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蜗牛0621
每周的这个时间我都会写一写孩子们这一周努力的模样和进步的姿态,但今天似乎有点困难,不是孩子们没有进步,而是那些细小的进步,我一样想要告诉你。
PART01.彧宝宝的惊喜一:“马老师,别生气了。”
彧宝宝妈妈说彧宝宝在家的时候,如果别人生气了或者情绪有变化,他的情绪也会有变化,我们猜想他可能不太清楚在别人出现情绪转变的时候他应该如何处理,于是我们每天都进行表情解读的练习,我会有意在伤心的时候假装哭,让彧宝宝来说一说这个时候他可以怎样做,我也会在说到生气的时候假装生气,让彧宝宝来说一说这个时候他可以怎样做。
那天,我们在练习说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和口型都不到位。不管我怎么说,他依旧是不张开嘴,不出声音,我知道他累了,但我也累呀,举着卡片累,引导他说话累,我就生气了。声音变大,“你坐好了,好好说,我生气了。”真的是生气时候的表情和语气,不是假装,可就在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彧宝宝很淡定地说:“马—老—师—,别—生—气—了—。”我和妈妈震惊了,妈妈的表情里传递的是——我没有让他说,我的表情里传递的是——哇,好棒啊,竟然自己说出来了。
假的练习变成了真的情境,这就是彧宝宝学习的成果。
PART02.彧宝宝的惊喜二:“这是我的好朋友依依。”
“这—是—我—的—好—朋—友—依—依—”彧宝宝一个字一个字的回答。
在和妈妈的沟通中,我们发现没有人“教”他这句话,没有人告诉他你应该这样去说,但是他说出来了。这就是几个月以来彧宝宝让我觉得我什么也没有教,他却会的原因,因为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一直在用耳朵去听这个世界。他反馈出来的信息是他看到的,他听到的。
我们不用刻意去教,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教他。
PART03.彧宝宝的惊喜三:“我爱我的爸爸。”
彧宝宝第一个举手了,妈妈后来说她还做好准备,也没有练习。
PART04.我喜欢你,慢慢变化的样子
我们读绘本《好消息,坏消息》,他能根据我的手势,跟着我一起说,这是好消息,这是坏消息。他能够跟着我一起读绘本,很长的一句话他也能读出来。可是当我问:“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时,他的回答出现了混乱。从这个问题再往其他的日常交流时的问题看,他对于选择性问题的回答不好。
“彤彤,我们一起做活动好吗?”
“不好呀。”
为了练这个问题,我让阿姨准备了他最喜欢吃的樱桃。
“彤彤,我们吃樱桃好吗?”
“不好呀。”
我又问阿姨,阿姨回答好呀,阿姨吃樱桃。
每天都这样练习,每天都以“不好呀”开始,都以“好呀”结束。不知道彤彤看了阿姨吃了多少个樱桃后,终于在这周,我说:“我们一起做活动好吗?”“好呀。”
阿姨说彤彤之前在做表情的时候会打头,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做。我说,不用要求他必须做出来,您给示范,让他看,至于他是否做出来不做要求。有一天,我发现说到高兴的时候彤彤的表情有那么一丝笑的感觉,说到吃惊的时候他也能张大嘴巴。慢慢来,我相信他能跟上我们的步伐。
阿姨说,大概从五月底的时候,彤彤对于问题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能够和阿姨进行简单的对话了。当阿姨问:“这是什么?”彤彤的视觉有了关注,能够回答了。
接受孩子慢慢变化的这个事实,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结果,他在变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