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让人放心的妈妈
文/高英 〔原创作品〕
女儿在日渐长大,已经不是小学低年级时坐在教室里也会想妈妈的小女孩了。
那时女儿在学校想我时偶尔还会暗暗落泪,她说总是偷偷擦去泪水,不让别人发现,于是我问她想妈妈的时候具体在想什么。女儿说除了会想起妈妈的样子,还会好奇妈妈现在在家里做什么。
随着年级的升高,女儿进了学校就会把我这个妈妈抛之脑后,除了上课就是忙着跟要好的同学玩。
记得上一二年级时还坚持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吃午饭的女儿,到了三年级就爱上了中午不回家让我带她就近在外吃饭以便尽快吃完早些回到教室去和同学玩的生活,为此后来还跟着好朋友一起去吃小饭桌,尽管这不是她的必选项。
对于这样的事,我一直尊重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会满足女儿的相关意愿。
上了初中以后,女儿是跑校生,却也在学校食堂吃午饭。虽然待在学校里的时间相对变长了,但是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女儿在校更是不会想念妈妈。我并不因此而失落,孩子总要长大,在外“忘了”妈妈意味着女儿拥有了属于她的社会情感。
健康的社会情感与健康的家庭情感同样重要,对人生长远的幸福感大有裨益。我不希望以母爱的名义把女儿成长的心理羁绊。
从一年级起女儿就养成了在放学后见了我就跟我讲在校见闻的习惯。这是我坚持接送女儿上下学的原因之一—早晨去上学,可以陪着女儿欣赏一路的风景;下午放了学,可以及时听到女儿的各种诉说。
女儿从小既善于观察又善于表达,在我听来,学校几乎每天都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女儿的内心丰富多彩,且颇具幽默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小乐趣,这让我对她相对放心,至少她在外面的时候不会觉得无聊,更不会感到空虚。
自2017年秋末冬初起,因机缘巧合我捡了不止一只狗和猫养着。近日见网上有人晾自己“猫狗双全”的生活,我对女儿说:“咱家也是猫狗双全的人家。家里养着猫狗挺好的,你不在家的时候,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所以我也忘不了吃饭,并且午睡睡沉了即使听不到闹钟响也会被它们叫醒。”
女儿笑了,像个小大人似的说:“妈妈,这样我不在家也觉得放心。”
我也笑了,对正上初二的女儿说:“你放心就是。我在家除了做家务,有空就看书观影写东西,防范意识也强,不会被人拐骗走。有这样让你放心的妈妈,是不是很幸福?”
女儿说那是。我望着她顺势说了句:“那你也要做个让妈妈放心的女儿哦。”女儿自信地说:“当然要让你放心。”然后,我们就不再说什么了。
我已人到中年,如今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正告别豆蔻年华的女儿。我和我妈相差三十二岁,我女儿和我相差三十三岁。当年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也是我这样的年龄,那时我不觉得快要五十岁的我妈老,正如我女儿现在也不觉得接近天命之年的我老一样。
九年前我父亲突然辞世后,我妈选择了在离大哥很近的地方过独居生活,因为她老人家一向体弱多病,所以在这九年中每当我妈不在我这里住着时,就会总是把她牵挂。
我比哥哥们更有时间更有条件陪伴妈妈,如果我妈在我身边就不用那么挂牵她。然而,我妈坚持要过她自己想要的独居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对于老一辈人,许多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孝”,往往要体现在“顺”上。
正因为体验过自己做女儿的心情,所以我才立志要做一个让我女儿放心的妈妈。在女儿的求学阶段,我会好好保重自己,让她心无挂碍;等女儿长大成人后稳定下来,我和我家先生可以主动离她近些,让她情有所托。
给子女尽孝的机会,也是为人父母当有的仁慈,而把子女的孝心拒之门外,何尝不是一种淡漠?
好在我妈正考虑是否真的要跟着我生活的事了,毕竟岁月不饶人,一直比我走路快得多的我妈,现在因腿疼也慢了下来。何况,每当在我这里住得久些,我妈气色就会好许多,整个人也会变得年轻一些。
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完满的情爱。母女之间也不例外。美好的母女关系不是多么完美无缺,而是母女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关爱。
当女儿大了,母亲要欣然放手;当母亲老了,女儿要深情以待。
母女关系是一场深刻的修行。如今上有妈下有女的我,在夹层中发现自己以前毛病太多,只能一天天通过学习与反思来改善自我,争取此生做人及格。
高英写于2021年3月8日,正月二十五,周一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