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笔下的3条“鱼”,像极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自由、自知和自洽
纵观古今名人,庄子算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眼极冷而心极热”,冷眼旁观却心怀大爱,看破世情又心忧天下。他把最深奥的道理通过最浅显的寓言讲给世界来听,有的人听懂了觉得很有意义,有的人听不懂觉得只是玄虚。
因为讲寓言比较多,于是庄子笔下出现了各种动物的事迹,比如最出名的“庄周晓梦迷蝴蝶”。但出现最多的动物是鱼,
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3条,可谓充满了庄子式智慧,恰好对应了人生的三重境界:自由、自知和自洽。
这三种人生境界恰恰又与后世3位崇拜庄子、经历坎坷的大诗人各自呼应,就像是冥冥中的缘分。
01 象征自由的“北冥之鱼”
这条鱼是庄子的故事里最有名的一条了,出自《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这条名为“鲲”的鱼,体型巨大,能化为鹏,展翅一飞就是数千里,看起来非常自由,也没有什么忧愁和烦恼。
就连一代词后李清照都羡慕地说“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庄子用这条鱼告诫人们:人的一生如果能够不束缚于外物,不被物欲迷住了眼睛,那将会非常的自由,也就是真正的'逍遥'。
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是庄子的铁粉,他的经历恰与“北冥鱼”的隐喻契合。
陶渊明出生在官宦之家,却已然是没落的旁支。他是文学的大才,也曾是豪情满怀的政治青年。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踏上官场之后,经历了恩师谢玄被陷害,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只好借酒浇愁。慢慢地陶渊明嗜酒成瘾,每次喝酒总是一醉方休,也才有了后世“陶醉”一词。
世界皆醉我独醒的日子总是难捱,陶渊明终还是无法与之妥协,写下“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这才有了桃花源的传说,才有了“我醉欲眠卿可去”的洒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美。
“北冥鱼”象征着自由:就像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摆脱了官场的羁绊,挣脱了华丽的束缚,才有了田园诗的蓝图。
02 象征自知的“濠梁之鱼”
这条鱼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庄子与惠子在关于鱼的快乐上展开了一场辩论,原文如下: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场有点像“抬杠”对话,看似荒唐,实则饱含隐喻。最经典的,莫过于那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词中之龙辛弃疾也不无羡慕地写到“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
庄子用这条鱼告诉人们:真正的快乐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眼里的。与其绞尽脑汁去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不如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诗仙李白是懂得庄周的人之一,他的经历恰恰与“濠梁鱼”的隐喻契合。
年轻时候的李白,困顿于出身于商人家庭,没有科举就仕的途径。但他自认有大才,“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断带着自己的杰作去拜访名人。甚至连拜谒文坛泰斗李北海被轻视,傲然写下“丈夫未可轻年少”的豪言壮语。
随着声名日盛,他被唐明皇召为翰林待诏,本以为就此走上达济天下的道路。殊不知只是成为了一条朝廷圈养的景观鱼,整日陪伴在各种筵席上,奉命做一些锦绣文章罢了。
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李白就被“赐金遣返”,再次遁入江湖。虽然后来一度陷入永王谋反的政治案件之中,终归只是漫漫江湖路途的短暂插曲,留下了“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感慨。
因为有了自知,李白明白自己属于江湖而不是朝堂,于是他走向了梁园、走向了山丘、走向了江湖。这才有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坦荡,才有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辽阔,才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
“濠梁鱼”象征着自知:就像放歌山川的李白,把人生过成一段旅行,把旅行写成一首诗歌,这才有了一代诗仙的风采。
03 象征自洽的“江湖之鱼”
这条鱼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它出自《庄子·大宗师》: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后,两只小鱼受困于陆地,只能互相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以求生存。但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海水终要漫上来,他们也终要回归到各自的生活中,相濡以沫虽然感动,但相忘于江湖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属。
庄子用这条鱼告诉人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任何一个与你亲密的人,最终都会离你而去。既然这样,与其痛苦的相守,痛苦的相思,还不如在离别之后相忘于江湖,各自去往自己的远方。
东坡居士活得最像庄子,他的经历恰恰与“江湖鱼”的隐喻契合。
度过了青年的疏朗时光,享尽了壮年的无上荣光,苏轼的人生迎来了拐点而且是急转直下的拐点。从被陷“乌台诗案”开始,他自带的文坛领袖身份成为了现实的负累。现实逻辑就是这样,最怕的不是你犯了多大错,而是你有多大的能量。
那段在监狱的日子,让苏轼甚至发下不再写诗的毒誓,好在还有弟弟苏辙及一帮有人的帮衬,终于落得个流放黄州的安排。
也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苏轼走上了人生自洽的道路。
他遭遇了太多的离别,有妻子的死亡“十年生死两茫茫”,有弟弟的难相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抚平了太多的忧伤,面对生活困境探索出猪肉的烹饪之作“东坡肉”,面对精神困境他常常夜游写下了两篇《赤壁赋》。
他审视了太多的哲思,一再遭受流离失所悟透“吾心安处是故乡”,不断遭受贬谪他放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因为有了自洽,他从那个故纸堆里的苏子瞻活成了活生生的东坡居士。就像他自己说的“问茹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更像是前后后余秋雨说的“黄州突围”是苏轼个人的大事更是中国文化的大事。
“江湖鱼”象征着自洽:就像活得通透的苏东坡,做千年来最有趣的灵魂,过一生最洒脱的老饕,这才有了人人都爱苏东坡。
这三条鱼,不仅是庄子的处世智慧,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哲理。
如果你能读懂这三条鱼的故事,或许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陶渊明学会了庄子的隐居,获得了最大的自由,看见了田园间最美的风景,成了记录者。
李太白论证了庄子的哲思,感悟了最大的自知,经历了江湖中最潮的欢歌,成了经历者。
苏东坡践行了庄子的精神,解封了最大的自洽,圆融了人生里最深的思考,成了破局者。
但是请记住,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别人的人生经验再丰富,他终究不能代替自己。
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才是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