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之524:抱错孩子被判刑,被冤枉还是罪有应得,心理学如何解读。/心理危机

                  危机概念
个体遇到应激或挫折,不能自己解决或处理时,发生的心理失衡的状态。
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个体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法或机制,仍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外界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反应。
                 今日精选案例分析
今日全球确诊病例累计8030003例,死亡437318例。境外输入1845例, 北京现存确诊病例107例。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一部分,给孩子以健康和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
生活中如果稍不留神,就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2019年12月,上海火车站人流如梭。王女士和母亲一起,带着2岁的女儿在广场候车。
孩子出于好奇,独自到不远的酒店门口玩耍。突然有一个中年妇女,推着一辆婴儿车,来到孩子身边,快速将正在玩耍的孩子抱起,欲将孩子塞进婴儿车。
该女子强行抱起孩子的举动,吓坏了王女士,她箭步冲过去,与其推拉在一起,并迅速抢过儿女。
孩子外婆也赶过来,抓住该女子并向周围人求助,将欲逃离的女子抓获。
她声称是认错了人,将孩子误认为是自己的孩子。经警方和法院认定,以诱拐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
虽然国家对拐卖儿童均处以重刑,但由于无本万利的诱惑,最终会使他们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在人口密集的场所,要与孩子保持手拉手亲密无间的状态。即使在空旷的广场等处,也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以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反复强调,千万不要相信陌生人。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家长以人贩子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诱骗。让孩子知道,一旦遇到类似突发情况,如何应对处理。
家长不要在朋友圈等公共平台上,泄露有关家庭和孩子的信息,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告诉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等处,只有家人或极为熟悉的人,才能随其离开。任何陌生人没有父母的交代,都不要相信,更不要随其离开。
看到空推婴儿车的男女,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迅速救助孩子,不要有任何犹豫。
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定位系统,与孩子保持随时的联系。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可及时得到救助。
除人们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外,更要对拐卖幼儿的犯罪分子,从重从快予以判处,以震慑犯罪分子。
作为普通公民,一旦遇到可疑诱骗儿童的犯罪行为,要及时伸出援手,必要时果断报警。
防止拐骗幼儿,整个社会要齐抓共管,人人参与,使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快乐幸福的成长和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