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家事与早年经历

父亲的家事与早年经历

对于家族的过往,父母日常里曾讲过很多,可惜那时并没有想过要刻意去记住。以前听父亲说起当年的经历,因为感觉颇有几分传奇意味,有一次还录了音,但终究没能保存下来。而今父亲去世,母亲年迈失忆,对于老人家曾娓娓道来的家事,我却只记了些模糊片段。每每欲详其事,惟有空叹而已。今应蒋氏横公后裔联谱宗亲之约,写篇关于父亲的文章,乃遍搜枯肠,将记忆中有关家族和父亲往事的片段连缀成文,以付所嘱,兼作纪念。限于篇幅,本文仅述父亲家事及早年经历。

从家谱上知道,父亲的祖父——也即我的曾祖名蒋邵德,我不记得父亲曾说起过有关他的话题。我的祖父生于1892年,而父亲生于1941年,也就是说祖父是在49岁上老来得子。因此,我推测父亲可能没有见过他的祖父。

我的祖父名文华,当我出生时,他已然故去。记得村中有位辈分最高的长辈,每当提起祖父,总是尊称子荣先生,估计子荣是他的号吧。本族有一位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蒋雁行,是袁世凯嫡系人物,做过江北提督、绥远都统和陆军部总长等职。祖父早年随雁行先后在各地辗转谋事,其间也曾在他辖下任职,但主要还是做他子辈们的教师。后来,祖父因家中两任妻子先后过世,于是辞职回乡经营家事。据父亲告诉我,祖父归乡后,曾任过阜城县代议长,后来赋闲,家境渐致败落。作为本地较有名气的开明人士,祖父在解放前教过抗日小学,解放后做过小学教员。

祖父文华公

祖父先后有过三位妻子,第一位及氏亡故,续娶卢氏,又亡故,再娶及氏。据母亲说,前后两位及氏是叔伯姊妹。父亲和姑母都是后续及氏——也即我的亲奶奶所生,祖父还曾有过几个孩子,但都在十几岁时夭折。我听母亲和姑母说起,父亲的一位姐姐,长到十八岁上,因为有一次要骑祖父的马,而祖父出于疼爱,便扶着她骑马走了一圈,不想因此染风寒亡故。

常言说严父慈母,我没有见过祖父,但听母亲说祖父脾气大,对父亲的管教非常严格。父亲一生不会骂人,即使发火,我也从没听他说过脏字——祖父的家教由此可见一斑。而奶奶则对父亲极为疼爱,当然父亲也是当地有名的孝子。当奶奶病重时,父亲曾对母亲说,如果奶奶没了,他自己也许会过不去这一关。

父亲自幼聪颖,而祖父又藏书极多,他因此遍览群书。祖父的藏书多到什么程度呢?母亲曾说起过,当年“破四旧”时,为了不受牵连,只能自己把书烧掉。于是她就用家里的书,烧火做了一天的三顿饭。在那场浩劫里,很多珍贵的旧版书都被付之一炬。其中有一本晚清时期的奏折真迹也被烧掉,这些都是祖父因爱其书法,收集来装贴成册的。父亲记得其中就有张之万(张之洞堂兄)剿灭捻军的奏章,这成了父亲一生的痛。烧书时,祖父已经去世,父亲不在家,祖母和母亲识字不多,只冒险藏下了没有多大价值的一部民初石印版《词源》和一册算命的《玉匣记》,这两本书至今还“藏”在我的书橱里。

父亲在十五岁(周岁十四)与母亲成亲,当时他还在上初中,那一年母亲十九岁。祖父和姥爷两人是旧相识,老一辈还沾亲带故。据说姥爷对我父亲是极为“相中”的,而祖父善批“八字”,看过母亲的生辰后也非常满意,认为两人甚“和”,便换“庚帖”定了亲事。听母亲说,成亲的日子是祖父提前算好的,因为这一年合适的时辰不多,因而在选定的吉日,只能夜里抬轿过门,成亲仪式上公婆也不与新媳妇见面,只有几个本族旁人代为忙碌。这是一九五五年的事,时值解放初期,农村的封建旧习犹在。

泊头高中师生合影

一九五七年,父亲考入泊镇一中上高中。泊镇即今泊头市,当时属交河县,现隶属于沧州市。从我家到泊镇约六十里地,父亲来回都是徒步。直到后来考入河北大学去天津,他也是徒步到泊镇去乘坐火车。每次父亲上学离家,母亲都要帮他背着行李干粮,送上几里乃至十几里路。泊镇是当地的货运枢纽,据父亲说,那时每次都会提前到校,然后去车站“扛大个”——也就是背货包,这是真正的体力活。据父亲回忆,“扛大个”一天大概能挣一元钱,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因为家境艰难,父亲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贴补学业花费的不足,这种经历一直延续到父亲大学毕业。

父亲自泊镇步行回家,往往要从下午走到晚上。途中必经交河镇附近的一处河滩。一次和本家士峰大爷说起来,大爷爱开玩笑,故作惊讶地说你胆子也忒大,那片河滩可是杀人的刑场呢!据说夜晚经过那里,常会遇到有人问:同志,看见我的头了吗?

有一年祖父病重,父亲从泊镇连夜往家赶。因为心里急,他孤身一人抄近路快步而行。经过一条青纱帐中的小路,忽见前边影绰绰有两人,心想正好一起做伴,就加紧赶了上去。正当越来越近时,那人影却闪入路边的庄稼地不见了。父亲心下生疑,想也许是遇到劫道的了。一横心,从路旁拔了根青秫秸,赶到人影消失的地方,大声喝问究竟是做什么的!喊了几声,从地里战战兢兢走出两个人,说他们是走路的,看见父亲独自走这么快,以为是疯子,只好躲起来避一避。于是三人顺路前行,攀谈之间才知道他们是附近千民屯的。

这些点滴经历,被我还原成一个青葱年华的父亲的身影,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一九六〇年,父亲考入河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那时河北大学位于天津市,当年的校址后来改为天津外国语大学。

在父亲考大学时,大姐已经出生。因为家境艰难,他对大学本来没敢报太多想法。开考前一天下午,他还和一帮同学跑去看火车。回家后就把考试的事丢到脑后,到当地的一个建筑队上帮工。因为干得不错,又有文化,人家有意留他做技术员。正当父亲建筑活干得起劲时,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

父亲犹豫了,于是和家人商议是否要去上大学。毕竟祖父见过世面,想让父亲读大学是肯定的,却又不得不考虑窘困的家境。便拿了个折中主意说:那就先上一年试试,也好知道大学是个什么样子!于是,父亲就此踏入高等学府,从此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河北大学师生合影

然而,父亲的大学并没有像当初祖父说的那样,真的只上一年。在一家人的努力,尤其是在母亲的竭力苦撑下,父亲最终读完大学。但那段岁月,却不仅仅是用“艰难”二字可以形容,那简直是煎熬!

老一辈人都知道,一九六〇年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饥荒,其后几年也是遍地饥馑。父亲所学专业学制为五年,为不增加母亲压力,父亲就先说了四年。到第四年上,母亲说可算是快熬出来了——父亲这才告诉她,还有一年呢!据母亲说,父亲不在家,奶奶小脚,祖父有病,她自己忙完地里忙家里,晚上还要带孩子,有时还要面对全家揭不开锅的现状。那些年月,真不知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母亲曾说起过一件事。一个冬夜,她一觉醒来,想到家里没有粮食,早上老人孩子吃什么呢?看看外边天已经亮了,就拿只袋子匆匆往娘家赶,她是估摸着姥爷家也许有些存粮。母亲抄近道走了三、四里路,待到敲开门,却见姥爷一脸诧异,问她怎么半夜来了?原来,母亲一心只愁家里没吃的,竟没注意到所谓的天亮,其实是月亮照的,这时才半夜刚过。于是她再也忍不住,坐在炕沿上放声大哭,埋怨姥爷这是给自己寻的什么“好”人家啊,竟艰难到这种地步!虽是如此说,母亲还是带着姥爷全家省出来的一点粮食,在天亮前赶回了婆家。

父亲每逢假期结束回天津,母亲总要力所能及地给他带些吃的。所谓吃的,除了临走前蒸的干粮,其余一般是少许干地瓜片儿和豆粒之类。我们家有一个多层纸糊成的半球形小“斗”儿,大约有半个足球大小,我小时候也见过。听母亲说,她把平日里省下的地瓜片儿、地里捡来的豆粒攒起来,半年时间往往能攒上多半小斗儿,到父亲离家时,就在锅里焙熟了,作为零食带上。为了支撑这个家,母亲付出了太多太多。记得直到我小时候,母亲每年拔的青草都能晒出一两千斤干草,交到生产队上换工分。

河北大学(1964)

至于父亲的书费和生活费,基本就靠变买东西了。自我记事起,家里的大立橱门上就只点缀着几个小洞儿,门上的铜锁早就卖掉换钱了。父亲说过,他曾扛着家里的一把紫檀木椅子,到供销社卖了20块钱,这在那时已然是“巨资”。还有家里养的猪,晒的干枣,换了钱除去给祖父和奶奶、孩子看病,就都充了父亲上学的花销。最难的时候,连家里倒塌多年的西厅门地基砖,都被挖出来卖掉。那种艰难,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而父亲的大学生活,也同样是令人难以想象地煎熬着。他多次给我们讲过听起来“新鲜”,却又着实让人感慨的大学往事。

有段时间,学生们都吃一种“双蒸饭”。所谓双蒸饭,就是将米饭蒸熟后,加入一倍的水再蒸。用这种方法,一斤大米可蒸出五斤饭,与普通蒸饭相比,米饭增加近一倍的重量。说直白点儿,双蒸饭的诀窍就是加水不加米,把米粒膨胀到最大。米饭重量增加了,但实质还是那些,这只不过是糊弄胃罢了。后来“双蒸饭”也不够,就吃小球藻。我查了一下,现在网上有把它作为保健品售卖的。而当年,它最初是一种猪饲料,后来才被作为粮食的替代品推广。再后来,大家就只有吃糠了。

关于吃糠,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讲的窗钩的故事。

在他们宿舍厕所的窗台上,日常总放着一根窗户挂钩,以前的木窗上都有这种铁制小构件。然而它竟然是同学们的一件公共用具——“掏粪”钩!

原来,学校因粮食匮乏,只能搀糠做饭。糠是谷物外面的硬壳,平时喂猪都不受待见,更别提人吃了。吃这东西,最大的“功效”就是大便硬结。当同学们如厕困难时,窗钩就被派上了用场。这是个让人难以启齿的话题,但它在那时却是真实的存在。

还有一件事,是学校为了应对饥荒,要求学生在秋天上街捡树叶,囤积起来以备救荒,至于后来怎么吃的,父亲说不记得了,也许根本就没法做来吃吧。这应该是那时的人们,因“饥”而“慌”的一种表现。

青年时代的父亲

我不知道,父亲的胃究竟曾容纳过多少稀奇古怪的“食物”。但我知道,他从此落下胃病,并持续到以后若干年,父亲因此曾一度瘦成皮包骨。我见过一张他七十年代初身形瘦弱的照片,据说那时他以为自己要“完”了,所以拍了“遗照”留念。还有他的高血压,也许就是像他说过的,大学时因为食物难以下咽,每每多加盐才能吃下去,由此落下了病根。据他说,当时学校的盐晒在露天地,可以随便吃。

一九六五年,父亲终于大学毕业。他先是到宁夏吴忠县实习,随后分配到第一机械部仪表科学研究院,其间曾在长春光机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转到山东省机械工业设计院和山东省机械工业厅,并最终落户济南。出身农村的他,对在何处工作从无挑剔。据说他还曾要申请去西藏——母亲说,幸亏父亲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否则我们现在也许要生活在西藏了。而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

今天,所有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二〇一六年,父亲去世,享年75岁。

他曾历经磨难,尽尝辛苦,也曾意气风发,不负年华。也许在世人的眼里,他身材高大,且风度宛然;他博识多学,兼工作严谨;他卓尔不凡,又平易近人。而于我,他则永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慈爱的父亲,一个家人心里坚实的依靠,一个让我们永远怀念的亲人。

    作者青成,本名蒋勇强,一九七〇年生,河北省阜城县人。幼年迁居济南市,后就读于济南一中、济南大学。现就职于某事业单位,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师。立志学理工为业,自习文学。高中时代至今,三十余年笔耕不辍,作品以诗歌、散文为主,散见报刊、网络。诗歌早期主要为现代诗,近年多作旧体。青成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历下区作家协会会员。

2018年11月,作者诗文集《青的守望》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为作者自选诗歌、散文集,分为《寂寞思索》 《青春回看》 《尝试成熟》 《且吟且忆》四部分,计28万字。全书收录原创诗歌319首,散文及短篇小说64篇,为自1990-2017年间,作者创作作品的精选。

《青的守望》

(0)

相关推荐

  • 竺元平 | 父母的灵魂伴着我

    父母双亲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对她们的思念从未停止.而且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父母情深在我心灵深处更显得弥足珍贵. 回忆往事,总觉得父母之间有着与众不同的夫妻情结.夫妻之间,与儿女之间有一种用 ...

  • 散文《春联的故事》作者/周繁慧

    荐赏 周繁慧佳作 春联的故事 作者/周繁慧   又到贴春联的时候了,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我的祖父祖母.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教我读诗,背诗,读春联.祖母教我"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

  • 当代校园作家‖【我的母亲】◆春未迟

    作者简介 春未迟,在校大学生,青年文学爱好者.热爱写作,常把心中所想化为笔下文字,尽情抒发. 我的母亲 孙长芹是我的母亲. 母亲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细细算来,母亲已走过人生的五十多个岁月.岁月无情,在 ...

  • 白驹《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只要相爱,天上人间又怎样,如果天堂不快乐,那就回到我身边." 这是爸爸这辈子说过的唯一一句情话,我很庆幸,是说给妈妈听的,但是我也很遗憾,她没能活着听到. 我的妈妈 ...

  • 如何教孩子认辈分

    -亲戚称呼大全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父亲的祖父        曾祖父(太爷爷)       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祖母    ...

  • 隋建国讲述:吾父隋珶,牺牲于1947年

    ▶编者按:清明思先人.本文是隋建国先生在清明节之际的一篇特别回忆,讲述的是他父亲当年参军.牺牲的经过.1947年,他的父亲在沙场捐躯时,隋建国先生还不到一周岁.如今,一晃七十多年已经过去了. 以下是正 ...

  • 3位央视美女主播早年经历曝光:原来所有漂亮的人,都有一段不漂亮的过去

    每个优秀的人 在抵达成功之前 都曾穿过一段黑暗之林 辛丑年 三月三十 编辑: 云上文化 阳春白雪 传奇乐坊 - 中国古典乐曲经典珍藏集(四)古代十大名曲 打开音乐 聆听云上的声音 来源:王耳朵先生(I ...

  • 萨拉赫是哪国人?早年经历和国家队生涯都又哪些?

    萨拉赫是哪国人?穆罕默德·萨拉赫(MohamedSalah),1992年6月15日出生于埃及加比亚省巴斯尤恩市,埃及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边锋,效力于英超利物浦足球俱乐部. 萨拉赫出道于埃及国内联赛.2 ...

  • 翟耀文||父亲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

    父亲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 文\翟耀文 我的父亲翟庭华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当过八路军地下交通员,他为八路军收集和送过许多有用的情报.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家就是八路军的秘密联络站,父亲说好多八路军的首长都在 ...

  • 大话水浒之李忠——早年经历

    我是江湖上一个买膏药,打把式卖艺的人.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渭州.或许就因为我是一个跑摊匠吧. 就在我在渭州街头,搞街头艺术的时候遇到了我的徒弟史进.那是我教过的最厉害的徒弟. 通过徒弟的出名,我有幸 ...

  • 羚羊评三国之刘备(一)早年经历——刘备为什么喜怒不形于色?

    羚羊评三国之刘备(一)早年经历--刘备为什么喜怒不形于色? 刘备系列的开启是今日头条上一位问答者,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刘备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当然,这是小说描写,史书记载.很多都是根据你 ...

  • 觅友记录 | 肺腺癌晚期(骨转),父亲的48天治疗经历,知道的全告诉你们!

    觅友记录 用药要慎重,要对症下药 父亲.50.抽烟25年 2017.10.20(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 父亲确诊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全身. 2017.10.23  上海医院治疗经历 住进上海仁济医 ...

  • 评弹名家徐惠新先生的早年经历是怎样的?

    徐惠新老师.上海评弹团的有名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评弹名家.有名评弹表演艺术家.他在如今评弹第一线当中非常的有实力,有许多人都是其"粉丝",所以也可以称为"实力偶像派的演员 ...

  • 普利斯库斯早年经历、作为、被杀

    早年经历 按照历史学家李维的说法,普里斯库斯的祖先来源于希腊,公元前657年时,当统治希腊本土的科林斯城邦的巴凯厄迪家族被僭主塞普西卢斯推翻后,科林斯的一位贵族德马拉图斯移民到亚平宁半岛伊特鲁里亚地区 ...

  • 【文海拾贝】陈希瑞/父亲的几次醉酒经历

    作者简介     陈希瑞,网名神仙哥哥,山东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山东平度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胶东文艺>编委.作品散见于<大地文学><短篇小说><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