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飞刀论电影|中国电影与它的“西游情结”
“
中国电影与它的“西游情结”
夏莹
冯小刚近年来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转向让他逐渐退出了春节贺岁档的市场。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春节被各色西游系列的大电影占据了:周星驰的《西游记·降魔篇》,《西游记·伏妖篇》,郑宝瑞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等,甚至连中国动漫大电影的崛起之作也是口碑票房俱佳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电影何来如此执着的“西游情结”?这一点值得玩味。
纵观近年来的西游系列,我们不难看出“西游系列”对于拯救中国大片市场的确富有神效。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热钱涌入,大屏幕的数量每年成倍增长于一、二、三线城市。一边有资本,一边有市场,作为商品的中国电影迎来它的黄金时代。于是,如果说对于此前的中国电影的情景来说是有故事,没资本,那么现在则是有资本,没故事。这样说或许对于许多电影人来说并不公平,因为近年来我们还是看到了诸如《驴得水》、《呼吸正常》这样的好故事、好创意的出现,但它们却并不能撑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因为市场化的电影有其独特的类型需求,我将其概括为:好莱坞模式的中国化。
市场化的中国电影需要“大片”,大片的“大”字包含两个含义:第一,大制作,需要充分运用电影技法,将场面与技巧推至极致。这类电影逼迫人们“不得不”进入电影院,三D眼镜,才能达到其固有的观影效果(尽管目前的三D效果差强人意)。第二,大叙事。叙事不能太过拘泥,不能“以小见大”,更不能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大片的编剧与导演需要一个灵活多变的故事框架,其中可以装下奇幻的场景、亦正亦邪的各种角色,以及可“与时俱进”的话语语言拓展空间。综合以上特质,古典名著《西游记》成为了不二选择。
西游题材,它的故事结构对于中国老百姓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完全可以不去为叙事费心思。诸多西游系列的开篇,都只要将四个人物摆放出来,立刻就可以展开故事。四个人物类型虽然已成刻板,但其中微妙的关系却为阐释敞开了无限的空间。唐僧经过《大话西游》的经典诠释,已经成为了一个喜剧角色,有情有义,活色生香,他的定位与二师兄八戒可以相互呼应,构成西游路上风趣幽默,又不失人情味的那一度。孙悟空,是所有西游系列中的男一号,他的“正能量”支撑了西游系列所需的所有精彩看点:奇幻的打斗与变换都依赖于他的表演。好莱坞式炫技也只能有赖于此。而唐僧与孙悟空之间微妙的统治与被统治的权力关系成为了西游系列中最触动中国人心的一部分:权力究竟是属于超强能力的人呢,抑或是属于懂得如何收服人心的人呢?这个话题,即便对于吴承恩来说也是一个引而不发,但却耿耿于怀的一个中国式命题。正因如此,西游题材给予了原本空洞的故事情节(所谓过一个山,打一个妖)以些许丰富性。风靡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大话西游》之魅力也不过是将《西游记》中诸多纠结而未能言明的关于权力与人情之间的话题放大了而已。
同时,今天的西游系列已经变成了一种概括、制造与传播当年流行语的大本营。当我们看着四个古典神话人物操着90后的语言彼此调侃的时候,当代人“二次元”式的生存方式昭然若揭。
对于要面向国际化的中国电影来说,西游系列也实在是一根救命稻草:西游记对于西方人来说也不陌生,更何况在其中他们还可以看到哈利波特式的奇幻想象,变形金刚一般的怪兽,以及《指环王》中的怪诞帝国的宏大场景。只是,内容上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微妙情感,加上形式上毫无创意的“拷贝”是否能获得西方市场的“欢心”,还真的很难判定。但不管怎样,在一个本来就无需工作,无需思考的春节假期里,能让一家老少一起看的一类电影,西游系列仍是首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市场仍然需要西游系列绵延不断的“差异化重复”。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