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总结的太全了,建议为孩子收藏
江山老师有话说: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道特别重要的得分项,而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这块分数,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这边也有些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巧一:倒读法
所谓的倒读法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跟学生说,拿到一篇阅读理解,先去看看问题是什么?带着阅读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去读文章,不仅减少盲目性,还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及时去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这个对于表层理解题目特别有帮助。
而对于文章的深层理解,自然还是需要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迅速归纳段落大意。而这也有点小小的技巧。这个技巧更多要靠的是日常的培养与训练。
之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每次都会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归纳文章段落大意,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时间久了,学生这方面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会提醒学生要注意画出在文章中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要着重标注每一段落的中心句。不仅如此,还要重点研读段首、段尾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个很好的素材。
这样也就能在考试过程中占据优势,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理解这块分数。
技巧二:解题技巧
这里将举几个例子,通过具体阅读理解的问题形式给出相应的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最常见的问题一:文章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首先我们就要知道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分别是: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比较常考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接下来老师会跟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三种常考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记得记好小笔记。
比喻
1、比喻的作用首要就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人更容易接受。
2、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易于理解。
3、让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
其实拟人的作用跟比喻的作用差不多,区别在于拟人的作用不仅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还能让其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把喜欢的东西拟人化,可以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而去把不喜欢的事物去拟人化,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
1、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引起人们丰富想象,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
排比都知道,是有叠词、短句等的使用,使文章具有节奏感,读起来也会具有韵律美,朗朗上口。同时他还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出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当然其也是提高表达的重要环节。
所以面对阅读理解的这种问题,实在不能自组语言,可以直接照搬上面的所讲的,也是可以的。
阅读理解最常见的问题二: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通过对全文的把握,从文章的词句之间,可以大概判断文章到底表现的是作者正面的情感,还是反面的思想感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委婉含蓄,学生们一定要仔细品读。
何为正面思想感情?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可表现的常见词,有:思念、赞美、热爱、喜爱、歌颂、感动、惆怅、忧愁、惋惜、高兴、震撼等。
表达反面思想感情的常见词有:悲痛、愤懑、内疚、憎恶、伤心、厌倦、痛苦、遗憾等。
阅读理解常见的问题三: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说明、议论、抒情、描写、叙述。其中最难掌握的便是描写的表达方法,描写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又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当然还有一些引用奇闻异事或者趣事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阅读理解常见的问题四:概括文章主旨。
这个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常见的句式去套用,如: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等。还有就是一般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阅读理解还有最后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在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某句的作用,或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这种题型解答起来并不难,只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种是:对于第一段话作用的问题,从结构上看,一般就是点题,或者点名文章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者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一般是为下文做铺垫,或者下伏笔。
对于中间的某段话作用,在结构上一般就是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一段话的作用,一般就是总结全文,点明主旨,首尾呼应或者引起读者共鸣,回味无穷的作用。
对于阅读理解,江山老师的建议就是,多读多积累,可以每天陪孩子做一些课外阅读,帮助孩子拓展思维,发散思维,相信这能更好的为孩子提升学习打下基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