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

简介

概述了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的概念、要素构成、信息流程及典型指挥模式,分析了时敏目标杀伤链的系统组成及其系统职能,描述了时敏目标杀伤链各环节的信息流程,并介绍了3种典型指挥控制模式。通过对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的研究,给出了我军发展空中作战体系以及提升空中作战杀伤链能力的启示。

0

引言

时敏目标(TST或TCT)[1⁃2]指具有非常有限薄弱时间窗口的目标,它可以是正在或很快将对我军和友军造成危险的目标,也可以是高回报和短暂存在的目标[3],主要包括以下2类:1)空中或空间目标,如各类飞行器等;2)地面机动目标,如移动指挥控制中心和机动式武器平台等[4]。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美军就提出了时敏目标杀伤链概念;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将时敏目标打击时间缩短至2h;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将打击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9min;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时敏目标打击时间减少到10min以内[5];目前,美军利用自主目标识别系统、全球信息网络、超声速导弹以及多无人机协同作战等技术,将时敏目标打击时间缩短至2.5min[6]以内,基本实现了对时敏目标发现即摧毁的效果。通过对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的研究,对时敏目标杀伤链各环节中情报、指令和目标指示等信息的生成、传递和应用过程,以及相关装备能力和战术安排有了一定认知,可为我军发展对空和对地时敏目标打击杀伤链研究提供参考。

1

杀伤链概念

根据美军作战条令,一次完整的战术空中打击任务包括明确目标与作战指示、目标分析、武器设定与分配、空中任务指令(ATO)生成与分发、任务规划与部队执行及任务评估6个阶段[7⁃8]。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指的是其中的任务规划与部队执行的过程,具体分为搜索、锁定、跟踪、指示、交战和评估6个环节[9⁃10],简称F2T2EA[11]。美军空中打击任务典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美军空中打击任务典型流程

1)搜索环节:通过无人机、侦察机及预警机等作战平台进行情报收集及目标探测;2)锁定环节:综合无人机和E⁃8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JSTAR)等传感器平台信息,进行目标定位和识别,确定打击时间;3)跟踪环节:根据目标情况,优先分配情报侦监力量,保持对目标的持续跟踪,同时实时更新打击时间;4)指示环节:通过战区战场管理核心等决策处理系统进行资源确定、选项研究、跟踪保持、武器分配、冲突排除、风险评估及指挥决策等处理;5)交战环节:F⁃22等作战飞机根据研判态势及实时战况进行交战打击和监控管理等处理;6)评估环节:进行交战评估、报告结果生成及再次打击建议等处理。

2

要素构成

时敏目标杀伤链平台主要由传感器平台及情报系统、决策中心处理系统、射手平台及智能弹药及网络与数据链等组成。

2.1 传感器平台及情报系统

传感器平台及情报系统在时敏目标杀伤链中起着战场态势感知的作用,能够获取侦察区域内的目标位置、动向、电磁、图像及视频等信息,实现对目标的定位、识别及跟踪。典型的传感器平台包括4类:1)合成孔径雷达(SAR):主要包括地基、机载、无人机、弹载及临近空间等SAR平台,能够获取多种SAR侦察图像信息;2)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主要装载于U⁃2S、E⁃8C、RQ⁃4A、B⁃2及地面雷达等作战平台,能够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和轨迹等运动参数信息;3)光电/红外传感器(EO/IR):主要装载于U⁃2S、RQ⁃1A及RQ⁃4A等作战平台,能够获取多种光电/红外侦察图像信息;4)电子支援措施(ESM):主要装载于E⁃3C、E⁃2C、F⁃35及F⁃22等作战平台,能够对电磁辐射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定位、记录和分析等,可辅助获取目标信息。

目前,利用多传感器情报融合技术,综合多种传感器侦察情报信息,能够实现对目标的精准定位跟踪、属性识别判性及目标状态估计等。

2.2 决策中心处理系统

决策中心处理系统在时敏目标杀伤链中起着信息融合、预警指挥、作战管理与信息分发等作用。典型决策中心处理系统包括以下4类:

1)空中作战中心的处理与决策系统:包括空中作战中心武器系统(AOC WS)、战区战场管理核心系统(TBMCS)、精确目标指示模块(PTM)、武器规划模块(WPM)、栅格锁定系统及联合目标指示工具箱(JTT)等。该系统能对战区范围内的空中和空间作战进行任务规划、目标指示与指挥控制等处理,全面掌握战役战术综合态势,实时评估交战过程与结果,为二次打击规划提供支撑。

2)地理空间情报系统:包括数字点定位数据库(DPPDB)系统、通用作战图(COP)系统及通用地理定位服务(CGS)工具集等。该系统能为指挥官和操作员提供战场空间的地理描绘信息,展示兵力当前和未来部署要素,并能通过地理定位服务为任务规划、目标和武器控制提供精确的地理坐标信息服务。

3)机载处理系统:包括E⁃8C JSTAR操作和控制台系统、RC⁃135机载网络中心协同瞄准系统(NCCT)、E⁃2C机载AN/USG⁃3(V)协同交战能力系统(CEC)、RQ⁃4A机载数据处理机及战斗机机载综合处理机等。机载处理系统之间能够互连互通,通过多源数据综合与融合处理生成统一态势图,同时可生成地面固定、静止和移动目标的精确时间/地理位置信息,满足精确及协同交战需求。

4)地面站系统:包括E⁃8C JSTAR通用地面站系统(CGS)和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DCGS)等。该系统能够接收雷达数据以及侦察平台发来的图像和信号情报等数据,并能向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各节点分发战场情况和目标情报数据,为信号情报接收、作战数据解读、情报监视侦察及打击效果评估提供支撑。

2.3 射手平台与智能弹药

射手平台与智能弹药在时敏目标杀伤链中起着武器控制与火力打击作用。射手平台能够接收任务规划信息,对武器进行装订及指挥控制,不仅可进行仅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坐标制导的简单任务规划,也可在任务规划的多个预设方案中选择调整,实现灵活打击时敏目标的效果,包括F⁃16、F⁃22和F⁃35等作战飞机,以及B⁃1、B⁃2和B⁃52等轰炸机。智能弹药[12]装订于射手平台,旨在实现最终的火力打击,包括战术战斧、联合空面防区外导弹(JASSM)、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C⁃1型导弹、联合制导攻击武器(JDAM)[13]、小直径炸弹(SDB)Ⅱ型和小型空射诱饵弹⁃干扰机(MALD⁃J)等武器。

2.4 网络与数据链

网络与数据链在时敏目标杀伤链中起信息传输作用,为信息化作战中各节点用户间的信息共享提供支撑。网络和数据链主要包括宽带数据链、战术数据链、战斗机间数据链、武器数据链和卫星通信平台等[14]。

1)宽带数据链:能够连接预警机、无人机、地面站、舰船和卫星等作战平台,可分发对带宽要求较高的侦察情报信息,如图像、视频和高速数据流等。

2)战术数据链:能够连接各类海军军舰、战斗机、预警机和防御系统等作战平台,起着指挥、控制和情报传输作用。

3)战斗机间数据链:主要用于F⁃35和F⁃22战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4)武器数据链:可将智能弹药通过卫星中继与作战中心相连,能够更新目标指示信息、改变目标或航迹、上传健康状态和毁伤评估图像等。

5)卫星通信平台:能够连接地面站与机载、舰载、车载、便携和弹载接收机等作战平台,可交互作战任务单、作战命令、语音、资料、图像和视频等信息。

3

作战信息流程

从广义上讲,时敏目标杀伤链打击信息流程[15⁃16]包括侦察探测、指挥控制与火力打击3个环节[17],时敏打击系统统组成及作战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侦察探测由传感器平台完成,它覆盖了时敏目标杀伤链里的搜索、锁定和跟踪环节;指挥控制由决策中心处理系统完成,它聚焦于时敏目标杀伤链里的指示和评估环节;火力打击由射手平台完成,它覆盖了时敏目标杀伤链里的交战环节。通过对传感器平台、决策中心处理系统及射手平台的有效整合,保障了作战资源在时敏目标杀伤链内部的动态合理配置,使得时敏目标杀伤链各环节紧密耦合,实现了对时敏目标的及早发现、准确定位、长时跟踪、迅速决策、快速接敌及精确打击等,缩短了从传感器到射手的距离,提高了打击效果。

图2 时敏打击系统统组成及作战流程

时敏目标杀伤链信息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分为初步侦察探测、具体侦察分析、火力准备和火力打击4个阶段,以及侦察探测资源、指挥控制资源及火力打击资源3类节点。1)初步侦察探测阶段:传感器平台对侦察区域进行侦察探测,当发现疑似目标时对其进行初步侦察分析,获取目标的初始信息;2)具体侦察分析阶段:对目标进行精细化探测、识别与跟踪,对初步侦察探测阶段获取的目标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得到具体目标信息,包括是否是时敏目标、是否是威胁目标以及获取目标类型等;3)指挥决策及火力准备阶段,指挥控制节点根据目标识别信息及火力打击资源可用情况计算各种打击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打击方案,调度各火力打击资源做好火力打击准备;4)火力打击阶段,空中和地面等火力打击平台进行火力打击。同时,通过协同侦察探测资源进行毁伤效果评估,一旦发现目标未被摧毁,则在时间允许时实施二次打击。

图3 时敏目标杀伤链信息流程图

4

指挥模式

通过对时敏目标杀伤链的要素构成和信息流程分析可见,指挥决策是时敏目标杀伤链的核心,是协同各节点有序运作的大脑,也是连接各环节的粘合剂。高效的指挥模式可减少传感器、决策者与射手的交联与执行时间,完成对时敏目标的快速打击。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包括决策者、传感器和射手3种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18]。

4.1 决策者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

该模式主要用于打击固定的大型目标,其中决策者作为领导角色指挥传感器和射手。决策者指挥控制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控制决策和指挥,还控制信息流。射手和传感器间不直接通信,也不和其他信息源直接通信,而是通过决策者进行间接通信。大型地面攻击计划是该模式的主要计划,决策者实体常设在大型联合空战中心设施中,其实施过程为:决策者先制定所有行动的总体计划、主要阶段计划、资源分配、成功性度量和结果评估等,再在行动过程中发出全部目标指令,分配执行目标行动角色并调度可用装备,从而实施对地目标打击行动。决策者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决策者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

4.2 传感器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

该模式是为特殊场景定制的,主要用于大量有用目标信息来自传感器对目标区域的实时观察的场景。该模式中的传感器具备一定决策者功能,能够获取全面的战场传感器数据,可在一定范围或特定场合中发布指令,要求射手和其他信息源做出响应,直接指挥战场作战单元进行时敏目标打击。美军的JSTAR等预警机使用了该模式,并在战争中取得了较好的实战效果,其实施过程为:首先,决策者评估情况,并根据需要决定采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主导模式;然后,决策者制定出一组合适的攻击命令;最后,传感器在授权的时间和地点内,直接授权射手对特定目标进行打击。传感器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如图5所示。

图5 传感器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

4.3 射手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

当射手平台具备完成时敏目标打击任务的传感器能力或调用和融合处理其他传感器数据的能力时,可采用射手平台指挥主导打击模式。该模式中,战斗机等发射平台依据决策机构下发的空中任务指令自行决策,并视需求调用其他传感器目指信息执行打击任务。这些指令可授权射手发出附加指令,并要求传感器和其他信息源做出回应。该模式的应用范例是美军AC⁃130空中炮艇,其实施过程为:飞机起飞前,射手平台会收到打击次序,打击次序指示授权打击的目标和地点;飞机起飞后,通过射手平台上集成的传感器找到打击目标,并精确定位,在挂载的武器量充足的情况下,在时间窗口内击毁时间敏感目标。目前,传感器和武器均集成了定位导航能力,使得射手平台能迅速接收更新信息,如目标位置、企图和相对优先权等。

5

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为我军发展对空和对地时敏目标杀伤链带来以下4点启示:

1)发展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技术,通过有效整合无人机、侦察机和预警机等平台的传感器探测信息,实现多传感器协同探测及功能互补,形成单一和融合的目标跟踪图,及时探测、发现和锁定时敏目标。

2)提升实时指挥技术,利用空中(如预警机)或地面指挥中心快速响应态势的动态变化,快速动态分配打击武器。

3)发展智能弹药技术,提升制导弹药、末敏弹、弹道修正、巡飞弹药及网络化弹药等技术,力求达到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效果。

4)改进机载网络化数据链技术,发展多平台通用数据链,实现各节点间的实时信息共享,缩短从发现、识别到打击时敏目标的周期。

6

结束语

本文对美军时敏目标杀伤链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其典型要素组成、信息流程及指挥模式,结合我军时敏目标打击体系建设现状,为我军借鉴其成熟思想、吸收其成果、完善我军时敏目标打击体系思想、弥补我军时敏目标打击体系建设不足以及提升我军时敏目标打击能力提供了借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