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大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文:SamanthaGuo
来源: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2020年,APA(美国心理学会)的89种期刊发表了5000多篇文章,为有史以来最多,比2019年增加了25%。以下是迄今为止下载量最高的10篇文章的快速浏览。

01

我的自拍和我:年轻女性自拍行为、身体意象、自我认知的客观性和自尊之间的关系

《大众媒体心理学》 (Vol. 9, No. 1)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欣赏自己身体的女性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编辑、发布自拍。


研究人员调查了179名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女性,考察她们自拍的频率,选择和发布自拍的方式,使用修图软件和滤镜的频率,以及计划自拍的认真程度。此外,研究还评估了参与者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自我客观性和自尊心程度。

结果表明:

1.较高的自我客观性与花在自拍上的时间成正相关;

2.对自我身体的欣赏与挑选照片所花的时间成正相关,但与拍摄和编辑自拍照的频率无关;

3.对身体的不满以及自尊水平,与自拍行为无关。

参考文献:Me, My Selfie, and I: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ie Behaviors, Body Image,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Self-Esteem in Young WomenVeldhuis, J., et al.

02

对外表及社交媒体的审视:衡量活动、自我展示、社会比较及其与情绪调节间的关联

《大众媒体心理学》(在线首次出版)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工具,可以评估年轻人对社交媒体上自己外表的关注度。


研究人员对281名澳大利亚高中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进行了21个问卷条目的调查,并且最终确定了18个强相关的条目。这些条目包括三种社交行为:网络自我展示、与外表相关的网络活动、外表比较。


在对327名澳大利亚学生进行的后续研究中,这18个条目的调查得分与社交焦虑和抑郁症状、他人的外表相关支持、一般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灵活性,性骚扰,饮食失调等诸多因素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年轻女性比男性参与更多的外表相关的社交媒体活动,以及外观比较。

参考文献:A Closer Look at Appearance and Social Media: Measuring Activity, Self-Presentati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Emotional AdjustmentZimmer-Gembeck, M. J., et al.

03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媒体报道加剧了公共卫生后果

《健康心理学》(Vol. 39, No. 5)上的一篇评论文章表示,媒体对新冠反复的报道可能导致公众心理压力加大,并与其他公共卫生后果有关。


作者回顾了健康行为和心理困扰趋势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应的媒体对危机的报道,包括恐怖袭击、学校枪击、疾病爆发等,发现个体焦虑增加和急性及创伤后压力加剧均与媒体对危机的反复报道相关,并会持续影响健康状态,例如会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新发病率。此外,错误信息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压力反应,并且误导健康保护或寻求帮助的行为。


作者建议公共卫生机构在疫情期间应该战略性地使用社交媒体,例如关键词标签,以向居民传递最新信息。研究者还敦促媒体避免报道骇人听闻的消息或重复报道相同信息。

参考文献:The Novel Coronavirus (COVID-2019) Outbreak: Amplification of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by Media ExposureGarfin, D. R., et al.

04

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在心理健康治疗上的阻碍

《心理学服务》(Vol. 17, No. 1)中的一篇文章显示,四分之三的焦虑症患者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


研究人员在美国招募了226名以前被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或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并评估了他们症状的严重性,还要求他们主动报告治疗中遇到的任何阻碍。

结果显示,羞耻是被提及最多的顾虑,其次是后勤、财务困难、不知道在哪里治疗等困难。症状较重的参与者所报告的治疗阻碍大于轻症患者。另外,根据报告显示,族裔中的少数群体比族裔多数群体遇到了更多的困难。研究人员呼吁,为减少治疗阻碍,有必要提升患者教育水平并适当增加敏感文化性。

参考文献:Barriers to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Among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oetter, E. M., et al.

05

批判性思维的建构:在“如何思考”和“相信什么”之间

《心理学历史》(Vol.23, No. 3)研究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的历史。

作者描述了这一概念是如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出现,那时人们的观念是如此容易改变,并且观念的建构还独立于人们的信仰。

作者深入研究了批判性思维的原始测量是如何回避了对特定现实世界观念的准确性的假设,并详细介绍了随后的批判性思维测试是如何越来越侧重于逻辑能力,并且往往更倾向于结果(我们相信什么)而非过程(我们如何思考)

06

酒精使用障碍治疗:匿名戒酒会和认知行为疗法的整合

《专业心理学培训与教育》(Vol. 14, No. 1)中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与同时参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匿名戒酒会(AA)的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共同工作

作者指出了CBT和AA的区别:AA的目标是完全戒酒,主要的治疗关系中过程中的同伴联结,而CBT采用不那么极端的方式,主要的关系是与心理咨询师的关系。文章还指出了CBT和AA的共性:这两种方法都强调识别和替代功能失调,并且在社会支持中建立自身价值。


作者建议临床医生和受训人员更多地了解AA, 并建议将AA的12步骤语言翻译成CBT术语来缩小二者差距。

参考文献:Treatment of Alcohol Use Disorder: Integration of Alcoholics Anonymous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Breuninger, M. M., et al.

07

积极回报:抑郁症的积极认知行为疗法与传统认知行为疗法

这是《心理治疗》(Vol. 57, No. 3)中的一篇文章。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一部分,专注于探索问题的例外而非问题本身,其中包括个人优势和积极性等,这对于缓解抑郁症状和建立幸福感非常有效。


研究的参与者分别接受8次传统CBT治疗和8次积极CBT治疗,其中12名参与者接受了深入采访。尽管持怀疑态度,但大多数参与者表示更喜欢积极CBT治疗,并且普遍表示积极CBT的学习曲线比传统CBT的学习曲线更陡峭。

研究人员将积极CBT的优点归结于四个因素:感受自己被赋予能力、在积极情绪中受益、学会欣赏自身的每一个小进步、再次意识到“乐观即是个人力量”。

参考文献:Positivity Pays Off: Clients’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DepressionGeschwind, N., et al.

08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决定对抑郁患者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还是人本主义疗法

《咨询与临床心理学》(Vol. 88, No. 1) 中的一项研究表明,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识别出哪些抑郁患者能够从认知行为疗法(CBT)而不是人本主义疗法中获益更多。


研究人员回顾了英国1085名接受过CBT疗法或者人本主义疗法的患者数据,发现了6个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算法相关的患者特征:年龄,就业状况,身体残疾,以及三种重性抑郁和社会适应的诊断指标。研究人员随后通过这一算法确定了哪种疗法对另外350名抑郁患者最为有效。结果显示,接受了最佳治疗方法的患者状况好转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

参考文献:Targeted Prescripti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Versus Person-Centered Counseling for Depression Using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Delgadillo, J., & Gonzalez Salas Duhne, P.

09

新冠病毒时代下的创伤性压力:呼吁缩小关键差距并适应新事实

《心理创伤:理论、研究、实践和政策》 (Vol. 12, No. 4)中的一篇文章认为,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应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角度来审视新冠病毒。


作者呼吁相关人员和临床医生应为新冠相关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制定更好的诊断和预防策略,并应该为媒体、政府制定指导方案,总结话题点用以在可能招致焦虑或创伤的公众讲话时使用。另外,医疗保健、教育、儿童保育和职业支持方面的专业人员也应接受心理健康培训,以惠及更多人。

参考文献:Traumatic Stress in the Age of COVID-19: A Call to Close Critical Gaps and Adapt to New RealitiesHoresh, D., & Brown, A. D.

10

情商可以预测学术表现:一项元分析

《心理公报》 (Vol. 146, No. 2)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较高情商的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的得分更高。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27个国家/地区的158项研究的数据,涉及42529名学生(年龄从小学到大学不等)。结果显示,相较情商较低的学生而言,情商较高的学生在测试中所获分数和评级都更高。即使控制智力和人格因素,这一发现也是准确的,并且这一相关性与年龄无关。

研究人员认为,高情商的学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很好地应对影响学习成绩的负面情绪;他们与教师、同龄人和家人建立了更稳定的关系;并且他们对人类与社会互动了解得更加深入、灵活,而这有助于他们理解人文学科。

参考文献:Emotional Intelligence Predic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MacCann, C., et al.
—END—
作者简介:SamanthaGuo。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慧心荣德是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网址: www.huixinrongde.com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