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浅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临证时有个现象,有些病人或家属是中医爱好者,每次开方的时候,他们都似懂非懂的问一些药方的问题,最常见的莫过于叮嘱医生要不要加大一点黄芪,加大一点党参,加多点补气补血的药物呢?而我有时候又喜欢逗一下病人,这样吧,那我在方子中每一味药都开100克如何?患者突然楞了,此时我也在思考:对于方中每味药的量,作为医者,我们该如何思量和下笔呢?
刘渡舟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如下:对于药物的剂量对于治疗的意义,他用了两则医案来说明:
医案一:陈慎吾老大夫的医案,一天陈老在门诊看到一个青年老师给病人开了一张半夏厚朴汤,据病人反映,服药后肚子还是发胀,因此请陈老指点,陈老看了病人后说,方子开得对,问题出在了剂量的轻重上,这影响了疗效,陈老原方药味不动,把厚朴由9克增加至18克,党参、炙甘草由9克减至3克,服药后病人反馈肚子很快就不胀了。
案例二、刘渡舟老师在门诊带教的时候,看到一学生给病人开了一张旋覆代赭汤,可是病人服药后效果不佳,仍是心下痞闷,打嗝不止,刘老看了病人后,把方中的生姜3片改为15克,代赭石30克减成6克,其他药味不变,病人服药后痊愈。
故此可见古方剂量的大小,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内,不是无根据的任意施为。那经方的运用上又该遵循什么规律和准则呢,我想上两个案例中的年轻医生他们在辩证的思路上准确,但是在方中药味剂量的考量中又过于随意,故此影响了疗效。
回看伤寒论,半夏厚朴汤的剂量如下:厚朴一斤,生姜半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半夏半升;陈老增加厚朴的剂量以增消腹胀之力,减参草的量恐其助满碍中,符合伤寒论的制方精神。
伤寒论原方中旋复花代赭石汤剂量如下:旋复花三两、代赭石一两,生姜五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人参二两,大枣12枚。案例二中,刘老增加生姜剂量以增散气之痞,减代赭石的量合其镇肝降逆于中焦,量大则偏走下焦,符合治疗目的。
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看到很多的学者对于麻黄汤的剂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大家根据书中的分量,推测麻黄和桂枝以及甘草的比例为3:2:1,那我们开方是按照比例呢?还是按照量呢?这也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方面。有一种看法就是经方不能加减,要原方不动的使用效果才好,如麻黄汤的使用,麻黄一定要用上三两,桂枝一定要用二两,那使用经方该如此思考呢?我们回到伤寒论看麻黄汤的主治范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者。那我们思考,为何麻黄汤证中麻黄的量最大,如果桂枝的量超过麻黄,疗效如何呢?杏仁的量少点、多点有关系么?
伤寒论中,仲景对于药物的剂量十分考究。如桂枝汤,治疗发热汗出恶风,方中桂枝白芍甘草的量等同,如果方中桂枝加倍后,就变成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病。如果方中白芍加倍,方变为桂枝倍加芍药汤,治疗腹痛。桂枝白芍1:1治疗中风汗出,桂枝白芍1:2治疗腹痛,桂枝白芍2:1治疗奔豚。这就是“量随症变”。
故此我们临证用药的时候,对于药物的量的大小和比例应该紧密结合症的关系来定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