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固定盖板纵横向齿数变化对棉型纤维梳理的影响(下)

2.2不同纵横向齿数前固定盖板对棉型梳理效果影响
2.2.1不同纵横向齿数前固定盖板对生条质量影响
不同纵横向齿数前固定盖板对生条质量(棉结、纤维长度)的影响分为见表8、9。
从表8中可以看出:
(1)纤维棉结:方案4和方案 6纤维棉结数最少,为270粒/g,方案5和方案7纤维棉结数次之,为280粒/g;四个方案中纤维棉结尺寸大小差异不大,都在568 um左右。
(2)籽屑棉结:方案4籽屑棉结数最少,为32粒/g,方案5、6、7籽屑棉结数为34粒/g;四个方案中籽屑棉结尺寸大小差异不大。
(3)总数棉结:方案4和方案6的总数棉结数最少,为303粒/g,方案5和7次之,两者差异不大,为313粒/g左右;四个方案中总数棉结尺寸大小差异不大。
从表9中可以看出:
(1)5%L(mm):方案5>方案6>方案7>方案4。
(2)有效长度(mm):方案5的有效长度最长,方案6次之,方案4、7最短,为31.04mm。
(3)重量短绒率<12.7mm(%):方案7最低,方案5、6次之,方案4最高。
(4)根数短绒率<12.7mm(%):方案6、7最低,方案5次之,方案4最高,为11.6%。
(5)重量短绒率<16mm(%):方案6最低,方案5、7次之,差异不大,方案4略高,为10.5%。
(6)根数短绒率<16mm(%):方案6最低,方案5、7次之,差异不大,方案4略高,为22.4%。
从纤维有效长度和短绒率指标来看,方案5的有效纤维长度最长,短绒率相对较低。
2.2.2不同纵横向齿数前固定盖板对成纱质量影响
不同纵横向齿数前固定盖板对成纱质量(条干、强力、毛羽)的影响见表10-12。
从表10中可以看出:
(1)CVm(%):方案4成纱条干不匀率最高,方案6次之,方案5、7成纱不匀率最优,为18.20%。
(2)细节:方案4>方案6>方案5>方案7,即细节指标方案7最优。
(3)粗节:方案4>方案6>方案7>方案5,即粗节指标方案5最优。
(4)棉结:方案4>方案6>方案5、7,即棉结指标方案5、7最优。
从表11中可以看出:
(1)断裂强力:方案6、7>方案5>方案4。
(2)断裂强度:方案6、7>方案5>方案4。
(3)断裂强力CV(%):方案5>方案4>方案6>方案7,成纱强力不匀率指标方案1最优。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方案4、6毛羽数最少,方案5、7毛羽数差异不大,方案5的毛羽数最多。
2.2.3小结
从不同纵横向齿数前固定盖板对棉型梳理效果的试验生条检测数据来看,方案4和方案6的棉结数量相对较少。方案5的纤维长度最长,方案6的短绒率最低,因此,方案6的生条梳理效果最好。从成纱指标的各项检测数据来看,方案5和方案7的成纱条干相对最好,从常发性纱疵来看,方案5略优于方案7,但差异不大,方案4相对最差。方案7的成纱强力不匀率最好,方案6的毛羽最少。综合以上检测指标,方案7的综合指标相对较好。

三、结 论

(1)从不同纵横向齿数变化的后固定盖板对棉型梳理效果的影响试验数据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种不同基厚的后固定盖板齿条,从生条检测数据的规律性来看,基部越薄,棉结降低,短绒增加,说明梳理力越大,梳理效果越好。从成纱检测数据的规律性来看,基部越薄,成纱效果越好。由此可以看出,适当降低后固定盖板的基部厚度,增加横向齿密,有利于固定盖板对后区束状纤维的开松和梳理,减少了漏梳的可能,对纤维的梳理更加充分,增加了梳理度,纤维的定向效果更好,从而提高成纱质量。
(2)从不同纵横向齿数变化的前固定盖板对棉型梳理效果的影响试验数据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前固定盖板齿密不变,横向齿数增加,纵向齿数减少,对棉型梳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且前固定盖板基部由厚变薄,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并无一定的规律性。由此可以看出,前固定盖板基部较薄,进一步降低基部厚度,增加横向齿密,对棉型梳理效果的影响并不大。
作者:杨菲、张少华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