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木耳制袋套路大pk(之一)
这个文章看懂了,就算学会了制作菌袋的精要。公开细致剖析技术的优劣,可能要让部分朋友难过,但相信如果能够帮助你做得更好,就不会有问题了。今年问污染后怎么处理的问题的人很多,这种问题就不是问题,因为杂菌是不应该有的东西,特别是熟料方法,应该说污染是不治之症。发酵料出现杂菌,如果通过管理勉强让菌丝取得一定优势,是另一回事,熟料的污染,即使出菇,从对其他菌袋的影响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大家知道东北木耳好,但东北木耳生产是饱含血泪啊,多少菌袋制作问题让人倾家荡产,自杀的都不稀奇。但是,在南方,虽然条件艰难,产品也不如北方的好,但南方种木耳的农户有亏损的没有倾家荡产的,更没有自杀的。
追究起来,罪魁祸首还是基本的方法路线的问题,这不,今天有个“瓦努阿图”的网友发来几个图片(题图是其中之一),也是惨不忍睹。凡此问题,归根结底是基本方法的谬误。
从原理上说,窝口法和打孔接种这两种手段,都是非经典的,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条件成本,以最低代价来完成制作。同时,这也是因地制宜的技术改造途径,只是因为这种改造的要务没有被真正的掌握,问题出现的概率就不一样了。
抛开灭菌问题不谈,也抛开菌种质量问题不说(因为这两个是无论什么方法都必须做好的,灭菌不能做好,神仙也帮不上忙,菌种质量不佳,则自然很多问题),我们可以对比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法的诸多方面,以此理清技术的本质原理。
东北的窝口法,从结束灭菌开始,就处于危险之中,而南方的打孔法,因为基本上算是全封闭(不能绝对化看,但封口处相当紧密,杂菌的透过难度较大,手工扎口的因为进行了反转绑扎,相当于两道关,效果更好)。至少在冷却过程里污染杂菌的机会比较小。这个我们要用一张图来解析:
图一:封口示意图
图二:南方手工扎口示意图
大家可以看出,左边的口子与环境交换面积比右边大,右边的是南方方法,左边是北方方法,那么,大家各自的问题会有哪些?
先说左边,北方是用插棒方式保持孔洞的,中间的棒子的松紧,全凭手工,因此很难保证效果的均一,而且插棒后的工作里的摇晃震动会影响棒子和原料的贴合。我们知道,这就是问题了,但这个缺陷怎么弥补?方法是倒置菌袋,减少沉降。不过由于北方通常制袋条件温度比较低,冷却较快,内吸比较严重,内吸的问题倒置也不能克服。
而南方方法,是心知肚明的打算它在冷却过程要比较长时间的,扎实一点是必须的,这个扎紧基本上要求扎到不透气,但实际做不到,只是透气极少,而因为面积小,杂菌进去机会相对也就少。
比较一下,南方的方法相当于纳入了规范,容易操作控制,手工和机械都能做得比较好。北方的这个环节就比较随意。
至于图二里的南方手工方法,就更加靠谱了。
但一定有人问,你说方法有问题,北方不也有人做得很好嘛?是的,如果环境比较洁净,这样一个环节并不绝对决定成败,而大家知道,北方干冷空气的杂菌基数比较低,南方空气潮湿,杂菌基数大。
用一个比方,在小偷不破墙的情况下,门多和小偷多都更容易被盗,南方杂菌基数大,相当于是小偷多但只有一个门,容易守住;而北方则好比门多小偷少,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是南北方法的基本原则,这个都是正确的。
但北方的低杂菌基数却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因素会导致这个条件的丧失。
比如发菌房间的本来洁净度不高,或者为了防止冷透过分,冷却过程密闭较紧,结果料内挥发的水分和营养短时期导致杂菌基数的快速增长,还有就是因为天然条件优势导致的习惯性粗放,都是潜在的问题根源。
反观南方,无论做什么,都是时刻警惕杂菌的,冷却空间努力兼顾通风和消毒,室内冷却基本上都会同时注意空气消毒,比如使用气雾剂和紫外线灯等,都是把问题考虑周全去做。除个别不懂的蛮干者,细致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预防基础。至于室外冷却,在本身防御较好时,可以防止局部的杂菌增加和累积,也不比室内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