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碗”
说碗
文/薛银洪
碗的英语单词叫bowl,有点像我们汉字“钵”的音,现在很多人不知道钵是什么,但我们对碗是绝对不陌生的,因为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碗。
碗和钵还是有区别的。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省称,又称“应法器”、“应量器”、“钵盂”。钵为佛教用具,色彩一般比较灰暗,曾是古代僧尼常持的道具,代表了清净,象征修道者的人格。说到钵,我就会想到我家旁边的钵池山,现在的是人工造的土山,外实内空,就象一个倒扣的碗。传说以前的确有一座这样的土山,道家常在山上炼丹,后来历年的洪水把山逐渐冲成平地,钵池山也就不复存在。前些年政府在修建钵池山公园时才又人工建了这座小山,使它真正地名副其实,也使我们多了一个游玩散步的好去处。
碗是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已不可考,据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没有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随着时代的变迁,碗的制作材料、工艺水平、装饰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历代诗人都有关于碗的诗句,唐代张祜的《戏简朱坛诗》:“昔人有玉碗,击之千里鸣。今日睹斯文,碗有当时声。”白居易的《闲眠》:“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其他各个朝代有关碗的诗句还有很多,但无论是吃饭的碗、喝茶的碗、喝酒的碗、还是盛药的碗……大多是作为器皿使用,碗最大的功能主要还是我们平时用于盛装食物。
人生下来就会要吃要喝,自古以来一直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喝就要有工具,除了筷子就是碗,筷子简单,没有它用手抓也行,在野外没有筷子的时候折个小树枝也能代替,外国人也有不用筷子用刀叉的。而离开碗就不大好办了,就是再穷的乞丐,他的面前也要放个碗,不管是瓷的、陶的、木头的、铁的、玻璃的……,还是好的、坏的、变形的……都要向别人表明他还需要一口饭吃,有时他们还会摇摇放在碗里的硬币,告诉别人他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碗,大的,小的,粗糙的,精致的,吃饭的,喝汤的……说到底,人活在这世上,一生都离不开碗。
从古到今,男人对碗更是情有独钟。因为碗里装的不仅仅是饭和汤,还可以装酒,梁山好汉,哪个不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在景阳岗把老虎打死;英雄聚义,也是人人畅饮,个个尽欢,这表现出的都是男人豪爽侠气。现在酒桌上喝酒有用壶的,也有用碗的,不用酒壶,那肯定要有一个碗是专门留着喝酒的,只不过比古代英雄好汉喝酒的碗小多了,武松打虎时喝了十八碗,打蒋门神时喝了四十多碗,酒量那真是了得。现在我们应酬时也还会把碗作为计量单位,经常会说和别人推了多少碗。
小时候,我父亲的朋友送他一个竹制的小碗,就是用粗的竹子沿着竹节锯下,上面再留下十来公分,就变成了吃饭的碗,做起来简单,用起来方便,我们农村叫这样的碗为小木瓯(也有木制的),这个小木瓯就成了我幼儿时期的饭碗。小孩吃饭时经常会把碗摔坏,而那小木瓯是不怕摔的,用了很长时间都没事,而且绿色环保,不像现在烧制的碗含铅含汞,对人体有害。塑料碗虽不怕摔,但也害怕会含有毒成分,于是现在的厂家就会把碗的里面做成不锈钢的,外面做成塑料,这样既不怕有毒,又不会被小孩摔坏。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农村用的大碗,碗边外有三道蓝色的印子,也就是农村通常说的蓝边碗。那时的人特别能吃,往往就是这样大的碗也要吃上两三碗才能饱,现在那样的蓝边碗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印花的精致的碗。以前碗里装的多是山芋或者玉米啥的,甚至穷的时候装的都是照见人影的稀饭,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即使可口的大米饭也要少装一点,防止变得肥胖或者血糖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碗的材料式样都有了变化,碗内的内容也有了质的变化。现在是想吃什么碗里就能装什么,很多人家再不会为没有吃的发愁。碗坏了,再也不需要锔碗的匠人来帮我们把碗补好,锔碗的行业也彻底地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碗有时也是我们感情宣泄的工具。夫妻吵架,愤怒的时候会狠狠地把碗摔碎。和家里人闹别扭时,也会摔碗掼碟故意弄出声响来表示不满。而当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时候,那吃饭的两个大碗和一个小碗在餐桌上也会摆得温馨。有老人的时候,要先把老人的饭碗装好,以示子女的孝顺。家庭富有美满的时候,碗里装的就是幸福和甜蜜,吃碗里的什么东西都会感到可口香甜,如果贫穷、伤心或遭遇不幸,那么往往是泪水悄悄地滑落到碗里,再好的东西也会味同嚼蜡。游子在外,就是捧着金碗银碗也不如在家捧着破碗吃得踏实舒服。碗里装的不仅是食物,也装的是心情。
小时候看过一个小故事,大概是讲老爷爷年纪大了,他儿子觉得他年老了,只能吃饭没其他用了,认为家里吃饭多了一个碗,就把爷爷的那个碗摔坏了。孙子看到了,就把破碗捡起来,他爸爸问儿子捡那破碗有什么用,儿子回答说是留给爸爸以后用的。他爸爸羞愧难当,以后对他的父亲变得非常的孝顺。这故事小孩都懂:人总有老的一天,摔碎了长辈的碗,也就是摔碎了自己以后的碗。对长辈孝不孝顺,子女都看在眼里的。这碗起到效仿警示的作用,碗的传承也是家风的传承。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户人家,在狗的旁边放了一个脏兮兮的旧碗,有位懂古董的路人经过,装作不知道,花了高价买了那条狗,付了钱后让主人把那个喂狗的碗也顺便送给他。主人笑着告诉过路人,他已经靠这个碗卖了好几条狗了。在这个故事中狗的主人更有路人不及的聪明之处。
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有以前的铁饭碗之说,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拼搏,自己不努力,再好的饭碗也会失去。我一直在想,每个人碗中的饭菜是否美味可口,只有我们自己体会最深。家庭和美幸福,哪怕碗中是粗茶淡饭,也是世上最好的美味佳肴。
薛银洪,涟水人,清江浦公安分局民警,工作之余喜爱阅读、收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