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大的孩子性格有缺陷

“你能不能麻利点?整天磨磨蹭蹭的!”“这道题我都讲几遍了,怎么还不会呢?你在学校是不是也不认真听讲?”……王女士是一位12岁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她家孩子刚会说会走时,每天像小跟班一样跟在自己身后,还会哄她开心。可孩子上学后,越来越气人,做事拖沓、学习不认真、每天只想着玩,温言细语相劝后并不见效,只能靠“吼”。刚开始,孩子总是委屈大哭,慢慢地好像适应了,要么沉默,要么顶撞她,然后将自己反锁在屋里。王女士担心孩子是不是被“吼”出了问题,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十分懊恼。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觉得只要吼一下,孩子就会听话。这种方式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只是短时效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种方法不仅会慢慢失效,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或者给孩子带来一些长期的不良反应,比如墨守成规、逆来顺受、不能独立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梁月竹表示,临床工作中,孩子经常被家长大声训斥甚至辱骂,易形成四种性格:

胆小懦弱。对孩子大吼大叫,会让其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反应。长此以往,孩子个性被压制,容易养成不敢反抗的习惯,就算被人欺负也只会一味忍让。

敏感自卑。家长吼孩子时,孩子会感觉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逐渐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现在很多小孩出现自残甚至轻生的举动,其中可能与自身价值感低有关。

缺少安全感。通常情况下,孩子认为家长对自己吼叫,是因为不认可自己,导致孩子开始不相信家长,产生不安全感。此时的青少年很可能出现“哪个群体接纳他,他就往哪个群体跑”的想法,极易误入歧途。

暴躁易怒。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孩子就会产生习得性的情绪化表达方式,用伤人毁物的行为表达内心。此外,对家长长期的恐惧及不信任,还会疏远亲子关系。

梁月竹表示,如果孩子习惯了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生活中会有很多表现,比如变得磨蹭,用行动抵抗家长的命令;发生言语冲突,捍卫自己的尊严;保持沉默,既不反驳也不接受,关闭自己的内心。

教育孩子,家长应采取正确、积极的方法。1.明确孩子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解决。如家长总是因为孩子缺乏动力、情绪不稳定、兴趣减少、做事磨蹭、写作业拖拉或注意力不集中而生气时,应考虑孩子是不是存在心理问题,可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而不是一味依靠吼叫、呵斥纠正。2.家长是创造家庭氛围的主体,不要因为在工作或其他事情上受了委屈,就回家向孩子发泄,从而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家长应具有自我觉察及情绪调整的能力,与孩子沟通时尽量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避免孩子受到坏情绪的影响。3.如果吼叫还是不可避免的话,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无论沉默还是爆发,或者孩子看起来像无所谓一样,都说明孩子与家长之间可能产生了情感疏离。家长应首先做出调整,与孩子进行正确沟通,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本报记者 严立新)

此内容由凤凰新闻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