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心气、脾气、肺气、肾气、肝气,通通补足!元气满满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里经常会提到气这个概念,比如你去看中医,医生会告诉你,气虚或者气不足。
什么是气呢?气是一种能量,它在我们身体里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因为有了气的支撑,我们才能精神抖擞。气一旦虚了,就像气球没气了一样,整个人立马瘪下去了,发蔫了。
气虚,这在现代人中非常多见。那么,气虚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
气虚的人特别容易疲累,同是在外面走一圈,别人不累他先累了,一上楼就气喘吁吁,刚爬了两层楼就走不动了,站或坐的时候总想找个东西靠着。
气虚的人总是怕风怕冷,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打喷嚏,流鼻涕,到了冬天,更是感冒不断,因为人的肌表有一层气在那里,中医叫卫气,卫气就像一个国家的城墙,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卫气越厚抵抗力越强,卫气越薄,抵抗力越弱。
气虚的人吃完东西后容易腹胀,因为他的脾不容易运化食物,不容易运化的食物滞留在体内就感觉肚子胀胀的,很难受。
脾还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了,气血生化的源泉也就干涸了,面部就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所以气虚的人大多面色苍白,没有光泽。
气虚的人爱出汗,这种汗出跟正常的不同,有时候只是喝碗粥或者上个楼,汗水就滴答滴答满脸满后背流淌,即使是天气转凉后,稍微活动一下身上也还是会有汗。
气虚的人说话声音小,不洪亮,甚至出现有口气在胸口提不上来的情况。
气虚的人大便不容易成型,因为气无力固摄住大便,所以大便很容易滑脱。
气虚的人舌头胖嫩,有齿痕,因为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了,没有运化出去的水湿把舌头泡大了,再经过牙齿挤压就形成了齿痕舌。
气虚严重的还容易出现脏腑下垂,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也就是说,下垂、下陷之像,也是气虚之像,我们的五脏六腑是靠一股气托着的,现在气虚了,不够用了,脏腑就要往下垂,就好比汽车轮胎没气了,整个车身就往下陷。
气虚当然要补气,补中益气汤是治疗气虚的一张好方,它可以补全身之气,脾气、肝气、肺气、心气、肾气都能补,但它最主要的是补中气,也就是中焦脾胃之气。
贰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名医李东垣,李东垣生活在战乱的年代,当时的人们流离失所,饥不饱食,很多病都是由此而生的。李东垣深感百姓疾苦,他总结出了八个字: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人的脾胃一旦受伤,元气也就跟着受伤,元气一旦松散,病邪就会趁机在人体安营扎寨。
基于这个思想,李东垣创立了补中益气汤,以甘温补益之力让脾胃恢复生机。
补中益气汤: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
现在也有中成药,叫补中益气丸。
黄芪是这个方子里最主要的药物,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叫气虚莫少,就是说治疗气虚,黄芪是必不可少的。
黄芪可以补全身之气,尤其擅长补脾肺之气,其次,它还能固表,能够在我们体表布一层金钟罩之气,就像是工匠,来修补加固城墙,加强防守,让外邪无法靠近。
人参大补元气,它像秤砣一样,有千金的重量,所以非常容易导致大热在身体某个地方堆积,虚不受补的可以用党参来代替。
升麻和柴胡,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整个方子配伍的药力就往上走,用于气虚不足导致的脏腑下垂。古人说,上越必降气,下陷必升举。升麻和柴胡是给身体提气的。
为什么还要加陈皮?原来补气药下猛了,那么多气同时补入人体,又不加以疏导,这些气就会像乱麻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很多人补气,补完之后会感觉胸闷、气闷,总之就是不舒服,这就是气啊壅滞了。陈皮理气,能够让补进去的气各司其职,而且陈皮很温和,它走的很慢,像饱经风霜的老者,消耗正气不会那么快。
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补血。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好比太极八卦里的阴阳鱼,阴阳和合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气虚的人一定程度上血也是虚的。当归在这个方子里的作用就是补血的,让气血生化有源。
最后用白术和炙甘草来补补脾。
补中益气汤适合以下五种情况,第一,虚累;第二,久伤;第三,疲劳;第四,苦闷;第五,没底气。这五种情况不外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气亏虚,补中益气汤把中气补足,病邪自然就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