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印象文乡

读文乡文章,看文乡美图,那是艺术享受。每天展现在我面前的,仿佛有,古代版的:唐伯虎,白居易,杜甫,郑板桥,苏小妹,李清照……等大家;现代版的:鲁迅,巴金,张恨水,老舍,林语堂,沈从文,朱自清,余秋雨……等名流。虽然知名度和关注度没有他们高,但文章的精彩程度和各种风格并不逊色。文才,怪才,鬼才,奇才,比比皆是。随便请一位出来,哪一位不是“出口成章诗百篇,信手拈来满园香”。

就体裁而言,有诗词,小说,散文,快板,大鼓书,楹联,家谱族书之类……等等。就内容而言,有写景的,写情的,写回忆录的,写故乡的,写往事的,写风土人情的,写人际交往的,写美食的,写破案的,写母校的,写文乡的,写亲情的,写景点的,写历史人物的,谈论天下大事的……不一而足。

文乡编委:圆中老虎
就文字水平而言,毫不夸张地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境界。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语言鲜活,构思巧妙,是文乡文章的一大特色。有些大师的文章,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那种对主题的把控,对情景的描写,对意境的刻画,真是妙笔生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实在让我叹为观止。有的立论有据,旁征博引,写历史和历史人物,经得起质疑和推敲,显示了深厚的学识和才干。还有楹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立意高雅,文气十足,有的比社会上流行的要高出很多档次。

文乡编委:兰庭菜籽
文乡人的创作态度严谨认真,从不懈怠。为文势必有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让人醉必先自己醉,让别人“疯狂”自己必先“疯狂”。

文乡人还很谦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半先生。这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校长,博学多才,是先生中的先生,可他却偏偏起了个网名,叫“一半先生”,足见先生是虚怀若谷,不计名与利。我知道,智者往往深藏不露,很少献媚于人。这一点让我尤其佩服!

文乡人的语言就是这样,既文明礼貌,又风趣幽默,谈吐让人赏心悦目。我想,所有这些,可能就是文乡人的文化魅力所在吧。

文乡人不但能写出好文章,而且还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皆能。让文乡人成立个小乐团,小诗社,小画室,小演出团体,小书法家协会,依我看,统统不在话下。那隔三岔五的美妙歌声,不但醉了文乡,也醉了我沉睡良久的心田。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