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出汗养生的惊人效果
运动出汗有很多好处,首先运动会增加内啡肽的分泌量会让人感觉愉快,出汗能把体内的的乙醇、胆固醇和盐分冲刷出来 ,出汗能有效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并且能预防结石的形成,同时出汗较多的人会喝更多的水,这也是预防肾结石的一种方法。
另外运动出汗可以祛痘美容养颜,预防高血压,促进消化,还可以减肥和提高记忆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动作缓慢柔和,讲究意气力的配合,与那种激烈的运动出汗方式相比,太极拳的微汗能更好地维持心率的平和,能够有效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
在心理层面,则有助于心灵的宁静,效果已远超出单纯的身体运动。
不少人跑步、爬山时会气喘嘘嘘,练得满头大汗,更是喘得厉害。然而打太极拳却不同,通过有规律的自我调节,使体内的阴阳趋于平衡,即使运动量大,大汗淋漓,也不会气喘、气短。
当人们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或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细血管的血流不通畅,产生微循环障碍,就逐渐引起许多疾病和机体的衰老。
我们在习练太极拳时,通过身体的伸缩旋转运动和内气在周身各个部位的畅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促进微血管的自律运动,加速微循环。
陈鑫在《太极拳论》中强调行气要到达人体的“四梢”、“五脏”,都是讲人体的气血流动应当畅通无阻,无处不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打太极拳出汗有讲究。
练太极拳时哪个部位出汗了,出透汗了,就说明哪个部位的气血通畅了,汗毛孔打开了,邪气放跑了,毒素(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排除了。
练习太极拳虽出汗但不喘,表示你的运动量达到了,处于有氧状态。
随着练拳的进步,周身动作越来越协调,汗液也由黏变稀、由咸变淡,这是提高体内血液循环和排毒质量的过程。
练太极拳不提倡大量出汗,如果要领正确,练完后应该是身体微微发热,有通透的感觉。如果练拳多年以后仍是大汗淋漓,出汗量一点不减当初,就有可能是身体有了毛病或者练拳不得方法、不得要领。
随着练拳层次的不同,出汗的效果不一样,出汗的部位、多少、味道都不一样。锻炼气力的初级阶段,汗出在身体的大部,身体不健康的人很难跨越这一阶段,即使是太极高手,如果身体不适,该出的汗还是要出。
中级阶段背部汗多,其他部位汗水渐少。
此层次为养生的高级阶段,身体轻盈,精力充沛,睡眠深沉而少,容易入睡,没有失眠现象,在技击上则向着轻灵如化的方尚发展。
高级阶段则出现手脚汗多,其他部位无汗。
此为高境界,非长期修炼是不大可能达到的。
而一个人打拳出汗的境界,实际上也大致可以看出他/她打拳的水平和境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练拳出汗,这些一务必注意!
练拳应坚持适度出汗原则。适度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泄废物、驱除邪气;而过度出汗,则会耗伤津液,久之则阴阳俱损,导致容易疲劳、抵抗力下降,从而发生各种疾病。
出汗不完全代表运动效果,如果你在打拳中穿了排汗服这类不透气的衣服来增加排汗,就简直是自残了。所以打拳以穿得宽松绵软、透气的衣服为佳。
练拳出汗以后,不可用凉水洗、冷风吹,而应知守汗之法。出汗后,应该用干毛巾擦汗,不可贪凉用凉水冲洗,不可用电扇吹。汗毛孔张开时,如突然遇冷闭住,汗浊余毒会积于皮下,久则生病。
汗出后要保汗,不但不要脱衣服,反而要穿上衣服,待全身汗自干后再以热水毛巾擦洗身体。
此为守汗法。
汗后大量失水,应及时补水,最好补充淡盐水。但如马上大量饮水易成疾患。
较好的方法是:
早上练拳前先饮一杯头天晚上备好的凉开水,以补一夜的身体失水;
晚上练拳前,也应先饮一杯温开水;
每次练功出汗后,不宜马上饮水,汗干后再少量饮半杯至一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