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史话一节

去年,菌业有件事很牛B,就是拍摄了一部《一个农民的贡献》,讲述彭兆旺的故事。故事当然不假,但就这个“塑料袋人造菌棒方式代料栽培香菇”的技术本身来说,另外两个重要的人物是不能被遗忘的。

这两位菌界前辈就是原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何园素老师和福建古田的银耳人工代料培植技术发明人姚淑先。这两位前辈我都见过,并且都聆听过他们的教诲。

大家知道,中国是第一个搞香菇代料栽培的国家,尽管日本人早就使用过代料制作香菇菌种,但作为生产应用,培养菌丝体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作为产业应用的香菇代料栽培技术,是上海农科院何园素老师主持倡导的压块香菇栽培技术。所以,我们要说香菇代料栽培,应该承认何园素老师是第一功臣。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并且要达到盈利,是有很多内涵的。在此之前,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正是何园素老师他们的工作,奠定了香菇代料栽培的基础工艺:菌丝培养→后熟转色→出菇管理。之后的所有进步,都脱离不了这个框架,而转色的理论和方法的原理和意义,现在是家喻户晓了,可是在没有何园素的工作之前,谁也不敢说做产业化的应用。曾经听过初学者发现有局部开始转色的时候惊为污染的笑话,同时今天许多栽培者出现爆发出菇及烂棒干棒等问题,也都与转色技术没有做好有很大关系。

说的更严重一点,就是何园素才是中国香菇代料栽培的始祖,没有之一,后来者都是踩着何先生的肩膀进步的。

1987年年初,何园素先生还没有退休,我去上海农科院进修,得以结识何园素老师,老太太个子小巧,严肃而又平和近人,当时她正在进行覆土方法培植花菇的试验,那可是保密的东西。现在大家能够看到的花菇技术,多多少少也有老太太思维的痕迹:菌棒必须保水,而环境可以干燥。

何园素的工作是基础性的开创,很多人只看见现在应用的那一部分,殊不知没有基础的东西,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此,作为一个有科学良心的人,不能因为彭兆旺的工作忘却了何园素。

另一个人是姚淑先。

姚淑先先生至今还常常出现在一些专业会议上,大家可能只知道他是银耳大王,却不知道他是长菌袋栽培的发明者(长袋模式,打孔接种都是从银耳生产开始的)。这个可能算不上被遗忘,而是因为姚淑先先生在银耳方面的贡献光芒过于耀眼,因此被掩盖了一些创造的功绩。

在姚淑先先生1982年出版的《瓶栽银耳技术》一书里,就已经介绍了自制塑料袋栽培银耳的内容了,因为当时还没有食用菌配套的菌袋生产。这书现在已经绝版,网上还有旧书在销售,里面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图片说明。那么实际上姚淑先先生的工作肯定还在1982年之前,也就是在彭兆旺之前。

彭兆旺与姚淑先相距不远,肯定应该认识,而姚先生的东西基本上也不保密,所以我认为,彭兆旺的发明或多或少是受到姚淑先技术的启发的。

也就是说,彭兆旺的技术存在两个前期技术基础,他是将这二者结合的人,所以我才说,宣传彭兆旺其实是不能忽略何、姚这两位前辈的。

我们或许无法比较贡献的大小,但可以知道顺序的先后,后人在前人基础上进步属于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后人的工作忽略前人的贡献。和纪念吴三公的意义还不一样,吴三公的事情多少有点虚无缥缈,而何园素与姚淑先都是实际存在的人,其事迹也是真实可靠的。两位前辈虽然年事已高,但都还健在,如果宣传彭兆旺的同时,能够提到他们,那就更加合乎历史的真实。

菌人是不应该忘本的!

遗憾的很,网上居然找不到何园素老师一张清晰的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