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5973)冀永强委员: 科研创新呼唤“悬赏制”
冀永强委员:科研创新呼唤“悬赏制”本报记者 王迎霞两会声音“为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应积极探索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科研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我国科研活动的创新质量和绩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宁夏区委会主委冀永强提出了“科研悬赏制”的概念。他认为,“科研悬赏制”的主要优势在于,能推动科研创新入门“零门槛”,有效激发社会每一个“创新细胞”的活力;促进创新创造“零束缚”,有效破除科研管理中不合理的“繁文缛节”;实现成果转化“零距离”,把解决难题作为评价标准将有力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当然,'科研悬赏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呈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毕竟,创新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冀永强说。为此,冀永强建议积极鼓励探索“悬赏制”科研模式,在丰富科研资助模式的同时,又可以大大激发创新活力。“首先,应聚焦'短平快’应用型难题的突破。”冀永强说,“悬赏制”科研因难而悬赏,这种难题与现行的科研立项选题不同。现行科研选题采取的是专业人员推荐的办法,而“悬赏制”中的“难事”源自生产实践活动,聚焦具体难题、具体应用,科研能有效冲破专业壁垒,促进社会融合创新,使社会参与更加便捷可行。其次是推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悬赏制”科研项目源自于生产实践活动中的难题,其成果也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活动,这是推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天然基础。冀永强表示,应推动政府科研管理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建立“悬赏制科研”合作机制,引导科技创新与国家需求、行业需求、企业需求有机统一。另外,冀永强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推进“悬赏制”科研的政策措施。他说,作为一种科研模式,“悬赏制”科研在企业中已广泛应用;但作为一种国家科研资助模式,目前尚无相关的政策制度支持。“应加快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悬赏方向范围、项目征集机制、悬赏定价机制、经费支持渠道以及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鼓励、推动和指导科研资助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日报》2021年3月11日第 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