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射雕英雄传》上映背后,金庸IP与网络电影如何擦出更多火花?

经典IP一直都是网络电影的主要取材来源,从孙悟空、狄仁杰等为观众熟知的人物IP,到倩女幽魂、赌神等经典港片IP,依靠IP的知名度以及屡试不爽的故事模式,这类改编电影一经面世往往都能获得不俗的反响。

在6月的网络电影市场,两部由金庸IP改编的作品则抢走了所有风头,其中在腾讯视频上线的《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下文统称《九阴白骨爪》)10天累计播放量突破5700万,而几乎同一时间在爱奇艺上线的《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下文统称《降龙十八掌》)分账票房已接近1000万。

经典武侠IP遇上网络电影

两部《射雕》有何异同

作为武侠小说界的泰斗级人物,金庸笔下的众多作品和人物早已家喻户晓,而由其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在电视剧领域,包括83版《射雕英雄传》、95版《神雕侠侣》、97版《天龙八部》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电影界,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笑傲江湖》《东邪西毒》等更是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拥趸,构成了不少观众对港片的早期记忆。而此次两部《射雕英雄传》的上线,则是这一家喻户晓的武侠IP首次被改编为网络电影。

虽然都是依据金庸先生的原著改编而来,但刚刚上线的两部《射雕英雄传》在故事主线和类型元素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叙事重心上的不同,《降龙十八掌》以小说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个角色郭靖和黄蓉展开故事,片中还涉及了大闹白驼山庄、华山论剑等小说中的精彩部分。而《九阴白骨爪》则聚焦黄药师与梅超风之间的师徒感情,笔调显得更为细腻。

此外,两部电影的类型元素也有着明显区别,《降龙十八掌》主打动作戏,以少年郭靖一路闯关成长为一代大侠的故事为主线,风格更贴近“成长爽文”;《九阴白骨爪》则主打情感向,以黄药师和梅超风之间超越师徒的感情线展开,相比《降龙十八掌》的豪情、刚烈,《九阴白骨爪》中包含了更多的爱情、浪漫元素。

两部《射雕英雄传》之所以选择了迥异的风格,实际上也是影片受众定位不同的表现。《降龙十八掌》中的主角郭靖身上自带“侠义”、“英雄”等标签,显然更能引起男性观众共鸣,为此创作团队省略了郭靖幼年时期的经历,而聚焦郭靖从学习降龙十八掌到最终大成的过程,热血闯关的情节也有意向男性观众示好。根据百度数据受众画像显示,《降龙十八掌》中男性观众占比高达86%,比另一部《九阴白骨爪》高出20个百分点。

由相同公司出品的《九阴白骨爪》则更换了打法,影片中打斗戏占比大大减少,转而在黄药师和梅超风之间的感情戏上大量着墨,显然片方希望借此突破女性受众圈层。比如在梅超风改名之后,影片通过她的视角,呈现梅超风跟着师父黄药师学武的过程,而期间梅超风也会大方向师父撒娇甚至表达好感……尽管金庸小说的结局已经定型,但在描述两人间的感情戏时,创作团队还是尽可能用插叙、倒叙等方式去表现,让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获得更多代入感。

港片阵容+港企加持

为何依然拍不好金庸

近年来,根据经典IP或港片IP改编的网络电影层出不穷,成为最受网影青睐的改编来源之一。以去年分账票房过千万的网络电影为例,包括《奇门遁甲》《倩女幽魂:人间情》《新封神姜子牙》以及《钟馗归来万世妖灵》等均由知名IP改编而来,且收获了不俗的市场反响。而作为同时具备经典基因和港片血统的IP之一,《射雕英雄传》与网络电影的结合也称得上是恰逢其时。

另一方面,经典IP的改编向来都有着重重困难,而对于在观众中有着巨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金庸IP来讲,改编起来自然有着不小的难度。此前,为了让对情节发展熟稔于心的观众再看时仍能够沉浸其中,产生一种久违的熟悉感,不少网络电影在对经典IP进行二次改编时往往会在遵循原著剧情主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并倾向于邀来曾在原作中有过出演的港片阵容加盟,由此唤醒观众对经典的记忆。比如在去年的《倩女幽魂:人间情》中,制作方便邀来了徐少强、元华等老牌戏骨加盟,在质感上尽可能贴近原版。

与过去的一些同类型电影相比,两部《射雕英雄传》在继承港片基因上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影片的出品方之一为香港寰亚影业。在过去的20年间,寰亚影业一直都在港片乃至华语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出品过《无间道》系列、《志明与春娇》系列、《花好月圆》以及《盲探》等多部经典港片。在外界看来,港企的加盟似乎构成了两部《射雕英雄传》网络电影质量上的第一重保障。

不仅如此,在刚刚上线的《降龙十八掌》中,还集结了关礼杰、杜德伟、林子聪等一众老牌港星。在前期宣传阶段,片方还邀来了曾在多部金庸影视剧中有过出演的任贤齐重新演绎经典主题曲《铁血丹心》,在还原金庸影视剧风格上可谓煞费苦心。

不过尽管具备了天时地利,但从口碑反响来看,两部《射雕英雄传》仍然充斥着种种槽点。首先是角色造型的“胡改”,在《降龙十八掌》中,柯镇恶、欧阳锋以及江南七怪的造型均颠覆了观众对原著的认知,比如戴着“泳镜”出场的柯镇恶一开始便让观众忍不住出戏,而“烟熏妆”的欧阳锋造型更酷似加勒比海盗,冲着金庸武侠小说而来的观众看到如此打扮的欧阳锋必然会大跌眼镜。

如果说角色造型上的“胡改”还能够让观众忍耐,那么影片故事和逻辑上的槽点恐怕成了最大的“赶客”因素。比如在小说和过往影视剧中,黄蓉报菜名以及初次以女装亮相都是为书粉和剧迷津津乐道的桥段,但在网影版中却被直接省略,这一做法也不禁让一些原著粉感到费解。此外,对黄药师和梅超风暧昧戏的过多着墨以及类似“天下第一也没有你重要”这样偶像剧般的台词设定等,都构成了两部《射雕英雄传》的槽点所在。在豆瓣上,《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白骨爪》分别只收获了4.2和4.9的评分,口碑远低于金庸改编作品的平均成绩。

武侠片如何从网络电影中突围

在网络电影赛道日益细化的当下,过去受欢迎的奇幻、怪兽、喜剧等类型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开始将改编触角延伸至已经受住时间和市场考验的经典IP。过去,无论是改编自经典港片IP的《奇门遁甲》,或是由悬疑探案类型延伸而来的“狄仁杰”系列等,都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而在金庸小说中,除了贯穿始终的武侠基调外,还包含了奇幻、动作、爱情等诸多元素,具备多样性看点,对于正寻求升级转型的网络电影来讲可谓不谋而合。

当然,从过去的院线电影案例来看,改编自经典IP的武侠片往往对于原著还原、故事创新、服化道乃至工业水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种种高标准也让不少创作者和制作公司知难而退。自徐克以来市场上再没有在武侠片领域有所建树的华语片导演,而每年得以面世的武侠题材作品数量也在呈现下降趋势。

对于网络电影来讲,服化道和工业水准都正随着制作体量的升级而得到有效改善,比如改编自知名IP的《倩女幽魂:人间情》总成本达到4000万,一度打破网络电影纪录,而影片的服化道和特效场面也得到显著提升,被看作是网络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

对于武侠IP改编来讲,现阶段的重心需要更多的放在对原著的还原和故事的创新上。以《射雕英雄传》IP为例,作为知名度最高的版本之一,83版《射雕英雄传》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在观众心目中占有极高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该作忠于金庸的故事原型。尽管受时代所限83版《射雕英雄传》在台词设定和技术上仍然有所缺陷,但本作在继承江湖情义等武侠元素的同时通过动作编排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满足。更重要的一点是,尽管服化道简陋,但主创在还原原著人物外形气质上却丝毫不含糊,比如该剧对“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位的还原便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非像当下一些改编作品一样,过分依靠魔改和夸张造型博取观众眼球。

此外,为了适应观众不断提升的审美水平,武侠片同样也需要适当进行创新性改编,赋予作品时代特色。以去年上线的《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为例,与以往的武侠片不同,影片将武侠类型与喜剧元素相融合,并结合了犯罪、黑帮等类型元素,创造了“现代侠客”的形象。片中主角刘海柱爱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同时编剧还将流行元素活学活用,穿插进多个致敬经典港片的桥段,为影片带来更多看点。在猫眼上,《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获得了7.3分的评价,而影片上线后累积分账票房也超过了2100万。

结语

如何对经典IP进行合理开发一直都是备受业界关心的话题,作为武侠小说领域的泰斗级人物,金庸笔下的众多武侠作品和人物无疑构成了影视界最大的取材来源。而对于网络电影而言,经历两部《射雕英雄传》的诞生,未来着手对金庸IP进行改编也有望成为业内的一大潮流,而如何在尊重原著和适当创新的基础上对金庸IP进行开发,由此最大化激发出作品潜力,仍然是当下从业者需要思考和完善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