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的六片“海”、皇城四门

北京城内有六片“海”,包括名扬海内外的大名鼎鼎的“中南海”。北京地名中的“海”充其量是小湖而已。这种称“湖”为“海”的现象始于元代。据张清常《胡同及其他》记载:“海”在蒙古语中是“湖泊”之义,但有崇敬赞美的感情色彩,与“湖”一样通用。今北京地名以“海”命名的有“北海、中南海、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的总称)”。

                         【后三海地图】

    后三海指什刹海,是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和西海(也叫积水潭)三部分组成,统称“什刹海”,由于这三片海处在紫禁城的后边,所以又称“后三海”。
    什刹海名称的来源有好几种说法,至今没有定论。其中最为流行的有两种说法,都与寺庙有关。一种说法:“什刹海,古刹名。明万历时,僧遍融建室三十余间,相比如号舍,佛号亦分一舍。法时帆诗所谓:“梵宇俨号舍,而称十刹海。”(《燕都丛考》)。另一种说法是十刹海周边有大大小小十所寺庙,故曰:“十刹”“什刹”。还有其他几种说法,只是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什刹海之名始于明代,源于水边的寺庙。

                       【北京六海鸟瞰】

    对什刹海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 1956年,位于什刹海西南侧的爱民街,出土了一座唐代古墓,墓志明确指出此地为“龙道之古原”。1976年,离爱民街不远的北海中学内也出土了一方墓志,称此地为“幽州幽都县礼贤乡龙道村”。
    金代以后,以北海为中心,修建起了皇帝的离宫大宁宫。元以后,北海的北岸与西岸,统统变成了皇家禁地。
    在什刹海的北岸,靠近鼓楼的地方,元代还建有一座万春园。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每当朝中考试完毕,进士登第的才子们都要来这里相聚,享受一次皇上赏赐的“恩荣宴”,这在芸芸学子看来,实在是人生的最大向往和荣誉。
    明初,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南移,切断了积水潭的上游,积水潭的水量大为减少。积水潭已不再是“舢舻蔽水”的繁忙港口,漕运的船只只能在京城东南部的大通桥下停泊。

                             【东便门外大通桥码头】
      从明代开始,什刹海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田地。种植的水稻一望无际,据说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这里仍是一大片种稻的水田。

       进入清朝,什刹海的风景区已渐渐地转移到了前、后海。“十刹海周围约三里许,荷花极盛。南岸树阴夹峙,第宅相望,多临街为楼,或为水榭,绿窗映之。西岸稍荒寂,惟故协揆麟文瑞第最华整,朱楼重栏,极似江南,高柳带拂,尤为佳胜。”(《桃花圣解庵日记》)      

                              【银锭桥
      位于前、后海交界的银锭桥,这里的“银锭观山”曾被传为燕京八景(实际应被称为燕京小八景)。 “银锭观山,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燕都游览志》) 

                             【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鸟瞰图】
    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一带原先只有一些小山和水池,辽代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名之"太液池"。据说辽国萧太后的梳妆台就在今北海白塔山上。金代在这里修建了不少宫殿,称之为"西苑太液池"。元朝建大都城时又对三海进行了大规模挖掘,挖出的土,堆成景山。明代把太液池当成行宫,称"西海子"、"金海",并正式分为北、中、南三海。三海以两座桥梁作为分界线,"金鳖玉棟桥"(现北海大桥)北为北海、"蜈蚣桥"南为南海、两桥中间为中海。中海和南海习惯合称为“中南海”。

     清代,中南海逐渐成为政治中心,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许多盛大的活动。
    民国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曾设置在这里。北伐战争以后,中南海一度被辟为公园,任人游览。

                          【中南海.怀仁堂】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成为全国的最高领导中心。  1980年代,中南海部分风景区一度对外开放有组织地接待群众游览。

————————————————

北京皇城四门:南门--- 天安门

北门--- 地安门

西门 ---西安门

东门 ---东安门

目前,北门,西门,东门均已不存。

                    2005.10.1.国庆之夜的天安门

                                       地安门  1955年

                                          西安门  1901年

                                       东安门  遗址

“皇城”还是“黄城”

“皇城”还是“黄城”,不仅初来北京的外地人常常被搞晕,就连......,《新京报》的报道。也说:“地安门……作为黄城的北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事儿是不错,但……但怎么出了个“黄城”呢?

其实,不仅是《新京报》将“皇城”写成“黄城”,生活中也可谓比比皆是。

打开地图,“东黄城根北街”、“东黄城根南街”和“西黄城根北街”、“西黄城根南街”赫然在目;看权威性图书,“东(西)黄城根北街”、“东(西)黄城根南街”的词条清晰在册;走在大街上,东四往西不远,西四往东不远,“东黄城根”或者“西黄城根”蓝底白字的路牌大字凿凿;办个事找单位的名称或地址,“东(西)黄城根社区”、“东(西)黄城根小学”、“东(西)黄城根北街××号”、“东(西)黄城根南街××号”,层出不穷……

明明是“皇城”,为什么偏偏写成“黄城”呢?

《北京百科全书》上说,“民国初年,皇城墙拆除……以谐音更名黄城。”还有的书上说是“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

那么,北京还有不少的带“皇”字的建筑名、地名,你的“革命”更彻底一些岂不更好——

放置圜丘祭祀的天神神位的“皇穹宇”,

保存皇家史册、档案的“皇史宬”,

乾隆紫禁城内举办“千叟宴”的“皇极殿”,

景山里供奉清代列祖列宗牌位的“寿皇殿”,

位于石景山、和明几朝皇太后有关的“皇姑寺”,

为宫廷储木、乾隆赋过《神木谣》的“皇木厂”,

……

请设想并品鉴一下,倘若把这其中的“皇”一一代之以“黄”,效果怎么样?

大概也恰是因为有着还算正常的体悟,“民国年间”和“1965年”的“革命者”,还缺少点将那许多“皇”字一律更为“黄”字的“魄力”吧。

查《现代汉语词典》,“黄”字我们且列出三个义项:1黄的颜色;2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3叶落秋黄,比喻事情不行了,如“买卖黄了”。

用“黄城”一语,对应义项1,虽然黄琉璃瓦不少,但还有红墙呢,还有绿树呢,小小一“偏”盖了五颜六色之“全”,于理不通;对应义项2,则我们的城市该何等不堪;对应义项3,那是为我们的城市敲丧钟呢!总而言之,平心静气地认真想一想,我们的城市真不该戴上“黄城”这顶帽子啊。

“黄城”一语,疑似“信口雌黄”。若从“民国初年”算,已近百年;若从“1965年”算,也有约半个世纪。不知多少回,外地朋友来京,路经“黄城根”时每每会问“什么意思”,须费不少口舌解释。最近一次寄一件快递,把“东黄城根”随手写成“东皇城根”,结果被快递公司斥为“无此地址”而退回。

中轴线“申遗”是保护和传承古都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坦坦荡荡地恢复“皇城”之名同样不应忽视。希望“黄城”之“黄”赶紧“黄”了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