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村名考证
村名也是一种文化,它含有历史文化、姓氏文化、地域文化、人文文化等,值得挖掘研讨。村名是一个村落的符号,然而顺口一叫的村名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军屯的营和寨作村名,如张营、马营、寨裡等;有始居姓氏作村名,如吴村、余庄、陈吴等;有地理位置作村名的,如坞南、坞西、岭南等;有树木花草作村名的,如草庄、桑园、槐树原等……配以特殊的居住环境,原、坪、沟、洼(凹、窊)、窑等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村名,有的称村,有的叫庄。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是一个大村,也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至于南宋以前村名叫啥,没有资料可考,只能追溯到南宋,村名叫寨“裡”(里)。这时候的寨是营寨之意。时有女真族将领花用吉在此安营扎寨,称主营为寨裡。据史料查证,在礼村自宋、金、元、明到清乾隆年间在礼村名都为“寨裡”。其例证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永宁县志书卷之一,村落篇载:东(既东区),余庄镇、崛山镇、冀庄村、溪村、寨裡村、马园村、吳村、河底镇、官庄村、程家庄、刀环川、大宋川、杨坡村。卷之二渠篇载:宣利渠由谭家庄起,经南衛村、吳村、寨裡村、余庄、新店湾、溪村、马园村至崛山村止,灌九村。万厢渠由东仇村经崖地、坞西、坞南东、王范、东西经局、东西关、谭家庄、奎楼、杨家斜、孙珠、柴家巷、吴村、寨裡至余庄止,灌十八村。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31年)永宁县志上首次出现了(在禮村)的村名。卷四,里保志载:东路吳村里第四保领在禮(礼)村一。宣利渠自经局村南开引,由南位村、吴村、南在礼村、北在礼村、余庄村,新庄、溪村、东庄、冀庄、新店湾至崛山村,上下二十里,灌地五十顷余。永昌渠自经局村南开引,经谭庄、高庄、南位、吴村、在礼五村不受水,自麻园、溪村、冀庄、崛山、冯庄共五村,灌地一千五百五十亩,长十五里。万厢渠最大,自东仇村南开引,渠尾至东寨村东止。由崖地、坞西、坞南、坞东、小原、王范、东西经局、东西关、谭庄、魁楼、杨家斜、孙珠、柴家巷、吴村、东寨东止。长三十余里,以王范西石桥分沟东沟西,各行支渠。沟西支渠名腰渠,长五里。沟东支渠名广箱渠,长三里,共灌地八十顷零四十六亩。文中万厢渠渠尾至东寨东,这里的“东寨”即是城东寨裡。因为当时叫寨裡的村很多,据说王村乡的池滩寨(今称赤滩寨,又称车连寨)叫寨裡,长水乡的西寨也叫寨裡。几个寨裡容易混淆,就把城东的寨裡表述为东寨,后称为在礼。长水的寨裡表述为西寨,西寨今仍叫西寨。村名由寨裡、东寨改为在礼,很有深意。老辈人相传,在礼二字源于荀子《荣辱篇》中“天礼节文之所在”。取后边一个“在”字,前边一个“礼”字,合成村名,可彰显村风正气,要求村民应荣辱分明。在礼人自古重视文化教育,历代辈出名医、名儒,他们行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从教办私塾教书育人。祖辈们明经、重礼、尚德,取村名为“在礼”是对后人的行为规范。自1731年起至1991年,260年都用“在礼”这个村名。洛宁县1991年地名普查,1998年出版《洛宁县地名志》,编者取古村名寨裡的寨字,新村名在礼的礼字,生硬拼凑出“寨礼”这个村名延续至今。寨礼这一村名没有深意,也对在外工作的在礼人带来诸多不便。但这一村名保留了村风重礼的深意,也记录了当时村民的居住环境,仍是南、北、中三个围寨齐全之格局。从九十年代起,村民开始毁寨建房,仅20余年古寨墙已毁殆尽,不复存在。村民多已有所觉悟,认为村名“寨礼”不如“在礼”文化内涵好,合乎民意,因此在建社区时主动把社区定名为“在礼社区”。如今“在礼社区”和“寨礼村”并用,卫星地图和交通标志也胡乱标注,不知何时才能统一?村民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马生彩,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