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治疗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运用初探

高玉婷杜琴刘丽翼李延兵廖志红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41(2) : 91-95. DOI: 10.3760/cma.j.cn121383-20200624-06054摘要目前我国用于治疗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 CS)的药物很少,无日常可用的抑制肾上腺类固醇生成的药物,酮康唑由于肝毒性退市无法获得,氟康唑是否为临床上可行的皮质醇生成抑制剂?本文对氟康唑用于各类内源性CS的个案疗效、作用机制的基础实验和不良反应报告等研究进行综述,并重点与酮康唑进行比较,为氟康唑应用于CS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虽然氟康唑降低皮质醇效果不如酮康唑,但它通过抑制11β-羟化酶和17α-羟化酶,对类固醇生成有抑制作用,可用于CS患者的短期治疗,它不良反应小、经济和普及性高。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 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是多种原因引起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主)过多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本文CS指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外科手术是各类CS的一线治疗,而以下情况需要药物降低皮质激素:垂体或肾上腺肿瘤残留或复发;放疗后待起效的过渡治疗;无法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合并精神病、高血压、重症感染等,需降低皮质醇创造手术机会或产生CS的肿瘤位置不确定时。现有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类固醇生成抑制剂(美替拉酮、酮康唑、依托咪酯、米托坦和Osilodrostat)、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Relacorilant)和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的药物(帕瑞肽、多巴胺激动剂),后一类用于库欣病。国内目前仅可获得溴隐亭(多巴胺激动剂)、依托咪酯、米非司酮。在小型研究中,即使是大剂量的溴隐亭,仅在20%的库欣病患者中降低ACTH和皮质醇水平;依托咪酯作用迅速,但受限于必须经胃肠外给药,仅推荐在重症监护室使用;米非司酮主要是缺乏监测疗效的生化标记物,无法判断有效治疗或过度治疗,其半衰期长,容易造成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还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促甲状腺激素的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