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能治高血压?
高血压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很多患者都想服用一些中药进补或制作成药膳强身健体,如人参、西洋参、红参、天麻、黄芪、藏红花等。中医专家提示,有些中药是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的,然而高血压患者莫随意服用中药,需要在咨询专业医师后,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选择。
一.高血压患者多不适合进补
高血压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头痛、面红耳赤、口干、口苦、体虚乏力的感觉,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可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于是,很多患者认为服用一些补药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医生在出门诊的时候,常有高血压患者询问“需要吃点什么补一补好?”实际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不宜进补,如果盲目地持续、大量服用补药,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甚至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引发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从中医观点来看,高血压可分为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心气不足等型。其中,多数患者都存在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而中医里有补气作用的食物、药材,多数都有升压效果。如果这类患者服用人参、党参、高丽参、鹿茸、黄芪、甘草等补益气血的中药材'进补’,不但对病情无益,反而是火上浇油,可能诱发血压上升甚至心脑血管意外。对于本身就已肥胖、高血压的患者来说,用“补”,还不如用“泻”法。
二. 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中药
严格来说,高血压患者没有绝对不能应用的中药,只有用量、用法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因此,名贵的中药材不见得对病情有益,寒凉药物也不见得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任何中药,都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应用。
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于是,中药降压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有很多中药都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适当服用,如清热类的夏枯草、野菊花、莲子心,平肝熄风雷的钩藤、石决明、天麻,活血祛瘀类的川芎、田七、三七,补益类的熟地、何首乌、杜仲,利水类的车前子,茯苓等药物。中药可辅助降压,还可起到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减毒增效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成分及作用的研究,许多中药被证实含有降压成分。
三.目前发现具有降压作用或可以缓解高血压症状的中药主要包括:
1.清热类:如夏枯草、野菊花、草决明、菊花、莲子心、腊梅花、黄芩、黄柏、鬼针草、罗布麻、桑叶、龙胆草、栀子、青葙子、木贼、地骨皮、生地、玄参、牛黄、连翘、葛根、槐花、绿茶叶、青木香、荠菜、苦丁、茶苦木、芹菜、千里光等;
2.平肝熄风类:钩藤、石决明、珍珠、珍珠母、代赭石、牡蛎、羚羊角(骨)、水牛角、黄羊角、天麻、白蒺藜、地龙、蒲公英等;
3.活血祛瘀类:牛膝、丹参、川芎、红花、夏天无、田七、赤芍、丹皮、景天三七、茺蔚子、毛冬青、萝芙木、益母草、鹿衔草等;
4.补益类:熟地黄、何首乌、桑寄生、杜仲、巴戟天、淫羊藿、党参、胎盘;
5.利水类:车前子(叶)、泽泻、猪苓、茯苓、蔚蓄、甘木通、莴苣子、玉米须、黄瓜藤、猫须草等;
6.消导类:山楂、樱桃叶、莱菔子等;
7.祛风湿类:防己、桑枝、海桐皮(叶)、蚕沙、青风藤等;
8.泻下类:大黄、番泻叶、郁李仁等;
9.止咳平喘类:桑白皮、贝母、马兜铃、柿叶等;
10.化痰散结类:海藻、昆布、海蛰等。
高血压患者选择应用中药应适合自身体质,补药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并且需要在血压控制平稳后应用。在服用中药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观察症状、监测血压,定期复诊。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降压药物不可完全替代西药,应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应用,且不可用中药盲目替代西药降压药物。
总的来讲,很多中药都具有降压作用,可以作为辅助降压药物,并可发挥改善症状、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在选择中药治疗高血压时,一定要就诊于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辨证施治,切不可自行用药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