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048 || 陪孩子做这五件事,最能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文章授权转自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作者 | 钱志亮
孩子的幸福很简单,它就藏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
陪孩子做这五件事,最能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行动起来吧!让孩子每天都充满幸福感。

-01-

陪孩子玩游戏

对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玩耍更快乐的事情了。

虽然游戏常常被很多大人误解成为消磨时间的无聊之举,但是玩耍是每个人在童年时期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是孩子探索学习的重要途径,会玩的孩子常常也很会学习。

作为父母,不仅要支持孩子去玩,也要意识到:陪孩子一起玩也很重要。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就已经在亲子之间默默展开,比如捂住脸和孩子躲猫猫,这种简单的互动其实就是孩子玩耍的开端,孩子感受到是家长的关注和游戏的愉悦。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可以陪孩子玩的游戏就更多了,比如捉迷藏、堆积木、拼图、户外运动等等。

玩的时候,放下手机和工作,全心全意加入孩子们的游戏, 不仅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玩耍中也能教育引导孩子,寓教于乐。

假期里,不管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每天至少陪孩子玩20分钟左右。

有一个能耐心陪伴自己玩耍的父母,是孩子的幸运

-02-

多陪孩子在一起吃饭

陪孩子吃饭,也是大事。

如今,很多家庭的饭桌已经少了一丝烟火气,年轻的父母,有的忙于工作,很少能坐下来陪孩子吃饭;有的懒于做饭,经常点外卖了事;还有的父母喜欢一边看电视玩手机一边吃饭,饭桌上弥漫的是沉默……

吃饭这件事,俨然成为很多父母最不珍惜的小事。然而餐桌冷清的家庭,很难养出幸福的孩子。

孩子对家庭最初的记忆,往往就在于这一方小桌子上,一进家门是一桌子好菜,家人围坐一起,聊聊家长里短,这就是最接地气的温暖。

蔡澜先生在书中写道: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就这么简单和基本,因为简单和基本最美丽。

-03-

偶尔给孩子一些仪式感

仪式感看起来非常的表面,但也最能带给人们幸福。

节假日、生日、纪念日……收到祝福之前,我们总是充满期待,孩子们表现得更明显了,欢呼雀跃,连眼睛都放着光。

如果少了一份仪式感,孩子就少了一份期待。

在平常的日子里,仪式感也不复杂,早上出门前的拥抱,临睡前的一句晚安,饭后一家人出去散步,这些小事体现的是对生活的热情。

生活在仪式感很强的家庭里,看到父母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平凡的日子,孩子也能受到影响,学着更加认真地对待生活

-04-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睡前故事的时间,孩子依偎在妈妈身边,听着妈妈的声音,空气中萦绕着妈妈的味道,安全感十足。

有人说,人对于睡眠前的记忆,总是会特别深刻,睡前这十几分钟的相处,是孩子童年最宝贵的回忆。

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是孩子最幸福的事儿

-05-

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

歌手陈美龄,三个儿子都考上斯坦福,在一次采访中,提及自己的养育经验:

“他们问我问题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说等一下,可能有时候我在煮菜,他们跑过来问我: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我根本答不了,可我就是把火关了,说你问得好,等一下我们一起去找一个答案。”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你的问题我都有在听,我愿意跟你一起寻找答案。

孩子眼中的好奇,能被妈妈这样重视,说明他是被看到的,被爱着的,母子之间充满了信任和尊重,孩子内心会充满幸福感和安全感。

而一个不幸的孩子,常常是在家庭中感受到了太多的打击、不理解和忽视。

我经常遇见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爱主动跟自己说心里话,出现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人们从一开始就不曾珍惜过孩子的秘密和探索,粗暴地打断、呵斥孩子,时间久了,孩子的心充满了孤独。

当孩子说出内心感受时,大人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回应,这是良好的亲子互动的基础。

孩子过得快不快乐,亲子关系是关键。那些幸福的孩子,父母都走进了他心里。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