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大庙人对浍沟的印象

也谈浍沟镇

文/出泥不染



浍沟,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曾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因为姑母嫁到了浍沟,所以那时会经常因一些事到浍沟去。那时的道路桥梁,还没有今天的宽敞发达,每次去,都要坐上一条不大的小船,经过摇摆晃荡后才可过到对岸去,然后再走一段狭窄的泥泞小道,才可到达姑母家,这样经过三十多里的路程,每次到那后,总觉小腿如罐了铅一样累的不想动弹了。

有几次不想再经历这样的痛苦,于是就央求大人们带我们走大道,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小毛路,真的不想再去了,因为每次去,泥巴粘在脚上甩都甩不掉,有时实在走不动,只好光脚走。但大人们每次也都会给我们讲些“隔河十里远,不如超近行”的道理,说如果走南北大桥那样至少要多走十里路。南大桥就是禅堂与冯庙的交界桥,北大桥就是浍沟大闸。因为姑姑家住在浍沟南边郭沟庄,所以距两边大桥都好几里路,如果绕到两端大桥,就得足足多走十几里路,在那个“出门靠步行,行囊靠肩背”的时代,路稍远一点的亲戚,真的就不敢多走一点冤枉路了,就这样到姑家走亲戚,着实成了我的一个负担。所以这么多年来,这也成了我不想到姑家去的一个真实借口与理由,故此许多年过去,浍沟仍然没有让我想去的愿望。

2018年五丶一前夕,文友们透露,说要在浍沟有什么文化活动,邀我一同前往,一听说浍沟,我没加思索的就拒绝了。这可能还是浍沟难行的路,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至今都没有一点想去的欲望。

五·一到来,几位好友又电话过来,要我一起去感受一下鸬鹚捕鱼的民俗文化,这时我的心里就涌起了一些好奇的想法,鸬鹚捕鱼,不就是鱼鹰逮鱼吗! 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小时候不经常看到有人划船用鱼鹰逮鱼吗,难道现在又有新花样了!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前往,想一看究竟。

经过一段颠簸的路程,终于到了浍沟大闸。远远望去,彩旗招展,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车挤人满,真可谓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派喜气洋洋的热闹场面。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进了主会场,当进入会场,举目四下观看时,不由为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人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我看是:耀眼绝版在此处! 首先被折服的,是艳丽多姿的旗袍秀们,他们一个个靓丽鲜红、韵味十足的身影,就如一条条彩带,镶嵌在这碧波荡漾的濉河岸边,点缀着碧水蓝天,成了人们心中一道闪亮的风景线。会场两侧的岸边,人头攒动,笑语喧哗,在一副副盈满笑容的脸上,写着对家乡的热爱、祝福和期盼。会场中,还有锣鼓齐鸣、唢呐高歌的菠林喇叭队的成员们,他们身穿彩服尽情演奏,这样富有激情的表演,无疑也成了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最为经典的还是鸬鹚捕鱼的精彩场面,随着高亢有力的歌声响起,一条条小船翩翩驶来,如同渔夫出海而归,展示着渔舟唱晚的柔情片段。船舱上站满了身披黑甲的“战神们”,他们一个个整装待发,就如一群经过严格训练的战士一样,一声令下,它们便一跃而出,纷纷下河,直奔自己的战场,经过自己奋力的拼搏,去捕获属于自己的喜悦与幸福,然后将战利品送到主人面前,这时主人便会迅速撑起竹篙,将鱼鹰吊起,将鹰头朝下,直到把鱼顺利归舱。他们这种和谐默契的配合,更是在演绎着一种人与自然生物和平共处的美好画面,着实给人一种祥和温馨的感动。

“鸬鹚捕鱼”源于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也是渔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0年,“鸬鹚捕鱼”已在江苏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被保护起来,因它是人和生物完美配合的杰作,是对生态和环境的最好保护,是渔樵文化里一个具有特色的产业内容。如今,浍沟许闸的族人们,继承着先辈们的遗训,不忘初衷,仍保持着这一传统的捕鱼风格,将保护生态的这一使命,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这次文化节活动的参于者还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安徽日报、中国经贸网、宿州民俗研究所、县政府、旅游局、文化馆、县作协等近二十家单位与媒体负责人,也应邀参加并观摩了“鸬鹚捕鱼”的精湛表演。会后,他们也都各自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这次会议内容与意义宣传扩大出去,由此来打造更加完美的“魅力灵璧、生态浍沟”的美好形象。

经过这次浍沟之行,大大改变了我心中原有的浍沟印象,也切身的感受到了县委与有关部门领导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更领略了淳朴善良的浍沟人,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品质,他们正随着改革的春风,以稳健的步伐,朝小康的生活努力迈进。

但愿借助这次“印象浍溏沟、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的召开,让更多的人了解灵璧,了解浍沟,大力推广旅游扶贫、富民强县、留住乡愁、留住青山绿水,留住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让灵璧再次走向世界,让民俗概念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出泥不染,本名朱现凤,灵璧县大庙乡人氏,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写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