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出塞三千里的大战竟是“情杀”引发的“血案”

问答音频探究视频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911,阅读时间:8分钟

你能想象吗?轰动历史的稽落山之战,居然缘于一场“情”杀?!公元89年,寒风猎猎的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一场伟大的盛典正在进行。一代文雄班固念着这样的祭文:“……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这帮牛气的人,这次远征把冒顿单于的老家都给端了,解气啊,解气啊,光宗耀祖啊!确实,在汉朝历史上,匈奴一直是个大问题,巅峰时期,他们控弦之士多达百万,弓马娴熟、来去如风,一度把汉帝国打得抬不起头来。北逐匈奴,长期以来都是汉朝男儿的最高志向。那么今天把匈奴追得找不到北,燕然勒的人是谁呢?他叫窦宪,外戚窦宪!一场“情杀”而说起窦宪其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先说恨,这哥们是个外戚,而且是骄横跋扈那种。这毛病,还是汉章帝惯出来的!不信你看:因为是窦皇后的哥哥,窦宪经常强买强卖,也就是“一车碳,千余斤……一尺红绫……系上牛头充碳值”那种操作。他将这种毛病发挥到了极致:他出手抢过汉章帝妹妹沁水公主的沁园。按理说,窦宪是窦皇后的哥哥,汉章帝的妹妹就等于他窦宪的妹妹,可是窦宪抢劫起来,却真正做到了六亲不认——什么妹妹,我眼里只有漂亮的园子好吧!给我抢!论骄横的程度,在东汉历史上,他可能仅次于跋扈将军梁冀。

关键,这沁水公主被抢了府邸也不敢吱一声。后来,直到汉章帝出巡发现了问题,大发雷霆,窦宪才把沁园还了回去。但是,对窦宪这种行径,汉章帝也就发了个脾气,眼神震慑了一下窦宪。至于窦宪自己,一根毛都没掉。所以,你说窦宪这毛病是不是汉章帝惯出来的?有明眼人就说了:你发现问题却不治罪,那还不如你不发现问题呢!既然皇帝这么怂,你让窦宪怎么想嘛?当然是尾巴越翘越高!大约十年后,他就又玩了一把“情杀”。这次的矛头赫然指向了自己的亲妹妹——窦太后。公元88年,年仅32岁的汉章帝死了,皇室宗亲都来吊唁,这其中有个小鲜肉——都乡侯刘畅入了窦太后的法眼。作为一个正值青春的女性,窦太后实在不愿守着冷冷清清的寂寞空庭,她在闺蜜的帮助下,密约刘畅。这做了入幕之宾的刘畅,身价自然蹭蹭上涨,说话口气啥的,自然也就强势一点。

诶,这下麻烦了!窦宪看着不顺了:我妹妹只能我宠着,只能对我好,你个刘畅敢跟我争宠?那不行,你得死!窦宪居然就在堂堂京师重地,收买刺客杀了刘畅,还把罪名嫁祸给刘畅的弟弟刘刚。可关键窦宪玩得太高调,几乎人尽皆知,动的还是窦太后的人,这不是找死吗?案情很快真相大白,窦太后勃然大怒,可毕竟是亲哥哥,舍不得下杀手——那就给我关起来!窦宪的这桩“情杀案”,绝对堪称东汉一奇,你毕竟是哥哥好不好?对于妹妹的情郎,你窦宪吃得哪门子的干醋啊?出击匈奴眼瞅自己的人生要被一杯干醋干倒了,窦宪急了!他窦宪正值壮年,人生之路还很长、很长。怎么补救呢?窦宪一激灵——转移矛盾!这个天大的矛盾怎么转呢?听说最近北方的匈奴闹得正欢,现在的东汉朝廷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出名的名将,要不就自告奋勇去打匈奴?

东汉的匈奴好打吗?既好打,也不好打。之所以说好打,那是因为当年统一的匈奴已经分裂成了南、北两部,两部之间还在不停地明争暗斗。外加班超在西域的多年经营,北匈奴已经势单力孤。如果利用好了这些关系,此时的匈奴当然比卫青、霍去病时代好打。而不好打的原因也简单,因为匈奴毕竟是马背上的民族,居无定所、飘忽不定,正面战胜不难,但想要围歼就太难了。那么,对于窦宪挂帅出征的问题,东汉董事会同意吗?三公九卿几乎都不同意,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北匈奴虽然闹腾,但并没有形成大患,而且中间还有南匈奴隔着,此外,这几年北匈奴已经多次请降了,没必要去打他们嘛!不过,窦太后说了:反对无效!窦宪出征。毕竟是亲哥哥,为了窦宪的这次出征,窦太后也下足了血本: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同时征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共计5万人,出塞北伐。

注意,在窦宪的这支北伐大军中,好像精锐的中央汉军并不多!没错,中央汉军确实不多,这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国策有关——他在建国之初就取消了更戍制度,这导致地方驻军的战斗力完全无法和边军对比,所以东汉出击只有少量的中央军,而大量征集边郡士卒,甚至归附的少数民族部队。窦宪的这次出击,把大军分成了三路:主帅窦宪由朔方郡狼山上的鸡鹿塞出西路,南匈奴单于屯屠是从满夷谷关口出中路,度辽将军邓鸿羌胡八千骑从五原郡稒阳县出东路。三路大军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窦宪之所以分成三路大军,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部队的后勤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南北匈奴正面厮杀,两翼的汉军包抄对手,从而实现包饺子战略。稽落山之战此时的北匈奴啥情况呢?糟糕遇到糟糕他妈——糟糕到家了!这些年,北方连续多年遭遇自然灾害,抵御天灾能力极弱的北匈奴不断有人叛逃,注意这里的有人不是一两个,也不是十几个,而是以万为单位的集体叛逃。这样的北匈奴,虽仍然号称带甲数十万,但早已是外强中干。检验北匈奴成色的时刻很快到了因为行程原因,中路军和东路军还没到,窦宪的西路军反而先被北匈奴的探马发现了,面对窦宪率领的一万多精骑,号称带甲数十万的北匈奴居然不敢应战,匆匆撤退到了涿邪山东侧的稽落山。

现在,问题来了,窦宪要不要率先开战呢?如果等待中路和东路两军,势必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战机,此外,如果南匈奴万一反水,反而和北匈奴联手,那也不是不可能?思来想去,窦宪决定——直接出击。他命令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等率领精兵一万多人,轮番冲击北匈奴的临时阵营。按理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冷兵器时代,正面对冲拼刀子就完了,可是这一战,汉军表现出来的确实碾压式的优势:有赖于东汉炼铁技术的革命性提升,东汉的骑兵几乎清一色铁甲、铁矛武装,对比之下,衣衫单薄的匈奴骑兵命运只有一个——被碾压。

稽落山一战,本就脆弱的北匈奴被打得大败亏输,不断逃窜,结果又被汉军在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追上,被斩杀13000余人,北匈奴的大小老婆几乎一个不剩也全都做了俘虏。看着成堆的人头,成群的牛羊,窦宪心里那个爽啊:想当年,你们匈奴人也是多牛气啊?你们的冒顿单于甚至差点困死我们的汉高祖。真没想到,你们也有今天!那么,对于逃跑的北匈奴怎么办呢?要不要留个尾巴,养寇自重呢?不,对这个问题,窦宪还是很坚决的,他命令吴汜、梁讽继续率军扫荡逃亡的北匈奴残余势力。后记大败匈奴的窦宪,踌躇满志,他命笔杆子班固在稽落山刻石记功,这便是后世注明的燕然勒功!这一幕,与当年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何其相似?稽落山之战,几乎打光了北匈奴最后的精锐家底,从此以后,茫茫大漠,北匈奴再难兴风作浪。不久的将来,他们还将迎来最后的末日。或许,北匈奴单于之死也想不到,这场灭顶之灾的直接起因,竟是源于窦宪一场莫名其妙的“情杀”。对比之下,班师回朝的窦宪,则享受了无上的荣光:官封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但这功勋和奖励,却也让他更加骄横,并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不归之路…………参考文献:《后汉书》《资治通鉴》好书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