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构思技巧等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从历年中考命题来看,该考点常见命题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填空题,要求填写诗歌表达技巧分析的关键词句;二是选择题,要求选择对诗歌表达技巧分析正确或错误的选项;三是简答题,对诗歌表达技巧进行具体的分析。总之,熟悉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是解题答题的关键。表达方式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有工笔细描、白描勾勒,有肖像、语言、动作等外表描写,也有心理、情感、意识等内心描写,还有景物描写等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有即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赏析诗歌的表达方式,一是要明确诗歌或相关诗句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二是要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要赏析其取得的表达效果。表现手法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对比,比兴、铺陈,象征、联想、想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等。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一是要明确诗歌或相关诗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二是要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要赏析其取得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通感、双关、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其中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往往是描绘的对象生动形象,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有增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要明确诗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叙写了什么思想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结构技巧古代诗歌是非常讲究结构形式的。它既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思路,又承载着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古典诗词中通常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前面的景为后面的议论或抒情做铺垫,而后面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也一定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来阐发。因此,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时,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以便快速敏锐地从整体上把握全诗。古代诗歌常见的结构技巧有: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画龙点睛、过渡铺垫等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把握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般分为四类 :1.表达方式,主要是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抒怀)、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描写方式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细节等。2.表现手法,包括一些具体的表现技巧,如烘托、衬托、对照、渲染、铺垫,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等;也包括形象的意义的表现方式,如象征;也包括联想想象等组织材料的方式。3.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用典等。4.构思立意技巧,如线索思路,开头、结尾,起承转合,以小见大,以景结情等。二、把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思路表达技巧赏析题答题的般思路是:(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其表达的格式是: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例如陈与义的《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要回答“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就可以这样答:本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早行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1.(2020青岛中考)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寒,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D. “会挽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和用法。要广泛阅读积累,对重点作品深入阅读,全面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感情等。ABD.正确; C.有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不是写诗人“只能独自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而是由眼前的孤独激发出对未来团聚欢乐的憧憬,以将来的乐反衬今夜的别离之苦。 故选:C。2.(2019南充中考)古诗赏析,完成下列题目。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答案】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题目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答题格式是:用了什么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互文、反复等),怎么样地写出了物或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或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即可。结合诗句分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万里”一词可以看出该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作者所见地域之大。3.(2019黄冈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从军行①骆宾王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1) 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2) 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2)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鉴赏和理解古诗词中重点词语含义的。对名句的理解赏析,主要是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入手。内容上,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写法上可以从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方面入手。词语理解是理解诗词的基础。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词语的本义;二是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可以从遣词用语和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词的含义。理解词义要做到准确、富有诗意。这两句描写从军的盛状。为了保卫汉室的天下,手中紧握弓弦,踏平胡人的地盘,军队马匹飞奔过后留下满天的尘土飞扬。用字精妙,着一“抱”字,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着一“践”字,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激烈的战斗场景。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与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即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等。甲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乙诗“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以对待“生”“死”态度的对比,直接既写出了当时士兵鲜明的价值倾向。表达尾联表达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仰,突出精神气概。故本题答案为:.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4.(2019辽阳中考)选出下列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 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B. 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C. 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D. 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句赏析诗句的能力。这类综合考核诗歌的题目,涉及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CD正确。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中“闻笛赋”“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故B错误。5.(2017德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後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裳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答案】(1)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2)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分析作答。中间四句诗的意思是: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其中有三处对比,一是晚籁与斜阳之间动静的对比,突出了此时的沉寂幽静;二是胭红与雪白之间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色彩的鲜明绚丽;三是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之间远近高低的对比,突出景色的层次分明。(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