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斗茶的古往今来

斗茶又叫“茗战”,源于唐代,兴于宋代。

最早有文献记载,斗茶起源于唐代建州,是唐代冯贽撰写的《云仙杂记》的《记事珠》中有记载:“建人谓斗茶为茗战”。

但这本《云仙杂记》在《四库提要》称为"伪书"。所以可信度大大降低。至少可以推论的是这本书成书于北宋,也就是说这个斗茶在北宋以前就有了,至于是唐朝还是五代,就要另当别论了。

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是五代时期和凝的汤社,开斗茶先声。

五代人和凝,就是一个大力推行茗饮的著名茶人。和凝为梁贞明二年(916年)进士,又于后唐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誥、知贡举,后晋时为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后汉拜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终于后周。历梁,唐、晋、汉、周,是典型的五代人,也是典型的文士、文官。他在朝为官时,和其他朝官共同组织“汤社”,每日以茶相较量,味差者受罚。自唐以来,北方民间和文人中会社组织很多,佛教徒组织“千人邑”、“千人社”,会社是推行文化思想的一种得力手段。和凝正式组织“汤社”,这比唐代陆羽等人不加名目的饮茶集团更为社会所注目。自此,汤社成为文人聚会的一种正式形式,也开辟了宋人斗茶之风的先例。

到了宋朝时,由于建茶,成为主要贡茶,因此在建宁府建安、崇安一带十分盛行。随着朝廷对贡茶需求量不断增大,官培所产不足进贡,为粼选贡茶,于是茶官们想出了一个的绝招——斗茶, 针对民焙的茶进行评选,优胜的茶也被收购充入贡茶。参加斗茶的不仅有参赛的茶农、僧侣,还有地方官吏和文人雅士。

当时斗茶主要有两条评判标准: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两项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以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宋代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对建宁府(宋代武夷山属于该府)的斗茶场面和盛况进行了详细描述。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 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这是一首描写斗茶场面的诗作。“林下雄豪先斗美”,从茶的争奇、茶器斗妍到水的品鉴、技艺的切磋,呈现的是一种高雅而优美的斗茶赛。

随着宋朝的灭亡,斗茶也被淡化,元金这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对于中原文化非常感兴趣,不过对于文人集团没有什么好感,在他们统治的时候,文人集团受到严重打击汉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元朝更是直接就废除科举,这对茶文化又是一种打击,唐宋时期诸多的斗茶手法也因此失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出现断裂,诸如唐代煎茶、宋代点茶这样的传统艺能早已湮没无闻,稍稍有几分恢复者,观者往往惊怪不已,以为是“日本茶道"、或"韩国茶礼”,正所谓“数典忘祖”者也,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其实是唐宋时期“四般雅事"之一,后来东传至日韩,并得到保留,在大陆却渐次式微甚至淹没了。

这种斗茶的比赛,到了元明清时期,渐渐地演化成饮艺风俗。鲜有斗茶文献记载,笔者不才,未能找到元明清时期的斗茶记载。只找到民国28年(1939年),江庸的《斗茶集》,记录巴蜀文人的一次斗茶令次韵赋诗的文化活动。

虽然只是零星的记录,但中国的斗茶文化传承千年,虽断断续续,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而武夷山的斗茶就像是中国斗茶文化的缩影,由盛而衰,又由衰而盛。在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武夷山斗茶之后,现在的武夷山斗茶不仅比斗当年茶农各自制茶的技艺,也比斗各类茶的优劣。他们通过年复一年的斗评,评选出许多名丛,通过有效地栽培繁殖,进而发展成独特的品种。

自1949年起,武夷岩茶开始复兴。到1990年,武夷山市政府举办首届岩茶节,同时创编武夷茶艺,举办各项茶文化活动,开始有意识地“以茶促旅,以旅促茶”。此后10多年间,先后举办了6届岩茶节和民间斗茶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010年,武夷山“民间斗茶赛”正式更名为“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并将评选的茶类增加为6大类。2012年后又增加了“白茶”茶样。如今,民间斗茶赛的茶样分为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红茶、台湾乌龙、铁观音、白茶等5个大类、7个系列。从闽南铁观音的清香,到闽北武夷岩茶的厚重,从闽东白茶的淡雅,到闽中茉莉花茶的芳醇,可以说,“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聚集了中国各类茶叶形态。

如今,武夷山的民间斗茶赛名气越来越大,参赛和观赛的人越来越多,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为两岸茶界构建一个交流平台,推动了茶叶的宣传和营销。海峡两岸赛区的茶商、茶农也积极参与,展示了海峡两岸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从今天“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成功举办数次以及已经成为武夷山旅游和茶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来看,刘国英当初举办“民间斗茶赛”的意义无疑是非常深远的。

喜欢武夷茶的朋友,来武夷山时,最好挑斗茶赛的时候。任何一位爱茶人士,来武夷山都可以作一名大众评审,审评出自己心中的好茶。

关于斗茶赛,你还要知道这些事:

组委会首先从样中挑选相对优质水仙100泡,肉桂100泡,大红袍100泡,由10位高级专家评审,30位高级评茶师和茶农茶商大众评审团,分为三十桌,每桌一位高级评茶师和大众评审第一轮分别评出分数最高的30泡。

第二轮由专家评审综合专家评审分数,去掉分数较低10泡。第三轮总决赛再由所有专家评审高级评茶师及大众评审,从剩下20泡评出3泡分数最高的状元、金奖、银奖,赛事全程透明公平公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