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夏苓汤治湿温,湿重于热兼表证

吴老先生不仅热衷《伤寒》,对《温病》更是如数家珍。条文,名方,信口拈来,对号入座,桴鼓相应。

在南方,温病比较多。2003年7月,揭阳人民医院,请老先生去出诊一病。

黄姓病人,32岁,农民,半个月前在家,发烧不退,送到当地医院,住了六天院,消炎退热吊水,病情有增无减,就是不能诊断出何病。

于是往上一级市医院送,又住一个星期,该查的都查过了,可就是没办法确诊,怀疑是虫病,但用了药,没效,十多天单医药费就用掉一万五千多。

主治医师跟老先生说,你要看的所有病历检查都在这里。

吴先生说,不用,中医诊断疾病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我按照我的思路辩证,那些检查报告,我也不是能全看懂。

吴先生发现病人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身体发热,吃不下饭,又怕冷,浑身上下倦怠无力。

不用几分钟,吴先生说,就按湿温处理,湿重热轻,又带有表症,用藿朴夏苓汤加减。

藿香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白蔻仁5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薏苡仁15克,石菖蒲10克,茵陈15克。三剂。

病人当天煎服第一剂药喝下去,发烧就退了,不用医院再用一片药,精神转好,第二天服第二剂药,胃口来了,第三剂药没吃,就办理出院了。

后用调中益气汤调理半个月,起居劳作恢复正常。

吴先生擅长用补中益气,调中益气,以及升提汤治疗病后中焦受伤

调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去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还可加藿香、陈皮,调理中焦。

升提汤补中益气汤加羌活,能走得更高,清阳上得更快

现在湿温病,消炎泻火,能把热打下去,但是湿打不走,这时藿朴夏苓汤就派上用场

有藿香、杏仁、淡豆豉,宣散开表,把邪提出来,作用于上空天部

半夏、厚朴、蔻仁,和胃宽中,把中间满闷消下去,作用于中间地部

茯苓、泽泻、猪苓、薏仁,四味药,淡渗利湿,给邪以出路,让湿浊从胱肠带出体外,作用于下面水部

有人说,这个汤方难记,大家看,用药如用兵,这样一分析,从海陆空三军作战来看,这汤方化成灰都认得,可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分析一次,一辈子记得。

藿朴夏苓汤分为三组兵团作战,湿重于热兼表证。利水的茯苓组,是海军。燥湿除满的厚朴、半夏组,是陆军。宣散表邪的藿香组,是空军。

大家想一下,夏秋天,发热后去消炎打吊瓶,舌苔白腻,吃不下饭,浑身不舒服,热火退了,可是满身湿气困重,是不是很适合这个方的病机?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祛湿剂清热祛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茵陈蒿汤 <伤寒论>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 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亦有不用茵陈者,加草柏皮栀子汤. 又: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 ...

  • 丁甘仁:六经辨治湿温(妥妥的干货!)

    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 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 ...

  • 麻杏苡甘汤治湿温发热三案 – 经方派

    时值夏至节气,天气闷热,闽南地区环境潮湿,近日门诊多见湿热患者,发热以全身酸重为主,今选取三个案例,与各位分享. 案一: W某,女,31岁,2020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发热波 ...

  • 柴胡三仁汤治湿温咳嗽案 – 经方派

    患者H某,男,7岁,2020年1月26号网诊,以"咳嗽一天"为主诉 症见:咳嗽频繁,咳声紧,喉间有痰,发热(37.8℃),汗出,纳差欲呕,全身乏力,四肢倦怠,精神不振,欲寐,头痛以 ...

  • 湿重于热兼表证

    几块钱治好了几万块没治好的病 吴老先生不仅热衷<伤寒>,对<温病>更是如数家珍.条文,名方,信口拈来,对号入座,桴鼓相应. 在南方,温病比较多.2003年7月,揭阳人民医院,请 ...

  • 柴胡三仁汤治湿温咳嗽案

    患者H某,男,7岁,2020年1月26号网诊,以"咳嗽一天"为主诉 症见:咳嗽频繁,咳声紧,喉间有痰,发热(37.8℃),汗出,纳差欲呕,全身乏力,四肢倦怠,精神不振,欲寐,头痛以 ...

  • 【吴清流用经方】柴胡三仁汤治湿温咳嗽案

    第20200129期C版 柴胡三仁汤治湿温咳嗽案 作者/吴清流 福建省晋江市方寸中医门诊部 患者H某,男,7岁,2020年1月26号网诊,以"咳嗽一天"为主诉 症见:咳嗽频繁,咳声 ...

  •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 被引量:2

    作者 马明越 于文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4,共3页 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 其一,不拘 ...

  • 附子配黄连治湿温后期便溏

    附子配黄连治湿温后期便溏 作者/胡翘武 附子是一味辛热药,临床适应症非常广泛.与温补之品合用为常法,与寒凉之药合用为变法,如寒热错杂之证,用药亦当温凉并投.<伤寒论>中用附子就有20方. ...

  • 京城名医裴永清 治湿温一则

    <裴永清医案医话>选录(三) 外感发热- 发热待查(湿温) 史某,女,62岁,沈阳铁西人. 2000年11月19日来余门诊就医,自诉发热已1年之久.病初在当地医院接受青霉素静脉点剂,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