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人增一分阳气,就多一分寿命

如果把人体的阳气算作100

人从出生到死亡

就是阳气从100到0的过程

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为什么人增一分阳气,就多一分寿命呢?

中医认为,人类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老的过程,就是阳气减少、阴气增加的过程,所以,增强阳气就能延缓衰老。

俗语常说“人活一口气”,这里的气指的就是阳气,人有阳气,才能够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转,以支撑人的生命;阳气没了,人也就失去生命了。

阳气是指元气、正气,是安身立命之本。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扁鹊心书》中也说:“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

这些中医典籍都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阳气不足,寿命肯定不会太长。

古人把婴儿称为“纯阳之体”,这是因为每个人刚生下来时,阳气都很充足,而且很少有疾病。

老子曾经说过,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是可以紧紧地抓住小物件,这是他阳气旺盛的表现;婴儿出生后经常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阳气畅通的表现。

家里有小孩子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孩子很多时候并不像他们外表看起来那么柔弱,而且他们的某些表现常常令大人们也会感到不可思议:

1.不怕冷

小孩子全身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蕴藏了无尽的热量,无论冬天下多大的雪,他在雪地上玩起来都不觉得冷。

2.特别爱笑

高兴是人体阳气充足的表现,据统计,孩子平均一天要笑170次,他们的笑是发自内心的。这种笑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以至于成年人看到孩子笑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笑起来。

3.精力旺盛,能折腾

孩子连续玩上一整天都不觉得疲劳,陪着玩的大人却往往先扛不住了。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阳气若足千年寿”……在热销的养生保健书籍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

确实,阳气对人体至关重要,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 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我们的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这个阳的卫外作用。

卫外是阳气的其中一个作用,意思是阳气有防御和抵御疾病的作用。

人正是依靠着这股阳气的推动和温煦、蒸腾与生发功能,才得以让体内的血液流通和运行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

正所谓“阳气在人在,阳气无人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称“气为血之帅”,这一个“帅”字便足以说明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不足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现代人享受着越来越舒适的生活,品尝着越来越丰富的饮食,却忽略了这些“享受”带给身体的变化。

例如: 空调的广泛使用,屏蔽了自然的温度; 爱美心理的驱使下,部分女性穿衣服越来越露、透、薄,露脐装、超短裙纷纷登场; 在寒冷的冬天,部分人还吃起了清署解热的西瓜等各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喝着寒气冲天的冰镇饮料; 食用大量性寒的食物和海水产品;…… 这些“习惯”正侵蚀着人们的阳气,损害着身体健康。

部分人非时作息,阳不归根,经常熬夜。熬夜和睡眠不足是最伤阳气的,因为人体的各项器官都是要好好的休息,晚上的睡眠就是为了它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滋养和补充,从而生阳气,资滋养人,而一旦熬夜,身体的阳气就会被耗掉,不仅伤身,还伤神。

现代人工作繁忙、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烦恼也增多。《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心情很烦、心理压力很大。

“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就会慢慢耗散。

平时想得太多、思虑太重,而且这样的情感多是负面的,思虑过多会让整个人显得阴郁、消极甚至冰冷。

按照中医理论,思虑过度是伤脾的,脾虚之后气血生化就失去了源泉,逐渐导致气血虚,直至阳虚。

夫妻之间的房事不节会导致身体虚弱,从而导致男人身体阳气的亏损,造成体质的下降和衰弱,房事不节使人的肾精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

生活中对于年轻人久坐非常的常见,不管是上班期间,还是在平时的休息中,都喜欢长期坐着。这时候可能不知道,久坐会使气血不畅,导致肌肉变得僵硬酸痛,萎缩,出现下肢浮肿的现象。

在中医认为久坐伤肉还伤脾胃阳气,脾主四肢肌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可以将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血。当脾受到伤害时,人的阳气的也会受到损伤。

人体的阳气会不停的外泄,因此就需要人们不停的补充,调理,来增加自己的阳气。

《黄帝内经·灵枢》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所以中医认为:如果人的阳气得不到细心呵护,被任意耗损,不仅会诱发疾病,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