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昭海表,湄洲妈祖庙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妈祖遇难后。人们为了怀念她、纪念她,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这庙宇即是最早的妈祖庙。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庙宇仅“落落数橼”,但“祈祷报赛,殆无虚日”。此后经过历代扩建修葺,到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至1032年),祖庙已初具规模。元代莆田诗人洪希文(公元1282年至1366年)曾在《题圣墩妃富》诗中,描写了“粉墙丹柱辉掩映,华表茸突过飞峦”的景象,反映元代时湄洲妈祖庙的建筑情况。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泉州卫指挥周坐住持重建寝殿、香亭、鼓楼、山门。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郑和下西洋时,因妈祖庇佑有功,奉旨整修祠庙。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前,亲自与地方官员备办木石,再次修整祖庙。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福建总督姚启圣重建钟鼓楼和山门,又把朝天阁改为正殿。后因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屡次建功,被皇帝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民间也称正殿为太子殿。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靖海侯施琅增建梳妆楼、朝天阁、佛殿、僧房。到清乾隆年代,湄洲妈祖祖庙已颇具规模。成为一座有99间斋房,号称“海上龙宫”的雄伟建筑群。从元朝到清朝,湄洲岛以外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也先后修建了大批妈祖庙。北起丹东,南到海南岛,东到台湾。西到重庆,1000多年的历史也使得妈祖文化广传四方。
1966年,“文革”期间,湄洲妈祖祖庙陆续遭到破坏,只剩下圣父母祠(佑德祠)和中军殿,妈祖庙的文物也相继被毁和遗失。幸而妈祖神像在众多信徒的护卫下得以幸免。1978年,湄洲妈祖祖庙开始重建,各地信众纷纷参与,踊跃加入修复湄洲妈祖庙的行列。经过多年努力,湄洲妈祖庙终于完成了大小建筑36处的西轴线工程。西轴线工程坐东北。面朝西,呈轴线分布,有牌坊、长廊、山门、香炉台、“圣旨门”、广场、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阁、升天楼等,还有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等雄伟壮观、楼亭交错、殿阁纵横的祖庙建筑群。
如今湄洲妈祖祖庙所在的座山被称为祖庙山。而这座祖庙山也被分为妈祖庙(西轴线)、新殿建筑群(南轴线)、妈祖文化公园三大部分。
站在祖庙山下即可望见山门。进入“三开重檐”式建筑风格的大牌坊,两旁长廊,雕梁画栋,依山逶迤,与大牌坊连成一体。构成祖庙的第一道风景线。驻足坊前仰眺,沿轴线递叠而上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布局精巧,祖庙昔日的风采一览无余。迎面是一座城阚形的山门,山门内按传统供祀两尊妈祖陪神——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他俩原是海上妖怪,被妈祖收服后,自愿永远效命妈祖驾前。从山门顺着石阶上行走到天后宫共有3.23级台阶,同山门后高3.23米和重3.23吨的铜香炉的寓意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妈祖农历三月二十三的诞辰日。再往上便是凌空而建、巍峨壮观的祖庙仪门,正中悬挂“圣旨”竖匾。据史料记载,妈祖一共受到历代帝王的36次敕封,而每次的敕封都是在这里举行的仪式。故此门又称“圣旨门”。因为它的神圣和威严,古代官员经过此门时,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以示敬仰。仪门与广场相连,往上有钟鼓楼东西对峙。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钟鼓齐鸣、声震海滨,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登上“圣旨门”,可看到台湾大甲镇澜宫董事会题的一副楹联:“商旅平安闽台和衷共济:春秋报赛群众朝圣联欢”,楣额题为“恩波似海”四个鎏金大字。湄洲妈祖祖庙与台湾的台南大天后宫、镇澜宫。鹿港天后宫、朝天宫、奉天富等许多富庙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年春秋两祭,台湾信众都要前往湄洲岛妈祖祖庙谒祖进香,为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留下了不少人文载体。在“圣旨门”背面的左右门框上,同样也刻着一联:“历代褒封崇懿德:寰球利涉赖慈航”,门上楣额题为“德泽如春”四个鎏金大字。
穿过“圣旨门”前的广场和两边的钟鼓楼即是正殿。为北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创建的妈祖庙基础上重建。正殿虽不大,香火却最盛。廊柱上对联:“四海恩波颂莆海。五湖香火祖湄洲”,颇能显示出香火之旺。而这正殿最有意思的恐怕就是门柱上的对联,上联“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戒”,下联“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音”。其实这副联巧妙地运用了古汉语通假字的特点,即“齐”与“斋”、“朝”与“潮”均可通假而作。可读作“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上联中的“齐齐斋戒”寓意民众对妈祖的虔诚,下联中的“朝朝潮音”则点明了祖庙所在地的自然特征。祖庙东南山脚海岸上有大面积凹凸不平的辉绿岩,吞吐潮汐,形成八音繁会的海浪礁石交响乐。
话说,这正殿在民间也称“太子殿”,原为清朝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这“太子殿”名称的由来,背后还有一段妈祖显灵的传说。据说当年姚启圣起程到台湾颁布圣旨前,海上刮起了逆风,于是便到湄洲妈祖庙朝拜,祈求妈祖护航。后来启程时果然风向转变,姚启圣率众顺利完成使命。回来后,姚启圣修建了广场左右的钟鼓楼并扩建了正殿。姚启圣曾经被朝廷封为“太子太保”,俗称“太子公”。百姓为了纪念姚启圣,就把他扩修的正殿称为“太子殿”。姚启圣原想以此为正殿,使正殿
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特别是这里紧挨着妈祖“升天古迹”。又是最宋代初的妈祖庙,所以信众认定妈祖的正身应在本殿,不应随便移动,于是就一直把此殿称为“正殿”。前来湄洲朝拜的信众都喜欢在正殿里点上一盏长明灯,用字条写上心愿贴在灯前,祈求妈祖保佑。寝殿里悬挂的匾额“神昭海表”。匾额为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皇帝御笔亲书,并命福建水师复制3个匾额,分别挂在湄洲妈祖祖庙、台湾台南大天后富及厦门的一座妈祖分灵庙。殿前端坐的妈祖祖像,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一般称为“巡天妈祖”,为木雕软身(即四脚可以活动),每年元宵前后的10多天时间里这尊妈祖像要到湄洲岛的14个分灵庙去巡游,因此当地的信众称她为“巡天妈祖”。1997年妈祖祖像台湾巡游102天时即为这尊祖像。为了在此期间让妈祖接受信众朝拜,又特地在巡天妈祖的后面重塑了一尊妈祖神像,由于这尊妈祖从不离开宝座,所以民间也称为“镇殿妈祖”。两边神龛中还塑有司花、司秀两个侍女,以及四大部将和“水阙仙班十八将”等妈祖陪神。环顾殿中两侧,“郑和下西洋化险为夷”、“施琅平海候风赐泉”等壁画,都向信众讲述着妈祖显灵的故事。
正殿右侧的“升天古迹”,传说是妈祖升天羽化的地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相传北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林默娘(即后称“妈祖”)同诸姐登高于湄峰之巅,默娘迎着仙班古乐,跨上祥云,翱翔于
天际间。忽然彩云布合。不可复见。默娘升天后。乡人感其美德,就在此处建庙奉祀。明代祖庙住持僧照乘在崖上题刻“升天古迹”四字。
出了正殿,有石道四通八达,再向上不远就是为纪念妈祖九九羽化升天而建的朝天阁,这里也是湄洲妈祖祖庙中轴线的最高点。朝天阁中供奉着两座妈祖神像。一座是湄洲本地的神像,另外一座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从台湾鹿港朝天富里回奉祖庙的神像。据说当年台湾信众把妈祖分灵回去途中,在海上航行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神像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庙里供奉的均为“黑面妈祖”。而朝天阁中的供奉的妈祖神像也为“黑面妈祖”。可见这朝天阁中供奉的两岸两座妈祖像,不更加说明两岸信众同敬一尊神,同烧一炷香吗。
出了朝天阁,顺着山道即到妈祖文化公园,通过99级台阶登上主峰。在山顶的最高处竖立着一尊建于1990年,由厦门大学艺术系教授、著名雕塑家李维杞设计,高14.35米、用365块花岗石雕砌的妈祖像。妈祖像头戴冕毓,身着霞帔,手持玉如意,仪态雍容,表情慈祥,遥望大海。而高14.35米。365块花岗石亦象征着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湄洲土地上的百姓平安幸福。这尊妈祖像面向东南。正对着台湾台中港。1992年湄洲祖庙复制了一尊一模一样的石像运到了台湾北港朝天宫,如今两座妈祖像隔海相望,共同祈求着台湾海峡海不扬波、和平安宁。在妈祖石雕像周围还散布着30组216尊石雕群像,每组都讲述着妈祖故事。从妈祖诞生、涉波履险、焚屋筑堤、消除病疫到羽化升天以及升天后的种种善行圣迹,仿佛是一部形象的妈祖传说故事集。在群雕的右侧不远处有一块斗大的岩石,上面刻着“观澜”两个大字。站在观澜石上,眺望茫茫大海,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衔。涨潮时,大海波涛滚滚,在这里侧耳倾听,涛声由远而近,由小而大,初似琴胡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而像龙吟虎啸,最后则如迅雷骤雨,汹涌澎湃,这潮声便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湄屿潮音”。
漫步下山,即能望见于2002年秋季建成的湄洲妈祖祖庙南轴线工程。气魄宏大的建筑群,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典雅庄重,气势非凡,建筑风格俨然一派古代皇城风范。整个建筑为五进式,总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从轴线总长323米,宽99米,寓意着妈祖诞辰与升天之日。灵慈殿也叫后殿,里面的妈祖神像身着便装,给人以亲近之感。正殿也叫敕封天后殿,是南轴线主要建筑物,可供千人同时朝拜,里面供奉着8米高的妈祖坐像。在妈祖神像的两边供奉着相传专为妇女助产和为儿童治病的陈靖姑和兴修莆田水利工程的钱四娘。在天后殿里的两旁还有在历史上与妈祖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8位人物:宋朝的路允迪、李富。元朝的蒲师文、宋本,明朝的郑和、林尧俞。清朝的姚启圣,施琅。顺济殿也叫前殿。里面设有四海龙王的塑像,因为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统领着四海龙王,所以龙王也要向妈祖朝拜。新殿建筑群前还有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天后广场。两旁双层观礼台及回廊能容万名观众。驻足广场、仰望凌空的牌楼,巍峨的殿阁,飞檐流丹,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