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 | 思念成疾,半瘫卧病——器官捐献者韦彦平母亲生活记录
2017年5月10日,37岁的韦彦平捐献的心脏、肾脏、肝脏、眼角膜分别使4名患者重获新生、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其83岁的母亲谢兰虽不识大字没有文化,却开明地遵循儿子的遗愿——捐献器官。
韦彦平没有摔倒前,一家人生活在租住的民房里,房间狭小、潮湿,一家人虽过的清苦却也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韦彦平不幸患脑溢血摔倒,经全力抢救仍无力回天。一家人经过商量,在万分悲痛之际毅然决定捐献韦彦平所有能用的器官,让他的生命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韦彦平走后,83岁的谢兰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地居住在原地,每当想到平日里健健康康的儿子突然说没就没了,只剩下她一个人时,看着空空荡荡的房子,她都会以泪洗面。
6月2日,谢兰终因心情压抑、郁结于心昏迷摔倒,经医生全力抢救后虽然挽回了生命,左侧肢体却失去了知觉。
自从儿子不幸离世后,谢兰的女儿就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职责,任劳任怨,但她要经常忙于工作,也没有太多时间照看母亲。谢兰病情稳定后,女儿只能把她送到龙屯养老院。
刚来养老院的时候,谢兰只能躺在床上,根本无法坐起来,所有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
因为左侧肢体不能动弹,想要大小便时只能依靠别人,洗澡冲凉也只能让别人帮忙。短短一个月时间,谢兰经历了晚年丧子之苦和生活不能自理之痛,她的的容颜苍老了许多,身体也消瘦了许多。都说岁月催人老,但真正催人老的不仅是岁月,还有那无法诉说的思念与痛苦。
经过半个多月的休养,谢兰开始能够勉强地坐起来,但左侧肢体依然没有知觉、没有力气。
养老院里的用餐时间很早,下午不到5点就开饭了。谢兰用能动的右手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喝着汤,左手则无力地搭在床沿上。她的头发因为自己不能打理,被剪得很短。
谢兰很努力地让自己多吃一点,她希望能早日养好身体,离开养老院回到那个儿子曾经生活过的家,那里有儿子生活的痕迹,可以感受到儿子就在身边的温暖。她害怕离开时间越久,记忆就会模糊,感觉也会变弱,有一天再也想不起儿子的模样。
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得知谢兰住进养老院的消息,马上带着营养品和鲜花前去看望。
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提到不幸去世的韦彦平时,谢兰忍不住又流下眼泪。在儿子捐献器官那天,她没有流泪,也许是内心里还抱着儿子会突然好起来的希望,也许是真正的伤心本就是欲哭无泪。现在,时隔一个多月,晚年的丧子之痛依然让她心如刀割。
所有人都走了,房间里只剩下谢兰一个人,她坐在床上,显得十分孤独。她想象过很多种自己晚年之后的生活,但唯独没有想到将来有可能会终老在养老院。她现在唯一的愿望是,希望那些受捐者能够替儿子好好地活着,好让她有个念想。
编后:在浏览摄影师拍回的影像资料时,那一张张照片所迸发出的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感之痛极其令人动容。逝人已去,在另一世界平静地安息,然而留给现实生活中亲人的无疑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与无限的思念。我们在缅怀逝者的同时,更不要忘记那些由此而受到情感创伤的生存者,因为他们最需要情感的抚慰与帮助。//
文案=珊珊 | 摄影=覃智 | 美编=木头羊 | 编审=焖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