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殖民影响,香港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西方文化的剪影,香港的繁荣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你见过,60-90年代的老香港吗?那个“摩登”的城市。1962年香港大会堂落成启用,表示香港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与演艺场地方面作出更大的承担,日后在大会堂举行的各种活动和展览,为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以美食天堂闻名海外的香港,在60年代以前已有茶楼、餐厅、大牌档等大小不同的食肆,亦有士多和办馆发售糖果杂粮。至于驰名国际的饮食场所,不得不提香港仔的特色海鲜舫。六十年代经常出现制水,大批市民需要提水桶到街喉轮候政府的供水,这亦成为香港人难以忘怀的集体回忆。那时候,年轻女士爱穿迷你裙,用上大量喷发胶,把头发烫得高企,俗称“堆云装”;男士偏好“夏威夷恤”,头上用发乳梳成熨贴的“油脂装”。随着时髦的发型不断创新,假发大行其道,此行业至70年代后期才息微。随着中产阶层的人口增长,设施齐全的大型私人屋苑相继面世,其中包括美孚新村和太古城。海底隧道和地下铁路(今香港铁路)分别在1972年和1979年通车,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遂成为绝响,渡海小轮的重要性亦大减。在交通繁忙的闹市中,人车争路是常见现象,所以繁忙的路中心时有交通警察站岗。繁忙的城镇街道中,一对老夫妇齐心协力地拉着一车建筑材料正在赶回家。六、七十年代收看免费的电视和电台节目成为了市民的主要娱乐。1975年无线、丽的、佳视、港台和商台鼎立,广播道被冠以「五台山」之名。那时候,女士流行穿着俗称“热裤”的短裤,脚踏松糕鞋或靴;男士则流行穿着腰部狭窄贴身、裤管宽阔的“喇叭裤”,当然,女士也穿喇叭裤。1980年代的香港影剧院,影剧院外张贴的电影海报是1984年美国拍摄的大片《莫扎特传》。热闹拥挤的香港街道,双层巴士是街道上的一道靓丽景观。香港是矛盾的,大型商场的拐角处也可能是低矮拥挤的民居。1996年,摄影师李振盛在赴美访学期间,担任了纽约一家新创办的华人刊物《天下华人》的总编辑。第二年6月,他便以这个身份申请到了采访香港回归的机会。由于交接程序和时间的问题,李振盛几经周折在6月28日晚到达了回归前夕的香港,记录下1997年香港回归这个重要历史节点。
/征稿时间/
银河内容中心,旨在打造新中产的内容分享平台。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发声的平台,让你我在这里交流独到的知识、经验与见解。
常规征稿范围包括不局限于以下领域:
1、财经、投资、房地产、互联网、科技等行业分析或知识分享
2、社会热点、国际时局深度解析
3、国内外城市发展对比分析
4、个人故事、宝贵经历分享
5、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