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王选信|荠荠菜

作者简介

王选信,长安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荠荠菜

尽管连续数天陕西没有新增新冠肺炎患者,可疫情依然严峻。单位有急事,女儿还是驾车上班去了。
下午进得家门,女儿兴冲冲地嚷道:“荠荠菜。”接过塑料袋一看,一股春天的气息迎面扑面:绿莹莹,水灵灵的荠荠菜向我招手。
“买的?”我问女儿。“马师傅特意从户县带来的。”女儿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马师傅家在农村,是单位的老会计,女儿从马师傅身上学到不少知识,马师傅把女儿当自己孩子看待。
“是马师傅老伴在野地里拔的?”“马师傅的儿子在食堂上班,看淘的干干净净,估计是从食堂拿回来的。”仔细看看,荠荠菜确实洗的干干净净,该摘的根部叶子都摘得清爽。
“荠荠菜包饺子好吃。”女儿建议。“这么好的菜,包饺子有些可惜。”妻有些不舍。“即使包饺子,也要留一部分,让我下面条。”我提出要求。“这么大一堆菜,留一部分给你爸,留一部分叫你爸做浆水,其余的晚上包饺子。”妻子没好气地下命令。“面条锅里下荠荠菜,有啥吃的?”女儿不理解,跟着吆下坡碌碡。
毕竟不是一代人,她那里知道荠荠菜在我心中的位置。
那个年月,蔬菜是买不起的,一日三餐的简单副食就是荠荠菜。我是吃着荠荠菜长大的。
春天到了,两个一伙,三个一帮,领着土狗,走遍了村周围的每一片土地。麦田里,沟坎上,到处都有我们小孩的身影。用铲子挖,用小刀挖,用指甲抠。一篮子半篮子,只要提回家,母亲就把荠荠菜淘洗干净,不是做浆水菜,就面条锅里下着吃。
妻子和面,女儿切菜,有眼色的我,赶快炒鸡蛋,调蒜泥水水。不到俩小时,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荠荠菜饺子端上了餐桌。女儿迫不及待地拣了一个放在嘴里,哈着热气,咬了一口,连连称赞:“真香!”我见缝插针:“说具体点。”“有种不同于莲菜、萝卜的清香味道。” 我不以为然,也夹了一个放到嘴里咬了一口,扎麽了半天,感觉有种田野的味道:略带点甜味,清香爽口,从喉咙下咽着舒畅。妻也说荠荠菜饺子确实香。孙子像饿狼,不等饺子凉凉,一手拿一个,左右开弓地吃起来。
等肚子填的差不多了,我才给女儿讲了一段荠荠菜的故事:
一天中午,婆给我了八毛钱,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树村打醋。树村属于西安郊区,醋是西安产的,镇上也有自酿的醋,味道远不如树村的醋,价钱差不多。
那个时候,没有大玻璃瓶子,我是抱着五斤左右的陶瓷罐去打醋的。陶瓷罐没有耳朵,像只大肚小口的花瓶,只能抱在怀里,来回走二十多里路。去的时候感觉不出什么,回来就只能走走歇歇。早上十点多出发,回来就到了下午两三点了(一天两顿饭),恰好赶上做中午饭的时间。
去镇上生产资料公司给生产队买架子车零件回来的父亲,满头大汗的坐在房檐下休息。母亲问父亲吃什么?父亲说吃面条。母亲笑了:“面条下荠荠菜,恰好有儿子刚从树村打回来的香醋。”
母亲擀面条,我在烟雾腾腾的灶房里烧锅。母亲的面条擀好了,锅也烧开了。荠荠菜是母亲在地里干活休息时拔的。
面条熟了,母亲先给父亲舀了一老碗递到手里,然后给我舀了一碗。一股醋香迎面扑来,再看看白面条中绿莹莹的荠荠菜(一年难得擀几回白面条),一下子勾起了我的食欲。先喝了一口,浑身舒坦,再吃一口光滑爽口的面条和略带甜味的荠荠菜,都不知自己姓啥为老几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吃过这样香的面条。
一贯吃饭狼吞虎咽的我,竟然变得文雅起来,喝一口面汤,在嘴里停几秒钟,然后慢慢地咽下,再吃一口荠荠菜,在嘴里停留半分钟慢慢地咽下。品麻地把自己当成了美食家。
从此,面条中下荠荠菜成了我情有独钟的吃食。
参加工作后,每到春天,我都会让家在农村的妹妹拔些荠荠菜送来,一是凉拌着吃,二是下面条吃,用荠荠菜包饺子倒成了奢侈。有一年春天,妹妹身体不好,一直没来送荠荠菜,急地我在家里转圈,妻看着难受,就劝我到菜市场上买两斤,说花不了几个钱。
“不是钱的问题,总感到妹子拔的荠荠菜,带有家乡的味道,带有母亲的味道,吃了味正。”妻笑我愚痴:“都不是一样的。”我固执地坚持:“就是不一样。”
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心结,都有自己的乡愁,甚至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把自己和家乡联系在一起。荠荠菜就是架在我心里的桥梁,也是我乡愁的一部分。
荠荠菜除过下面条外,做浆水更是上乘原料。荠荠菜浆水味道香醇绵长,劳动回来渴了饿了,捞上一碗荠荠菜浆水,放几块大青盐,连吃带喝真解馋,尤其受热上火,吃上一碗荠荠菜浆水,泻火降温,比吃黄连上清丸还管用。
现在,不少人说他(她)爱吃荠荠菜,多是蔬菜吃腻了,想换一种口味,或者追求新鲜而为之。春天里,经常看到不少人开上豪华的小车到农村去,找块麦田或空地、坡坎、树林,只要长野菜的地方,放下平时高贵的身段,撅着屁股拔荠荠菜,哼哧哼哧半天,拔了一小塑料袋,就心满意足地开车扬长而去,光汽车烧的油钱,都能买几麻袋荠荠菜。
皇上他妈拾麦——散心呢,恰好映照了这些人的心底。拔荠荠菜是幌子,散心玩耍才是真的,把多少天闷在心里的不愉快释放出来,给精神增加一点愉悦,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
从这角度来看,荠荠菜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责任编辑:杨志强

THE

END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总 策 划: 周   博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0)

相关推荐

  • 想要咕噜肉做得更酥脆,色泽更通透?这些窍门你要懂!

    咕噜肉,又名古老肉,是一道广东的传统特色名菜.咕噜肉十分经典,在广东,任何一家酒楼都有这一道菜,深受大家的喜欢. 今天师傅制作的咕噜肉看似传统,但实质比一般的咕噜肉更酥脆,看上去也更晶莹剔透. 这就是 ...

  • 刘志平 | 故乡的早茶

    [往期回读] 花善祥新著编读随想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评花善祥先生及其文学作品 花善祥的实诚 故乡的早茶 刘志平 作者刘志平先生:1955年3月生,江都小纪人,现居外市.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 ...

  • 苏州笔记:吃馄饨、吃面条

    梁东方 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之间行走漫游,一大好处是随时都可以吃到货真价实的本地特色的饮食.说其货真价实是因为这些店铺并非针对旅游者,而是面对周围的街坊邻里,面对辐射范围一般不超过一两公里的半径的定居者. ...

  • 西北作家 || 散文:一碗油泼面 王选信(陕西)

    一碗油泼面 王选信 秦人喜爱面食,是出了名的.扯面,拉面,臊子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浆水面,酸汤面,凉皮,搅团,麻食,想尽了方法,做完了花样.我是地道的关中人,对面食更是情有独钟,一日不 ...

  • 「美文选粹」王红|感动春天的四个瞬间

    作者简介 王红,标准的70后,山西南部大山深处国企员工,热爱生活,喜欢乡村旅游,钟情文学,在文字的海洋中放飞自我. 感动春天的四个瞬间 2020年,农历庚子年的春节,相信所有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 ...

  • 「美文选粹」王惠民| 鼠 年 话 鼠

    作者简介: 王惠民,山西临猗人,曾在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从事文职工作四十余年.先后有多篇论文.散文在报刊发表:曾被聘为<中国有色报>.<中国有色工业>杂志特约通讯员,< ...

  • 「美文选粹」王钦| 今年,你回老家过年吗?

    作者简介 王钦,笔名乾元.闲云野鹤,山西运城人,省作协会员,太原市作协会员,万柏林区作协副主席.曾主编万柏林区地名录--<山之右·河之西>一书,编辑万柏林团区委主编的纪念"五四& ...

  • 「美文选粹」王锡义| 地铁一幕

    作者简介 王锡义,男,1956年7月生,汉族,大学学历,万荣县青谷村人.1982年2月工作,1983年3月入党,先后在万荣县乡镇.运城地委组织部.河津市委工作,2016年从河津政协退休. 地铁 一幕 ...

  • 「美文选粹」王锡义|雨中访友

    作者简介 王锡义,男,1956年7月生,汉族,大学学历,万荣县青谷村人.1982年2月工作,1983年3月入党,先后在万荣县乡镇.运城地委组织部.河津市委工作,2016年从河津政协退休. 雨中访友 这 ...

  • 「美文选粹」王锡义|在父亲坟前

    xuan'teng'teng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王锡义,男,1956年7月生,汉族,大学学历,万荣县青谷村人.1982年2月工作 ...

  • 「美文选粹」柯灵:乡土情结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吴杰明 射阳县高级中学校长办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射阳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射阳县名教师,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射阳县杂文学会会员,两次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顺利 ...

  • 「美文选粹」庄子的翅膀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吕晓冬 中学高级教师 海淀区骨干教师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杨文慧 / 责编:左佐 审校:罗莉 / 美编:张新雨 Cavatina John Williams - The Essen ...

  • 「年度小说推荐」王选信|八婆

    作者简介 王选信,长安作协会员,陕西散文协会会员.2011年开始学习写作,至今已在<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工人报><陕西青年><碑林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