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穴位可以调理几乎所有的内症,看看它的主要功能,就明白了!

内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

内关穴也是穴位中相对比较有名的一个,为什么说内关穴可以调理几乎所有内症呢?内关穴真有如此神奇?先来看它的主要功能,就明白了。

1
从俞穴特性来看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凡是胸腔、腹腔及五脏六腑的间隙,皆为心包与三焦两经所走遍。
因此,内关穴对于几乎所有内脏疾病,凡是属于实证、热证大都可以考虑应用,所以有“一切内症找内关”的说法。
内关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阴维脉
阴维脉则发于肾经的筑宾穴,上行入腹,循胁肋,上胸膈,故内关穴能调理胸、胁、腹部疾病;但如属虚寒证,宜加灸膻中、中脘、气海等穴,以助阳温中散寒。
筑宾穴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2
从病候来看
内关穴属于心包经,而心包经病候是主脉所生之病,心包为心之外围,代心受邪,心主血脉,因而内关穴能通脉活血,调理心痛。
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三焦经,而三焦经病候是主气所生之病,所以内关穴能调气开郁调理五脏六腑的气滞血瘀
《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3
从厥阴主风来看
心包两脏同属厥阴经
《素问·六微旨大论》:“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心包代心行令,表达喜乐,心藏神,肝藏魂。故取内关穴以舒肝熄风、宁心安神。
但癫、狂、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由于气滞痰凝、痰郁化火,或阴虚火炎所致,所以适合用涤痰、清火、滋阴等法,因此遇到病症时只取内关穴很难完全调理,所以,内关穴可以搭配其他穴位,进行精准调理

内关穴配建里穴

内关穴配建里穴调理的胸中苦闷,是由于忧思过度、气郁不舒、脾胃运化不及所致,或伴有胸脘痞满、痰凝食积等症(此刻检查中脘穴、建里穴,常可出现反应点)。
这两个穴位搭配有调气开郁消积导滞的作用。
建里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内关穴配公孙穴

内关穴配公孙穴调理腹痛,腹痛的病因,牵涉范围很广,不论外感风、寒、暑、湿,或内伤饮食、气滞、血瘀以及积聚、癃闭、虫病等,都可能导致腹痛。
更有内关穴调气以开郁通脉以活血,故无论上腹痛还是下腹痛,皆可应用;但“急腹症”,应在确诊后,再进行调理。

内关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

内关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肝气郁逆胃失和降所致的胃脘痛
中脘穴为胃之募、腑之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穴,为胃病的反应点,故能调理六腑之疾病;足三里穴为胃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
中脘穴足三里穴并用,功能理中降逆
加内关穴以舒肝和胃,可调理上腹部胃脘痛;虚寒证宜灸中脘穴、足三里穴以温中散寒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内关穴配委中穴

内关穴的主要功能:调气以开郁、通脉以活血。
委中穴在五俞穴中为合穴,而合主逆气而泄,与内关穴相配,可以调气降逆、活血化瘀调理气滞、血瘀、逆气上冲等实证、热证,如头痛、胸、胁、腹痛、经闭等。
按揉内关穴,打开内心的结。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越是心情抑郁、烦躁、爱发脾气的人衰老的迹象越明显。
有些女性朋友在生活工作里最容易受情绪左右,过早出现衰老迹象,主要跟自己的心情有关。
所以大家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点揉15分钟内关穴。
调心养心、气血充盈才是真正的养颜之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