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期 | 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我很小的时候,在湖南的一座小镇上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过几年,晚上旁边一所小学操场上经常放电影或者演一些戏。
那时候我们太小,扎在大人堆里,根本看不见演的是什么,只能是经常地揪一揪爷爷奶奶的衣角问:演的是什么?大人们也看的正入神,只是敷衍我一句说:打仗呢、学习呢。
我也只能看着大人们那一双双在我头顶上亮亮的眼睛,心里想着这个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
后来我们长大了,这才知道我们小时候在大人膝下听到的戏,和我们后来看到的戏,竟是如此不同。
清代的诗人赵翼有这样一句诗: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童年时看电影的场景一下子又在我眼前浮现了。诗人就是诗人,能把我们小时候从大人脸上看戏的感受说的这么好。
虽然我们现在早已是大人了,但我们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其实都是听来的,自己的亲身感受的毕竟少而又少,所以,我们一生都有可能是看戏的矮子。
那我们难道从此就不说话、不发表自己的主张,不著书立说了吗?
事情总还是要做的,但是有两点应该注意:
第一,对任何学到的知识、真理,甚至是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金科玉律,都敢于持一种质疑的态度,绝对不要因为是出自名家之口的经典,你也跟着奉为一字不能改的圣经。
这种思维是很有害的,不光是不自信,而是有的道理本身并没有错,但用在你身上并不合适。
第二,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如果你也是听来的,就要注明出处,如果是你的体会,也不要牛哄哄的居高临下说得那么斩钉截铁,而且告诉别人,这仅仅是你个人的看法和体会,对还是不对很难说清,因为每个人衡量对错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前两天,我参加过一个写一位著名企业家传记的新书发布会,作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慷慨激昂地讲了很多关于这个企业家的经历,甚至他的生活习惯都讲得绘声绘色,因为他讲得太好了,反而让我有些怀疑。
写过书的人都知道,如果能把这些细节都采访到了的话,他和被采访人至少应该有很多次的接触他才能观察到这些,在读者提问的时候,我就忍不住问他,你把他写的这么真实,是你真实采访过他,还是你听说的?
这位作者倒也坦率,他回答我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位企业家,书中写的内容都是二手三手的材料,这本书卖了几万册,我曾经托朋友的朋友给这位企业家送了一本,但至今也没有回音,反正我是在歌颂他,书店里、机场上飞着这么多关于马云、乔布斯的书,几乎都是没有经过他们本人授权的。
这种看戏的矮子们,如果是在创业的领域里,我们就要格外地留神了。
现在有许多创业导师、咨询师年纪很轻,本人没有任何创业的经验,甚至连失败的教训都没有,却能够把许多大咖讲得惟妙惟肖,这些素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只有天晓得。
在现在的创业大潮中,这种矮子可是特别特别多。更有趣的是,矮子们甚至还为谁听到的戏正宗而争论不休。
如果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确,或者找个地方说话,倾诉一下自己对创业失败的苦闷那也就算了,但如果你把道听途说的观点当成真理,拿着真金白银往里投的话,那你只能是给别人送钱去了。
我在写《创业的基因》这本书的时候,曾采访过近百位的创业者,并从中选出三十个人,把他们真实的创业经历写了出来,虽然书里边写的大部分都不是他们成功的例子,但却真实地反应了这次大潮当中的一个真实的创业场景。
我只能把这一群创业者鲜活地写出来,让其他创业者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面对的创新领域,都是全新的一片白茫茫,还远没到总结经验和道理的时候,如果你不保持自己独特的一个视角,去尝试、怀疑、肯定,在摸索中逐渐前行的话,那你永远只能是一个看戏的矮子。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我写的《创业的基因》这本书。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