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印象文乡

文乡枞阳,是我久仰的心中圣地。早在几年前,我就拜读了文乡平台的美文和美图,也曾有过所谓的精彩留言。
因为我是枞阳义津人。枞阳人,喜欢枞阳人写的文章,理所当然。只是缘分未到,未能与文乡牵手。直到去年十一月,我被燕编滥竽充数拉进了文乡枞阳乡情群,有幸与众多翘楚近距离接触,确实是荣幸之至。掐指一算,已有将近半年时间了。
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陪文乡度过了热闹的春节,又闪电般地迈进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真可谓:忙时嫌日短,闲时愁夜长。
这期间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还真不少。
文乡编委:月明春江
第一个感觉,文乡确实是文乡。文香三百里,才气满天涯;美文千万卷,妙诗一行行。这里可以说,才子佳人个个是,俊男靓女位位强。
老朽我自己,自然不在此列。

读文乡文章,看文乡美图,那是艺术享受。每天展现在我面前的,仿佛有,古代版的:唐伯虎,白居易,杜甫,郑板桥,苏小妹,李清照……等大家;现代版的:鲁迅,巴金,张恨水,老舍,林语堂,沈从文,朱自清,余秋雨……等名流。虽然知名度和关注度没有他们高,但文章的精彩程度和各种风格并不逊色。文才,怪才,鬼才,奇才,比比皆是。随便请一位出来,哪一位不是“出口成章诗百篇,信手拈来满园香”。

文乡编委:风景之外

就体裁而言,有诗词,小说,散文,快板,大鼓书,楹联,家谱族书之类……等等。就内容而言,有写景的,写情的,写回忆录的,写故乡的,写往事的,写风土人情的,写人际交往的,写美食的,写破案的,写母校的,写文乡的,写亲情的,写景点的,写历史人物的,谈论天下大事的……不一而足。

文乡编委:圆中老虎

就文字水平而言,毫不夸张地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境界。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语言鲜活,构思巧妙,是文乡文章的一大特色。有些大师的文章,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那种对主题的把控,对情景的描写,对意境的刻画,真是妙笔生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实在让我叹为观止。有的立论有据,旁征博引,写历史和历史人物,经得起质疑和推敲,显示了深厚的学识和才干。还有楹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立意高雅,文气十足,有的比社会上流行的要高出很多档次。

文乡编委:兰庭菜籽

文乡的人员构成,也是包罗万象。据我了解,有教师,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生意人,手艺人,退休人员,艺人……最高学历是博士,大学本科生应该是大多数,还有不少是通过勤学苦练,自学成才。真是:盛世多俊杰,文乡遍英才。

文乡人的创作态度严谨认真,从不懈怠。为文势必有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让人醉必先自己醉,让别人“疯狂”自己必先“疯狂”。

文乡人还很谦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半先生。这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校长,博学多才,是先生中的先生,可他却偏偏起了个网名,叫“一半先生”,足见先生是虚怀若谷,不计名与利。我知道,智者往往深藏不露,很少献媚于人。这一点让我尤其佩服!

愚以为,所谓文,乃文雅也。能做到既文又雅,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淀,不断修炼自己,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与文雅结缘,才能立足文乡,展现才华。
文乡群,就连说话,也是之乎者也。这边是:春江花月夜;那边是:小桥流水长。要不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老师长、老师短地呼个不停。有时我很惭愧,就连我这老朽,也配称老师,实在是无地自容!

文乡人的语言就是这样,既文明礼貌,又风趣幽默,谈吐让人赏心悦目。我想,所有这些,可能就是文乡人的文化魅力所在吧。

文乡人不但能写出好文章,而且还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皆能。让文乡人成立个小乐团,小诗社,小画室,小演出团体,小书法家协会,依我看,统统不在话下。那隔三岔五的美妙歌声,不但醉了文乡,也醉了我沉睡良久的心田。

文乡的方方面面,多姿多彩,内涵深刻,博大精深,不是我这支秃笔所能完成的,文中可能还有不少缺点和失误,除了指正,还请您多多谅解。
写作本文的出发点是,热爱文乡,希望文乡的明天,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在全体乡友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让文乡枞阳蜚声文坛,为振兴枞阳文化、助跑经济腾飞,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