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很好的技巧表现出来,使画家自己想象的东西能够感染观众,让观众也去想象,参与“创作”。
不过,想象要以生活为依据,否则想象便成了无源之水,甚至要闹笑话。
我过去生活在祖国西北,经常深入边疆。那里远离城市,驴子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差不多每家都有驴子。因为看得多了,画得也就多了。越画越觉着驴子非常可爱,越画越觉得对驴子需要加深了解,需进一步推敲它的形体结构。
我过去忽略了驴子好几个重要东西。刚开始画驴,对驴耳朵的特点不太注意。后来发现它的耳朵很灵活,听到声音就来回动。它迈步走时,哪一步先走都有一定的规律。像秦始皇墓的兵马俑,铜马的脸向右转时,舌头一定是往左的;头往左转时,舌头又一定是往右的。塑造兵马俑的匠人对马观察得非常细,那不是凭想象,而是有现实的根据。
我画了很多年驴子,至于驴子怎么走路我不知道,我相信许多人也不见得知道。驴子四条腿和人腿不一样,迈右腿时不能同时迈左腿。我也发现有些画,包括古人画的驴子或其它四条腿的动物,右边的前后腿一起迈,那是不行的。驴子和人走路—样,不可能出右手、迈右脚,出左手、迈左腿。人出左手迈左脚还能站得住,驴子就站不住,非摔跤不可。
我根据积累的素材,一天一天地加强对驴子的观察,发现画好毛驴非常难。我就想把驴子的结构、驴子的形态、驴子的生活,尽量观察细些,多知道一点。同时我想通过画毛驴来锻炼我的笔墨技巧,通过画驴——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吸收前辈大师、古人和外来的技法,作为自己练基本功的试验。
我画了那么多毛驴,甚至在“文革”中有幸养毛驴、赶驴车卖豆腐。接触多了,就懂得毛驴的动作、脾气、性格,越觉着毛驴非常可爱,画的毛驴也比较有点感情。所以,你要画好一种动物,必须集中力量突破一点,举一反三;要少而精,少则得,多则惑。这对于自己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笔墨的变化有好处。这不是我的发明,是前人的经验。
画毛驴画得多了,人们认为我光是画驴,向我要画非得画驴,别的不行。画来画去,我觉得有些生活上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塔里木地区的人往往骑着毛驴牵着骆驼穿过沙漠,同时吹着自己用鹰的翅膀做成的笛子,边走边自我欣赏。
可是,我在1978年以前画过一张画,表现一支骆驼队在勘探塔里木沙漠。很多朋友都说画得不错。
后来,新疆一个朋友叫依不拉欣买提,是一个学者,他却说:“你这个骆驼画得还可以,你画的毛驴过不了沙漠!”我说:“你说过不了,我让它过就能过。”他说:“那不行!过沙漠毛驴的掌是不修的,在沙子里沉不下去。你画的这头驴不但修了掌,还钉了蹄子,那铁的东西踩在沙漠里边肯定不行。”
我听了以后非常感谢他,因为他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我觉得我已经画得不错了,结果在生活上还是出了这么一个笑话!所以,画画光凭想象不行,仅凭资料也不行,一定要有生活。生活当中一定要有感受,画自己有感受、有感情的作品。
当然,作为学习方法来讲,可以专攻某一点。把某一点搞通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了。还说画驴吧,如果在绘画的笔墨上有所突破,再画其它东西时,心里就有了标准,有了信心。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老前辈见笑,小前辈请你指教(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