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寒风吹彻》原文及赏析

寒风吹彻     作者   刘亮程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经预感到大雪来临。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禾,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雪落下。下午我还走出村子,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我没顾上割回来的一地葵花杆,将在大雪中站一个冬天。每年下雪之前,都会发现有一两件顾不上干完的事而被搁一个冬天。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见雪。但我知道雪花落,漫天地落。落在房顶和柴垛上,落在扫干净的院子里,落在远远近近的路上。我要等雪落定了再出去。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

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残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疼。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熟。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那个冬天我十四岁,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那时一村人都是靠长在沙漠里的一种叫梭梭的灌木取暖过冬。因为不断砍挖,有柴禾的地方越来越远。往往要用一天半夜时间才能拉回一车柴禾。每次拉柴禾,都是母亲半夜起来做好饭,装好水和馍馍,然后叫醒我。有时父亲也会起来帮我套好车。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

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千二净,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

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

只是这次,是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以往牛车一出村,就会听到远远近近的雪路上其他牛车的走动声,赶车人隐约的吆喝声。只要紧赶一阵路,便会追上一辆或好几辆吉拉柴的牛车,一长串,缓行在铅灰色的冬夜里。那种夜晚天再冷也不觉得。因为寒风在吹好几个人,同村的、邻村的、认识和不认识的好几架牛车在这条夜路上抵挡着寒冷。

而这次,一夜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爬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爱情和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

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天亮时,牛车终于到达有柴禾的地方。我的一条腿却被冻僵了,失去了感觉。我试探着用另一条腿跳下车,拄着一根柴禾棒活动了一阵,又点了一堆火烤了一会儿,勉强可以行走了。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

天快黑时,我装着半车柴禾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

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

那个冬天要是稍短些,家里的火炉要是稍旺些,我要是稍把这条腿当回事些,或许我能暖和过来。可是现在不行了。隔着多少个季节,今夜的我,围抱火炉,再也暖不热那个遥远冬天的我;那个在上学路上不慎掉进冰窟窿,浑身是冰往回跑的我;那个跺着冻僵的双脚,捂着耳朵在一扇门外焦急等待的我……我再不能把他们唤回到这个温暖的火炉旁。我准备了许多柴禾,是准备给这个冬天的。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

但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

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

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

大约上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

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中。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人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我们认为他死了。彻底地冻僵了。他的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衣?底磨快通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玛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的这句话,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好像姑妈那句话中的“天”一直没有热。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干涉,像再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 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喧喧。”我又想起姑妈的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母亲还活着。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

但母亲斑日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随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静坐在屋子里,火炉上烤着几片馍馍,一小碟咸菜放在炉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线暗淡.许久以后我还记起我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远而入神。柴禾在炉中啪啪地燃烧着,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飕飕飓的。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冬天又一次来到村里,来到我的家。我把怕冻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挂上去年冬天的棉门帘,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寒风吹彻》赏析

《寒风吹彻》里刘亮程细致入微地写了自己的一段段生命体验。沙漠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狂风,冷透骨髓的寒气不仅带走了自己身上的一块好骨头,还带走了自己的姑母——他一直唠叨着希望天暖和了,让母亲来给她喧喧,可是一直没有等到。

吹彻的寒风不仅让冻透了人们的肉体,让他们蜗居在自己的小屋里,懒得出门,不敢出门。寒冷还像一个榨取人们生命热量的榨汁机,把他们运动,穿着厚衣服,围炉火产生的点点滴滴的可怜的热量榨取殆尽。人们不仅温暖不了自己,温暖他人更是一种奢望。

寒风更吹彻了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彼此之间仿佛结成凝固的冰块,你不了解我,我也很难温暖你。我赶着牛车进沙漠拉柴禾,我千方百计与寒风作斗争,可是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永远地冻坏了一根骨头。凯旋归来,父亲并没有对十四岁的儿子嘘寒问暖,当然也无从知晓儿子冻坏与否,只是面目表情地抱怨“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而年少的我居然也没有辩解,向家里隐瞒了自己骨头被冻坏的事情,一直隐瞒了三十年。那个在室外几乎冻僵被我收留的老人,虽然进了我暖和的小屋,虽然眼前有红红的炉火,虽然我以为他已经缓和过来了,但是他还是出人意料地僵死在村头。

还有奢望春天来临天气暖和,能够等到母亲来看她的姑母。虽然我一次次将姑母的愿望告诉母亲,可是孩子的拖累,生活的重压,就像要对付的眼前的寒冷,母亲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姑母?姑母死后,母亲表现得也有点寒冷,“母亲说得那么干脆,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我们温暖不了姑母,自己的母亲呢?“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那种在寒冷前个体生命的无力感,甚至带给我们一种绝望。

寒风吹彻,自己的生命个体彻头彻尾地冷,冷得无可救药,寒风吹彻,别人的冷我们体会不到,所有施舍温暖的想法做法都是徒劳,寒风吹彻的不仅是我们的骨头,而且还有我们生命的全部。

沙漠上的寒风,沙漠上的冷,我企图用各种世俗的办法躲避他,对抗他,可到最后发现我始终无法可逃,无处可逃。

在沙漠上人们在冷酷的大自然面前变得何其地渺小和脆弱。可是他们又是那么的隐忍和坚韧。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之地的,就好像无法选择自己的父亲母亲,生在这样的穷乡僻壤,就得忍着,熬着,并且还得习惯着,最终喜欢着,就连死也愿意埋身在这一片黄土之下,这就是宿命吧?

(0)

相关推荐

  • 炉火红红岁月暖

    也许是因为地暖管道刚刚清洗过,今年家里的暖气特别给力,室温居然能达到二十六七度左右,穿着毛衣毛裤很容易出汗,秋衣秋裤刚好派上用场.家里.办公室里都有暖气,车里有空调,加之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冬天似乎已 ...

  • 【朱登荣散文】飘雪的日子

    今年的第二场雪,落在了大寒,一年二十四节令中的最后一节令,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傍晚下班,回家的路上也感觉到风比往日阴冷强劲的多.第二天清晨,推开窗户一看,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在凛冽的寒风中,掩盖 ...

  • 那些事儿丨赵明宇:和寒冷较量

    寒冷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 小时候在农村,每次起床,母亲把一捆柴禾抱进屋里,点燃,把我的小棉袄.小棉裤烤得热烘烘的,我还是不敢穿,害怕袖管和裤筒里面有局部的冰凉. 母亲鼓励我勇敢地把胳膊.腿伸进去,动作 ...

  • 20201029教学手记——寒风究竟如何吹彻?

    <寒风吹彻>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读,但并不是说老师可以不读:其实,老师应该先读,任何时候,老师都应该是第一个学习者.下面是我个人的解读,未必全都正确,只是想强调我们应该有这个实实在在的经历. ...

  • 妙妙《这个冬天,就差一场大雪》

    这个冬天,就差一场大雪 昨夜,刺骨的寒气,裹挟着冬天凶猛而来,双膝瞬间像被冰冷的水恣意地泼洒,伸出双手,风从指缝间猛烈地划过,如刀,如针,刺痛了麻木的思绪,心底间的那份渴望再次苏醒. 盼望着" ...

  • 木羊||短章二则欣赏

    作者小传 木羊,原名卢红,1972年出生陕西西安渭北农村,高中文化,热爱诗歌.散文.小说,愿在生活工作中创造诗情画意,美丽人生. 寻泪 文/木羊(陕西) 冬夜,屋外寒风呼啸,阴沉的天际间漆黑凛冽.一颗 ...

  • 珍惜阳光灿烂的日子——闲时花开(三十)

    珍惜阳光灿烂的日子 --闲时花开(三十) 虚惊一场! 今早天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寒冷,地冻,但天不寒.太阳一大早就暖暖地挂在天上,柔柔看着. 霜前冷,雪后寒.不是不冷,这寒冷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寒风 ...

  • 20201101教学手记——刘亮程可以不那么担心了

    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被选入教材后,<语文学习>曾约刘亮程写稿,就<寒风吹彻>的谈了他个人的建议,其中,他说:"这篇文章入选课本是我没想到的,不是它不好,是 ...

  • 经典散文《离别故乡》原文及赏析

    离别故乡 离别故乡一向以为,童年活在心灵中,不管想不想它,绝不会弃离自己,它是属于自己的天地,随时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它的境界.可是这一次,主意要好生写写自己的童年,却引起我无限的伤感.童年与我之间,竟然 ...

  • 经典散文:《在山阴道上》原文及赏析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原文及赏析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拦么? 好久以来&quo ...

  • 名家散文:《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 ...

  • 杨朔经典散文《雪浪花》原文

    作者:杨朔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 ...

  • 杨朔经典散文《香山红叶》原文

    作者:杨朔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刘四大爷做向导.刘四大爷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向导,于 ...

  •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 ...

  • 搜神记丨02.山阴道上

    搜神记丨02.山阴道上 芒种时节,布谷声声. 山阴道上,一前一后走来两位道士.前面一位中年道士,身着蓝色道袍,头戴庄子巾,背后背着一个长条形的包裹.后面是一位少年道童,短袖便装,挽发贯笄,头上别着一个 ...

  • 山阴道上的歌

    在备课的时候,我是一个蛮好玩儿的人. 当然,现在如果有人在我身边,也只能看到我对着电脑不停敲敲敲,或者一会儿读读课文,一会儿唱唱歌,哼哼哼啥的. 我现在在反思去年上的<好的故事>,又有点兴 ...

  • 绍兴百景:山阴道上

    绍兴山阴道上 古山阴道起点在偏门外跨湖桥,是古代绍兴通向诸暨的一条驿道,青石板铺就,如一条玉带向南逶迤,一路远山近水.田园农舍相映成画,书圣王羲之描绘道:"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

  • 山阴道上话文峰 {问道山阴-陇西十人书法作品展}

    前段时间,县文联窦主席安排我写一点"问道山阴"文峰书法展的文字,我心里着实有些慌恐,一是自己不懂书法,二来自己才疏学浅,害怕贻笑大方.交稿时间日益迫近,维宏只好以一名普通记者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