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方剂
发表者:赵东奇
1、方剂名称:大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1枚(重8-9钱至1两)。
处方来源:《卫生总微》卷五。
方剂主治:吐泻,或服泻药过度,脾虚生风,为慢惊,或作脾风,危急之候。
制备方法:先撅1地坑,深3寸许,用炭火5斤,烧通赤,去火,入好酒半盏在内,然后入天南星,却用炭火三两条,盖却坑子,候南星微裂,
取出锉碎,再炒令匀熟,不可稍生,放冷,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浓煎生姜、防风汤调下,不拘时候。
2、方剂名称:大天南星丸
方剂别名: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龙脑(研)1钱,牛黄(研)1钱,乳香(研)1钱,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人参1分,天麻(去芦)1分,防风(去芦)1分,朱砂(研)3钱,干蝎14个(汤浸润,去土,微炒,为末),麝香(研)1钱半。
处方来源:《局方》卷十。
方剂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目睛上视,口眼相引,牙关紧急,背脊强直,精神昏塞,连日不省。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鸡头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附注:天南星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3、方剂名称:小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细锉,水2盏,微火熬至半盏,去滓,重熬成膏和药),白附子半两,天麻1两,全蝎1两。
处方来源:《永乐大典》卷九八○引《十便良方》。
方剂主治:小儿慢惊风。
制备方法:上为散,入膏内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3-4岁儿服2丸,5-6岁3丸,薄荷汤送下,1日2次。
4、方剂名称:小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牛胆内柜者,研),人参半两,赤茯苓半两(去黑皮),珍珠末半两(研),半夏半两(用生姜半两,同以水煮一二百沸,取出焙干),丹砂1两(研),麝香1钱(研),龙脑1钱(研)。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方剂主治:小儿惊热,风壅涎嗽。
方剂功效:镇心安神。
制备方法:上为末,水浸炊饼心为丸,奴黍米大。
用法用量:每服4丸至5丸,煎金银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天南星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5、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浆水煮,切,焙)半两,半夏(浆水煮,焙)半两,天麻(酒浸,切,焙)半两,石膏半两,白附子(生)1两,滑石2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方剂主治:风头痛,痰逆烦满,筋脉拘急,手足麻痹。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6、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浆水煮,切,焙)半两,半夏(浆水煮,焙)半两,天麻(酒浸,切,焙)半两,石膏半两,白附子(生)1两,滑石2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方剂主治:风头痛,痰逆烦满,筋脉拘急,手足麻痹。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7、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牛胆内者)1两,白附子(炮)1两,石膏3两(碎,研),犀角屑1分,甘草(炙)半两,丹砂(研)1两,龙脑(研)1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方剂主治:风头痛。
方剂功效:化痰涎。
制备方法:上药除研外,捣罗为末,次入研者和匀,以生鸡苏茎叶捣取汁,和蜜炼熟为丸,如鸡头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茶清嚼下。
8、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方剂别名:硫黄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硫黄(研)、石膏(研,水飞)、消石(研)各等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方剂主治:肾脉厥逆,头痛不可忍。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1日2次。渐加至30丸。
附注:硫黄丸(《朱氏集验方》卷九)。
9、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用韭汁煮软,切作片,焙干)半斤,芎䓖3两,香墨(烧,研)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方剂主治:风痰气厥,头痛,呕吐痰涎。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白面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10、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天麻(酒浸,切、焙)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半两,犀角(镑)3分,槐实(炒)半两,槐胶(生用)半两,生栀子仁1两,羚羊角(镑)3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三。
方剂主治:热毒风攻身体,状如虫行,头面肿热,心神烦闷,皮肤斑点,旋生旋没。
制备方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临卧用葱白酒送下。
11、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为末)1钱,半夏(汤洗7遍,焙,为末)1钱,腻粉(研)1钱,滑石(研)1钱,巴豆24枚(去心膜,以水浸1宿,研细,不出油)。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方剂主治:小儿挟热,痰盛温壮,夜卧不稳。
制备方法:上5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众药末,以糯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泻痢,米饮送下;取食,葱汤送下;惊悸,薄荷、荆芥汤送下。
12、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2枚,白附子(炮)10枚,干蝎(全者,炒)1分,牛黄(研)1钱,龙脑(研)1钱,丹砂(研)1钱半,雄黄(研)1分,天浆子10枚(去皮)。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方剂主治:小儿胎风,壮热瘈疭。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以丹砂为衣。
用法用量:2-3岁儿,每服1丸;至10岁,服3丸,空心、临卧煎金银薄荷汤化下。
13、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全蝎(去毒,微炒)、白附子(炮)、五灵脂(去砂石)、蝉蜕(去土)、天南星(炮)各等分。
处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方剂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涎盛搐搦,呕吐涎沫,神昏贪睡。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煮米醋旋滴为丸,每1两作40丸,阴干。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至1丸,煎生姜、荆芥汤磨下,不拘时候。
14、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5两(去脐,汤浸2-3时,焙干)。
处方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二。
方剂主治:酒后痰饮。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一半用生姜汁打糊,一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生姜汤送下。
15、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方剂别名:太白丹
药物组成:天南星2两(生用),白矾2两(生用),寒水石2两(生用),半夏2两(生用),白附子2两(生用),干姜2两(生用)。
处方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方剂主治:痰实结搏,咽嗌不利,咳嗽久不愈。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附注:太白丹(《卫生宝鉴》卷十二)。
16、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南星1斤(端正者)。
处方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一八引《澹寮方》。
方剂主治:痰饮,酒积。
方剂功效:去痰,化酒毒。
临床应用:酒疾:宣和间一朝士作殿试官,时蔡攸为大试官,入赴内宴,夜时出归幕次,众官迎揖,蔡指喉以示,谓酒至此,就坐索天南星丸,执事者供一药,视其色红,姜汤送下,假寐少顷即醒,遂趁朝班,众官但神其药,而不敢请其方。绍兴间先公守赣,倅车郑显中,其子因酒致疾,统军中辅达云:正好服天南星丸。遂叩之,口传其法,云得之吕丞相。余侍在侧,亲闻之,亦曾修合而服,果有奇效。
制备方法:上于平地上掘一窟,阔5寸,深1尺5寸,仍略捣紧窟中,次用刚炭于窟内簇起,烧过大半,除火去灰令净,以煮酒1斗浇之,将南星于其中,覆以瓦盆,用元土泥封盆缝,勿令透气,1宿,早取出,用洒2升,水2升,和洗,切作片子,焙干碾末,入飞过辰砂1两,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朱砂1两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50至10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17、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1钱,半夏(汤洗7次)1钱,白矾(枯)1钱,雄黄(细研)1钱。
处方来源:《活幼口议》卷十九。
方剂主治:小儿痰多,哮呷喘急咳嗽。
制备方法:上为末,煎熬皂角膏为丸,入少许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淡生姜汤送下。
18、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井泉石(研)2两,豉(炒)2两,甘草(炙,锉)2两,石决明(洗)3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方剂主治:目虚冷风泪。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猪肝细切,拌和捣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良久黄连汤送下,临卧再服。
19、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天麻半两,白附子半两(炮制),羌活半两,白僵蚕半两(微炒),麻黄3分(去根节),白花蛇1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犀角屑3分,槐胶半两(生用),栀子仁1两,槐实半两(微炒)。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四。
方剂主治:毒风攻四肢,周身如虫行,搔之不解。
制备方法:上为末,别入腻粉1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20、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半夏(2味并去脐,用生姜自然汁浸3宿,细切,焙干用)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矾1两半(研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方剂主治:妊娠痰饮,膈脘痞闷,呕逆恶心。
制备方法:上药捣罗4味为末,入白矾和药,再研令匀,用生姜汁煮面糊,软硬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熟水送下,空心、日午、晚食前各1。
21、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炮裂),白附子1两(炮裂),白矾(烧灰)半两,皂荚子仁1两(炒令黄),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以生姜1两,去皮,同捣,灰令干)。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九。
方剂主治:妇人风痰,心膈壅滞。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生姜、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22、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4两(汤浸,去皮脐),齐州半夏2两。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七八。
方剂主治:男子妇女上膈痰壅,头目昏眩,咽喉肿痛;小儿惊痫潮热,一切涎积。
制备方法:上焙干,以生薄荷叶5升,捣取自然汁1大碗浸药,焙,直候汁尽,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10丸,生姜、薄荷汤吞下。小儿丸如黍米大,每服7丸至10丸,惊风,金钱薄荷汤送下;心脏壅热,荆芥、薄荷汤吞下,
食后临卧服。
23、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去皮)1个,朱砂1钱蝎半钱,轻粉少许。
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小儿形证论》。
方剂主治:急惊风,因赤体或浴,或变蒸,遂停留不去;因滞潮热。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7粒,薄荷汤送下,1日2次。
24、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逐日换水浸5日,慢火煮5-7沸,切作片子,曝干,麸炒令黄香)1两,乌蛇(酒浸,取肉炙干)1两,白僵蚕(直者,麸炒令黄)1两,天麻1两,干蝎(全者,擘破,炒黄色)3两,白附子(炮)3两,雄黄(研)3两,琥珀(杵,研)3两,麝香1分(研),牛黄(研)半两,龙脑(研)半两,丹砂1两半(研)。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四。
方剂主治:风惊。
方剂功效:镇心化涎。
制备方法:上药除研者外,捣罗为末,合研匀,干瓷器收,密封勿令透气,旋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荆芥、人参汤化下。
25、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方剂别名: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分,天雄1分,白附子1分,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水银1分(于铫子内先熔黑饧半分,后下水银,结为砂子,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方剂主治:小儿天钓,口噤戴目,手足抽搐不定。
制备方法:上药生用为末,用槐胶为丸,如黄米大。
用法用量:1岁1丸,2岁2丸,以温薄荷酒送下,不拘时候。
附注:南星丸(《普济方》卷三七二)。
26、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炮裂),细辛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天麻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白附子半两(炮裂),旋覆花半两,芎䓖半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
方剂主治:风痰。头目旋晕,肢节拘急。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荆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27、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炮裂),桂心1两,独活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附子1两(炮裂),天麻1两,芎䓖1两,当归1两,麻黄2两(去根节),麝香1分(细研),香墨半两,牛黄1分(研入),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
方剂主治:中摊缓风,无问老少,手足不遂,及破伤风。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
28、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天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蝎(全者,去土,炒)半两,白僵蚕(直者,炒)半两,藿香叶半两,白附子(炮)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
方剂主治:中风,手足不随,筋骨挛急,行履艰难,口眼喎斜,时发搐搦。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10丸,空心、食前薄荷温酒送下。
29、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炮裂),天麻1两,白附子半两(炮裂),白僵蚕半两(微炒),乌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羌活3分,赤茯苓1两,干蝎1分(微炒),朱砂半两(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一。
方剂主治:手足顽麻风。
用药禁忌:忌羊血。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朱砂更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30、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2两,半夏(汤洗7遍,焙)2两,乌头(去皮脐)2两,草乌头2两,木鳖子(和壳)2两,自然铜2两,滑石2两,乳香1分(并生用)。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九。
方剂主治:中风偏枯,肢体细小而痛,言语神智不乱。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醇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
31、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炮裂),白花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槟榔1两,肉桂1两半(去皱皮),白附子半两(炮裂),独活1两,天麻1两,麻黄1两(去根节),朱砂半两(细研),干蝎1两(微炒),腻粉半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五。
方剂主治:一切风。
用药禁忌:忌毒滑、鱼肉及动风物。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酒送下;薄荷汤、茶下亦得。
32、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炮裂),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皂荚根皮1两(锉),白矾半两(熬令汁尽)。
处方来源:《圣惠》卷五十一。
方剂主治:膈上风痰,干呕,不下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33、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天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蝎(全者,去土,炒)半两,白僵蚕(直者,炒)半两,藿香叶半两,白附子(炮)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
方剂主治:中风,手足不随,筋骨挛急,行履艰难,口眼喎斜,时发搐搦。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10丸,空心、食前薄荷温酒送下。
34、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干蝎半两(微炒),白花蛇肉半两(酒拌,炒令黄),赤箭半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麻黄半两(去根节),防风半两(去芦头),藿香半两,腻粉半两(研入),麝香1分(研入)。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九。
方剂主治:妇人中急风,牙关紧急,四肢强直。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以槐胶水煮令烂,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薄荷酒送下,不拘时候。
35、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分(炮裂),腻粉1分(研入),白附子半两(炮裂),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麻黄半两(去根节),五灵脂1两,干蝎1两(微炒),金箔30片,银箔30片,槐子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牛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方剂主治:小儿中风,四肢拘急,心神闷乱,腰背强硬。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用醋1大盏,入药末一半,以慢火熬成膏,次入余药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1岁1丸,2岁2丸,3-5岁至3丸,以温酒送下,1日3-4次。
36、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分(炮裂),朱砂1分(细研),水银1分(以少枣肉,研令星尽),麝香1钱(细研),金箔2-7片(细研),银箔2-7片(细研),巴豆3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方剂主治:小儿急惊风,痰涎壅毒,壮热腹胀。
制备方法:上药捣罗天南星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丸,以暖水送下。取下恶物为效。2岁以上,加丸服之。
37、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天麻半两,白附子(炮)半两,腻粉半两,牛膝(去苗)半两,白僵蚕(微炒)半两,羌活半两,槐胶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防风半两,干蝎(微炒)1分,蝉壳1分,白花蛇1两(酒浸,去皮骨,用肉,炙),麝香1钱半(研入),黑附子半两(炮)。
处方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方剂主治:中风,角弓反张,口噤不语,四肢拘急;并肾脏风毒攻注,手足顽麻,一切急风。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薄荷、生姜汁和酒送下。
38、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干蝎(酒炒)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
方剂主治:中急风。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腻粉半两滚为衣,以粉尽为度。
用法用量:每服3丸,热酒送下。衣覆出汗,避外风。
39、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枚(及3分者,炮),地龙5条(醋炙),土虺蛇1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
方剂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喎斜,肢体弛缓。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5丸,生姜酒送下。稀葱粥投,汗出即愈。
40、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腊月牛胆匮者)3分,白芷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防风(去叉)1两半,羌活(去芦头)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芎䓖半两,天麻半两,白芍药半两,桔梗(锉,炒)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甘草(炙)1分半,干姜(炮)1分,龙脑(研)1钱,麝香(研)1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
方剂主治:一切风,手足麻痹亸曳,或即肿痒疼痛。
制备方法:上药除研外,为细末,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杏核大,丹砂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以薄荷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伤寒头目昏痛,肢节疼者,薄荷茶送下,并吃2-3服尤妙。
41、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生用),白附子3分(生用),腻粉半分,龙脑1分(细研),乌蛇肉1两(生用),干蝎半两(生用),麻黄3分(去根节),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牛黄1分(细研),麝香半两(细研),朱砂3分(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一。
方剂主治:破伤中急风。
制备方法:上为末,都研令匀,以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时候。
42、方剂名称: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斤(每个重1两上下者,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并虚软处,令净。用法:酒浸1宿,用桑柴蒸,不住添热汤,令釜满,甑内气猛,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7伏时满,取出,用铜刀切开1个大者,嚼少许,不麻舌为熟,未即再炊,候熟,用铜刀切细,焙干),辰砂(研飞)2两(1半为衣),丁香1两,麝香(研)1两,龙脑(研)1两半。
处方来源:《局方》卷一。
方剂主治:风痰上逆,胸脯烦满,头目昏眩,中酒呕吐,小儿慢惊。
方剂功效:治风化痰,精神爽气,利胸膈;消酒毒,酒后含化,除烦渴,止呕逆。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并酒搜和为丸,每两作50丸,以朱砂末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烂嚼,浓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43、方剂名称:天南星贴方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黄柏(去粗皮)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方剂主治:打扑损伤,瘀热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用生姜汁调,贴肿痛处。
44、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个(重9钱以上者。就地作小坎,深入8寸许,炭火烧通红,以真米醋半盏,洒入坎中,即纳南星于内,又以火炭密盖之,更用盆盖其上,1饭时取出,洗净,切,焙)。
处方来源:《医林纂要》卷九。
方剂主治:惊痫。
方剂功效:祛风豁痰。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或1钱,或5分,如风痫、肝痫,用生姜4片,紫苏5叶,同煎,加猪胆汁少许和服;如惊多及心痫,用琥珀(研)1钱,全蝎1钱,石菖蒲5分,同生姜汤调末服;如乳滞及脾痫,用巴豆霜少许,杏仁3粒,同和,以人参汤调末服;如痰涌肺痫,用皂角末少许,沙参汤调末服;如肾痫僵直,用乌蛇干肉1钱,附子制熟者1片,同炮姜汤调末服。
45、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微泡去皮)。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四。
方剂主治:囟开不合,鼻塞不通。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淡醋调涂绯帛上,贴囟上,火炙热手,频熨之。
46、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南星半两,干姜2钱,白附子3钱,麻黄1钱半,全蝎3个,朱砂1分,麝香1分。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四。
方剂主治:偏头痛。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酒调服。服后侧卧,令痛处半边在下。
47、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蜈蚣1条(全者,去头足,炙黄),天南星(生用)2钱半,防风(去芦头,生用)2钱半,草乌头(生,去皮尖)2钱半。
处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方剂主治:破伤风,游入四肢,口不能语及四肢强硬。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48、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2个,(虫半)粉、甘草各等分。
处方来源: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
方剂主治:气喘,咳嗽。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临卧温服。
49、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夏、青皮(炒令黄)、白矾(炒)各等分。
处方来源: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
方剂功效:定喘。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好北枣去核,入药在内,细嚼咽下。
50、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末。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六。
方剂主治:产后头痛,面肿。
用法用量:上用温酒调,以翎涂之。
51、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方剂别名:除疳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1枚,雄黄皂子大。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方剂主治:小儿走马疳,蚀透损骨。
制备方法:上2味,先用天南星当心剜作坑子,次安雄黄一块在内,用大麦面裹合,炭火内烧令烟尽,取出候冷,入麝香1字,同研为细末。
用法用量:先以新绵揾血,然后于疮上掺药,1日3次敷之。
附注:除疳散(《百一》卷十九)。
52、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铅丹(研)1分,麝香(研)半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方剂主治:附骨疽。
制备方法:上药除麝香、铅丹外,捣罗为散,入2味和匀。
用法用量:干敷疮上,1日3-5次。
53、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锉如骰子大)。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方剂主治:吐血。
制备方法:上以炭灰汁浸1宿,漉出汤洗,焙干,捣罗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酒磨自然铜调下。
54、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蝎7个,人参3钱,蛇退3钱,天南星(取心为末)1钱。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四。
方剂主治:小儿惊热。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薄荷、蜜汤下。
55、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炮裂),蝎梢半两(生用),生附子半两(炮裂),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天麻半两,腻粉1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以生姜3分去皮同捣令烂,炒干)。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八。
方剂主治:产后中风,口噤,四肢强直。
制备方法:上为散,研入腻粉令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薄荷酒调下。
56、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酸浆水煮透心软,切,晒干)1两,菊花3分,自然铜(烧赤,醋淬)1两,防风半两(用水1碗,同菊花、自然铜、防风3味煮,水尽为度,去防风、自然铜不用,只用菊花),芎䓖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方剂主治:偏头痛。
制备方法:上5味,除2味不用外,捣罗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腊茶清少许调,只作1口呷尽,分作3咽,每咽点头1点。
57、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雄黄、乌头尖各等分。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一一三。
方剂主治:诸般风及跌扑损伤中风。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干掺上;或揉微破敷之。
58、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方剂别名: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1枚(掘地作坑,安砖子1片,先用火烧赤后,放天南星于热砖上,用酒半升,倾天南星上,即以盏子覆之,候冷,锉)。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方剂主治:小儿天钓。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1字,温酒调下;2岁以下,以乳汁调。
附注:南星散(《普济方》卷三七二)。
59、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水浸1宿,切作片子,焙干),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干蝎半两(微炒),肉桂1两(去皱皮),白花蛇1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白僵蚕半两(微炒),细辛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犀角3分,腻粉1分,天竺黄3分。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二。
方剂主治:急风及破伤风、角弓等风。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60、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生姜汁拌,炒令黄),白附子半两(炮裂),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乌蛇肉半两(酒拌,炒令黄),干蝎半两(微炒)。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九。
方剂主治:妇人中风,口噤,四肢拘急。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生姜温酒调下,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61、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方剂别名: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以生姜半两同捣令烂,焙干),蝎梢1分,麻黄半两(去根节),川乌头1分,赤箭半两,桂心1分,麝香半分(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九。
方剂主治:妇人中风,牙关紧急,四肢强直,心胸痰涎不利。
制备方法:上药生用,为细散,研入麝香令匀。
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候。
附注:南星散(《准绳·女科》卷二)。
62、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锉,醋拌,炒微黄)1两,白附子(炮裂)1两,干蝎(微炒)1两,羌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芦头)1两,萆薢(锉)1两,丹参1两,藁本1两,天麻1两,乌蛇肉(酒浸,炙微黄)1两,桂心1两,威灵仙1两,牛膝(去苗)1两,踯躅半两(醋拌,炒令干),川乌头半两(去皮脐,锉,酒拌,炒微黄),犀角屑半两,麻黄2两(去根节),白僵蚕半两(微炒),牛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五。
方剂主治:一切风,无问缓急。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豆淋酒调下。
63、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炮裂),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半夏半分(两)(汤洗7遍,去滑),汉防己半两,天麻1分,甜葶苈半分(隔纸炒令紫色),麝香1分(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一。
方剂主治:破伤风及急风。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64、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炮裂),白附子1两(炮裂),桑螵蛸1两(微炒),白僵蚕1两(微炒),藿香1两,干蝎1(2)两(微炒),朱砂3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腻粉3钱。
处方来源:《圣惠》卷十九。
方剂主治:中风不语,筋脉拘急、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散,入后3味,更研令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65、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半夏1两(2味为末,水8升,浸2复时,逐日换水,日足阴干),附子(生末)6钱,乌头(生末)7钱。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六。
方剂主治:风头痛,心膈烦热,上焦壅滞,头面虚汗。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大人半钱,小儿1字,生葱、薄荷茶调下。
66、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去皮脐,研细末)。
处方来源:《保婴易知录》卷下。
方剂主治:小儿重腭,上腭层叠肿硬,甚则上腭成疮如黄粟,口中腥臭。
用法用量:用醋调涂脚心,男左女右,厚皮纸贴;如干,再用醋润之。
67、方剂名称:天南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两(炮裂),谷精草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麝香1分(研细,入)。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七。
方剂主治:小儿眼疳及雀目。
用法用量:上为细散,用羊肝1具切破,入药末2钱,用串子炙令熟,空心服。后用不淘米,煮粥半盏压之。
68、方剂名称:天南星粥
药物组成:天南星(大者)1枚。
处方来源:《鸡峰》卷三十。
方剂主治:吐逆不定,欲生风者。
制备方法:上生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研粟米汁3盏,慢火煮成稀粥,放温,缓缓服之。
69、方剂名称:天南星煎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微炮),白附子1两,干蝎半两(炒),白花蛇1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天麻半两。
处方来源:《永乐大典》卷九八一引《医方妙选》。
方剂主治:胎痫,潮发迟省。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好酒两大盏,搅令匀,于慢火上熬,不住手搅,以酒尽为度。次入好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腻粉1分,牛黄半钱,麝香半钱,龙脑半钱,并细研。上件都入膏子内一处和,看硬软成膏,如皂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粒,取竹沥化下,不拘时候。
70、方剂名称:天南星煎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细锉,以水2盏,微火煎至半盏,去滓重煎如膏,丸诸药末),白附子半两(炮裂),天麻1两。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方剂主治:小儿慢惊风。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天南星煎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5岁儿2丸,5-6岁儿3丸,以薄荷汤送下,1日2次。
附注:《普济方》有干蝎。
71、方剂名称:天南星膏
药物组成:大天南星1两,厚黄柏半两,赤小豆1合,皂角1挺(不蛀者,烧存性)。
处方来源:方出《百一》卷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八六。
方剂主治:风毒痈疖。
制备方法:上为末,新汲水调成膏。皮纸摊贴之。
用法用量:已结即破,未破即散。
72、方剂名称:天南星膏
药物组成:天南星1两(末,酒熬膏),赤头蜈蚣(酥炙)半两,乌梢蛇(酒浸,焙)半两,全蜴半两,朱砂(飞)1两,牛黄1分,麝1分。
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三引张涣方。
方剂主治:小儿痉病;心肺中风。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膏拌匀,石臼中捣成膏。
用法用量:每服皂子大,用薄荷汁,入酒1滴化下。
73、方剂名称:天南星膏
药物组成:天南星不拘多少。
处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一。
方剂主治:暴中风,口眼喎斜。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摊纸上贴之。
用法用量:左喎贴右,右喎贴左,才正便洗去。
74、方剂名称:天南星膏
方剂别名:南星膏、南星散、消瘤丹、南星醋糊剂
药物组成:生天南星1枚(洗,切,如无生者,以干者为末)。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方剂主治:头面及皮肤生瘤,大者如拳,小者如粟,或软或硬,不疼不痛。
制备方法:上滴醋,研细如膏。
用法用量:先将小针刺病处,令气透,将膏摊纸上,如瘤大小贴之,觉痒即易,日3-5上。
附注:南星膏(《医方类聚》卷一八一引《济生方》)、南星散(《准绳·疡医》卷五)、消瘤丹(《青囊秘传》)、南星醋糊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75、方剂名称:牛黄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以牛胆制者,如无,即用姜水煮透软,切作片,焙干)2两,天麻2两,独活(去芦头)1两,白附子(炮)1两,白僵蚕(炒)1两,人参1两,丹砂(研)1两,当归(洗,切,焙)3分,桑螵蛸(炒)3分,干蝎(炒,去土)3分,甘草(生用)3分,羚羊角(镑屑)半两,犀角(镑屑)半两,麝香(研)半两,牛黄(研)半两,雄黄(研)半两,龙脑(研)半两,桂(去粗皮)1分。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二。
方剂主治:风热相搏,肌肉瞤动,头目旋眩,筋脉拘急,涎潮发搐,精神昏昧,舌强语涩,肢节烦疼,心胸不利。
制备方法:上18味,先以13味为细末,再入研药5味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温酒送下;或以鸡苏汤送下,不拘时候。
76、方剂名称:厚朴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厚朴、天南星各等分。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八。
方剂主治:脾虚停饮,疟疾。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