹如一团金色的涅槃,于云鬓中泻出雍容金光。
清·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故宫博物院藏/ 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颗。
古人束发着冠,精美的发冠之于妆容仪表,犹如点睛之笔。
皇后朝冠(局部)/历经数百年风尘,仍金光熠熠。
电视剧《如懿传》中,周迅戴的正是一顶“同款”。
而“凤”与“龙”作为皇权的象征,仅在立后、册封、谒庙和朝会时才会用作礼冠,以彰显配戴者的崇高地位。民间女子浓墨重彩的婚礼上所谓的“凤冠霞帔”其实至少是一种称呼上的奢僭。

明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目前中国流传下来严格意义上的凤冠只有4顶。不过随着改朝换代,部分服冠制度也随之瓦解,凤冠才逐渐成为一种统称。

凤冠上总是极尽所能地铺排最名贵的宝物——珍珠、翡翠、玛瑙、碧玺、珊瑚、猫眼石、红蓝宝石等,满满当当,散发着拒人千里的贵族气息。

凤冠上所用珍宝之众,张扬富丽,极尽豪奢。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凤则用点翠;左右两条龙口衔珠宝流苏;冠后部饰6扇珍珠、宝石制成的“博鬓”。

“凤冠”这套辉煌而冗赘的行头往往是难以承受之重,后妃们平日里更经常佩戴的,还有相对来说较轻便的花钿、顶簪和步摇等更加小件的首饰。

清·《乾隆帝妃古装像》局部/金嵌珠石兰花蝈蝈簪(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比如这顶“点翠嵌珠宝五凤钿”,便是后妃们平时戴的便帽。这翠钿顶部镂空,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端丽且不失活泼。

清·点翠嵌珠宝五凤钿/钿上饰件可拆卸,以便根据风尚更换花样。

张信哲收藏的清代点翠镶珠石花卉钿子
《如懿传》中的钿子虽远不及故宫馆藏的精致,但也极力复原了历史

清代金嵌珍珠宝石帽花,是用来装饰贵族女性冬季便帽的一种帽饰。

除了钿帽之外,还有更为灵巧的顶簪,插于发髻顶端。

顶簪通常为凤纹,宛若凤凰停落秀发之上。

《岁朝戏子图》壁画中妃子头插凤簪

两鬓的发饰自然也马虎不得,由下而上插入发间的“掩鬓”可将两侧青丝拢起别住,成了清宫女子的最爱。闲时抚琴,低头对弈,也不会乱了发型。

《雍正十二美人图·立持如意》中的宫妃头戴金凤顶簪,两侧插着点翠嵌珠宝掩鬓。

流苏与步摇则是增添妩媚和灵动的“机关”。珍珠挂络随着佳人移步轻轻摇荡,尤是轻歌曼舞时,仿佛要让藏在珠帘后的娇容朦胧不可细辨。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佩戴钿子的时候,一道流苏珠帘仿佛形成半遮半露的面纱

宫廷首饰也非一味的珠光宝气,以高档丝织布料裁剪加工而成的“绒花”,因谐音“荣华”、饱含吉祥祝福之意而引得后宫女子们纷纷争戴。

鬓边花开,总令女子在顾盼间更显青春、明艳。类似清宫剧《延禧攻略》中这种像生花簪,不似鲜花受制于时令。无需感叹枯荣,是鲜花无法比拟的好处。
清朝后宫妃嫔的珠宝形制不胜枚举,不但用料奢华,制作时也往往会同时使用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等多种工艺。
一幅冬日里的《月曼清游图·寒夜探梅(局部)》,就让我们窥见清宫旧人的雍容华贵/陈牧/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一项已经被永远打入冷宫的“点翠工艺”。

日看黄金夜看翠 

点翠的“翠”,指翠鸟那翠色欲滴又极防水的羽毛。制一支御用的首饰要在几十只鸟上取羽,被捕获的翠鸟往往难以久活,故点翠可以说是一项残忍的工艺。为何皇宫内院还是对点翠首饰情有所钟呢?
“满头珠翠,遍体绫罗”是古代对于宫中美人装束的描写。
一来是因为点翠采用翎毛作为装饰的特点,正好与凤凰形象吻合,令这种工艺成为制作后妃首饰的不二之选。

《雍正十二美人图·桐荫品茗》中的妃子头戴金凤顶簪,两侧插着点翠嵌珠宝掩鬓。

另一方面是因为点翠首饰色泽鲜艳且不易褪色,原料又难得,所以是彰显地位和财富的利器。乾隆年间这种工艺更是达到了顶峰。

十二美人图里那些消夏赏蝶、竹下缝衣、捻珠观猫的画中美人个个头戴点翠簪钗,足见其风靡。
古代残忍的捕鸟取羽的工序如今已经完全摒弃,而改用用点蓝绸、染色鹅毛,或孔雀羽替代,效果与古时的翠羽相比更为出彩且更利于存放。其后的工艺大抵不变。

先用黄金打造不同图案的底座,再将羽毛仔细镶嵌其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翠羽光泽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衬得秀发乌黑,好似幽幽湖水上点点灵动的浮光魅影,因而流传着“日看黄金夜看翠”的说法。

这一件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长簪用材、工艺多种多样,造型繁复,龙头点翠、嵌珠,双龙矫健而立体生动,恍若腾云驾雾于一片铺翠之上,堪称首饰中的上品。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长簪(局部)

传统点翠已成为永远的过去式,这康乾盛世的风采,体现于后宫佳丽们装扮上的,还有“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

清·金点翠蝙蝠耳挖簪/如果奢侈是以残忍为代价,宁可不要这奢侈

高髻上的“燕京八绝”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
—— 古时对花丝镶嵌工艺的描述
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走来,“花丝镶嵌”以灼灼其华的黄金白银,雕琢着宫廷的繁华昌盛。这门工艺极尽繁复华丽,因此被列为“燕京八绝”之一。
花丝镶嵌等金银饰工艺虽大多因得益于汉代丝绸之路的繁盛而由西方传入,却与这片土地发生惊艳的化合,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顾名思义,花丝镶嵌包含了“花丝”与“镶嵌”两种工艺。

拉丝需要一个一个逐渐变小的圆洞,让金银变得如丝般纤细

“花丝”也称“累丝”、“垒丝”、“掐丝”,是将金拉成丝,然后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焊接在器物上。
拉成细丝后,再以堆、垒、编、织等方法将花丝成型制成纹样

再将金丝依事先描绘的纹饰塑形,形成玲珑通透的效果,是金银饰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

清代镶宝石碧玺花簪/碧玺蝴蝶的触须即是由累丝堆叠而成。

经过累丝处理的金饰,更加柔和轻盈,精光内敛。无论玉石的温润,还是宝石的明艳,在它的衬托下,愈发动人心魄。

“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形,嵌入珍珠宝石,制成首饰。

镶嵌工艺讲究设计质感与技术的精湛性,在首饰造型上,能够突出珠宝的材质特色,多种材质的组合与烘托。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这一件垒丝镶红蓝宝石蝴蝶形金步摇,以金丝圈出的蝴蝶轮廓内焊接累丝卷草纹,蝶须轻颤。可以想象当时的女子头戴步摇、小步轻盈的曼妙身姿。

垒丝镶红蓝宝石蝴蝶形金步摇/观复博物馆藏

蒲松龄曾写道,“花缠明珠光照耀,金镶蝴蝶闹纷纭”,所言即是花丝镶嵌。仰赖巧夺天工的累丝和镶嵌绝艺,黄金与宝石“亲密”合作,在大清宫廷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

清宫首饰推崇“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故而首饰配色对比强烈,尤其喜用补色和对比色配搭,这一法则在花丝镶嵌的珠宝上也不例外。

每一件花丝镶嵌技艺制成的首饰都极致柔软,又以大面积的金昭示佩戴者的尊贵典雅。若要细数清宫女子头饰上的黄金工艺,不可不提的还有金上浮雕——錾刻。

金石可镂,精微锦绣

国内金银饰的第一次风靡在物华天宝的大唐,但那时呈现的多为平面的美感。及至錾刻、锤揲工艺普及并在清朝到达鼎峰,一种宛若浮雕的立体感才使女性头饰发生了“质”的飞跃。

錾(音同“暂”)刻又可以称之为“镌刻”、“雕刻”、“镂刻”等,其出现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最为我们熟悉的錾刻工艺多用于佛像,逐步发展为头饰上的主流工艺。
    錾,小凿也。刻,镂(雕刻)也。

錾刻是利用金银质地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将金银镂刻出凹凸分明、错落有致的图纹,或锤打成各种形状。前文提到凤冠上的黄金龙头便为錾刻而成。

三龙二凤冠上龙头便是錾刻而成,精细至极

手艺人挥捶走錾,物象从平地鼓出,立起,纹路一丝丝地在錾下呈现,如同生长。

冰冷的金属在錾刻匠人的手中展示着它们柔软生动的一面。借助小锤打击各种不同规格的錾刀,间接于金属器物表面凿刻出各种浮雕或凹雕等。

接着再进行退火处理。錾刻手法主要有锻、锤、刻、整、勾、串、点、抬、压、采、盘等几种,不仅是技艺,更考验眼力,力度、准确度缺一不可。

在寻常人眼里,金属是冷硬的。只有錾刻师知道,它们有着柔软灵动的另一面。
乾隆年间的金瓯永固杯大量采用錾刻工艺/故宫博物院
经过錾刻镂雕的金饰,看起来明暗清晰,层次感强,浮雕般的质感既显富丽饱满,较之前朝的首饰造型纹样也更为细腻繁复,却又不增加首饰重量。

《延禧攻略》中也反映了这种金簪的流行。佩戴时一枝独秀或是簇锦叠翠,任伊挑选。

这一件金錾连环花簪造型别致,簪身錾刻成连环状,顶端一环弯曲,上嵌一粒珍珠,于朴素中凸显高雅,看似简洁而别具韵味。

金錾连环花簪

小锤一次次的敲打,为刚硬冰凉的金属注入灵魂,温度和触感。便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神的具体体现。叮咚的敲击声,仿佛千年岁月的回响。
上:金嵌宝蝶赶花顶银脚簪一对
下:在张大千笔下的仕女图中常见金玉满头

一錾一刻,承古融今,延续工艺奇迹。当我们面对一件光彩夺目的工艺首饰,是心折于金银珠宝的光泽,还是服膺于隐匿其后的手艺?

清宫女子的发饰工艺精美、色泽明快,呈现一派华丽风采,也折射出康乾盛世的社会气象。
爱美有道,也要求之有方,吸取自然精华,也仰赖传统艺匠。清宫女子的发妆世界里,有奇巧,有华美,有礼俗,也有难以承受之重,可谓物色尽斑斓。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郎世宁/乾隆帝对岁朝(元旦)尤为重视,这一天要与家人团聚,在宫苑内点竹放炮,祈求平安吉祥。图中妃子头插风簪,两鬓翠玉生辉。

清廷工艺很多都被保存了下来,有的融入了中华血液成为国粹,有的远渡重洋改头换面,栖息在了西洋雅物上。
新年伊始,我们也要从“头”乃至整个身心进行修饰与保养——尤其好好保持秀发浓密,或许哪天珠玉满头的风尚还会再度时兴呢?

小编 | 秋虫子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