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赛丨父亲的小院
周末的清晨,暖暖的阳光透过窗台,散落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干净,明亮。电话铃声响起,听筒里传来了父亲的声音。“闺女,咱家院里的杏熟了,你带着孩子回来尝尝鲜吧!”“爸,早就盼着呢!”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的女儿,听到我和父亲的对话,咕噜就爬起来了,不停催促我快点出发,一路上高兴的像只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呼着。
远远的就看到,父亲正站在大门外,等着我们这一大帮馋猫呢。院子干净整洁,一株硕大的杏树矗立在院落中间,枝繁叶茂,橙黄的杏儿挂满树枝,把树枝压得低低的,伸手就可以摘得到。“爸,咱家的杏树怎么结这么多啊”、“哇!姥爷,我要吃杏,我要自己摘,吃个够”、“真甜呀”,赞叹声一声连着一声,父亲的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父亲布满皱纹的脸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父亲摘了个杏递给我,足有乒乓球那么大,橙黄橙黄的,轻轻一掰,核与果肉分离成两半,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咬一口,绵绵的,一股浓郁的香甜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
父亲的小菜园,就在老房子的前面,大概有半亩地吧!左边种的蔬菜,右边种的果树,父母喜欢住在那里原因,我想就是乐意亲手侍弄那个菜园。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成长年华里初始心怡的所在。
记得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有水果吃。七岁那年的春天,放学回家,父亲满脸喜悦地抚摸着我的头,说“闺女,爸找来了杏树苗,等两三年后,你就有吃不完的杏了”。我也常常数着日子,怀着期待和小树苗一起慢慢长大。后来,父亲又陆续在院子里栽下了核桃、桃、梨、葡萄……春天,父亲的小院变成了美丽的花园,绯红的杏花,雪白的梨花,静静的盛开着,满院的花香,花前留下了我们珍贵的第一张全家福;夏天满树的黄杏,让人垂涎欲滴,摘了分享给亲朋好友,引来一片赞叹声。偶尔,也会引来几只贪嘴的麻雀,悄悄停留在枝头。农历七月七日晚饭后,我们和妹妹会早早地躺在葡萄藤下的竹床上,母亲一边为我们摇着蒲扇,一边讲着牛郎织女的传说,听着听着就悄然入梦……到了秋天,饱满的核桃、酸甜的葡萄、脆甜的梨都成熟了,就像进入了果园……
每次我坐车回来,都会在田垄间慢慢起身,大声地叫我,脸上的绽放着喜悦的光芒。对我说:“快进来,看看这黄瓜,长得多好!一会儿回去,多带点。”我说:“爸,别忙乎了,市场有的是,几块钱买很多呢。”父亲摇摇头:“那怎能和我种的比呢?咱这小园里可是一点污染也没有啊。”猛然,我后悔于我的言辞。我知道,父亲为这菜园付出的辛苦。吃着这些菜,放心,还带有母爱的味道。
中午做饭的时候,父亲到菜园采摘翠绿的辣椒,酸甜的蕃茄、鲜嫩的黄瓜,母亲在厨房间辛勤地忙碌。当满屋的清香飘到时候,就是分享快乐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小桌前,我给父亲倒杯小酒,父亲如数家珍的讲着小院的故事,我给父母说说工作的体会,生活中的得失,母亲一个劲的给孩子夹菜,父亲把清香可口鱼端在我的面前,一家人其乐融融,把我带回儿时快乐的岁月。
近这几年,父亲腿脚没了以前的灵便,记忆也差了很多。可是仍然乐此不疲的在园中忙碌着。天刚蒙蒙亮,父亲便走进菜园,播种、浇水、施肥、除草,观察着幼苗一点点长大、成熟,那眼神就像看着孩子,充满慈祥、关爱、希望、喜悦。在父亲的打理下,小菜园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收获,豆角、辣椒、蕃茄、黄瓜、南瓜、萝卜、白菜……放假时,我和孩子也会经常回来,学着父亲的样子,翻地、种菜、采摘,玩真实的“农场种菜”游戏,尽管满身满手的泥土,却不宜乐乎。
夕阳西下,又要回繁华市区了,父亲像搬家似的,不停地往我的车里塞满了各种农产品和最新鲜的蔬菜瓜果。“多带点,多带点,分给你们的邻居们也尝尝”我知道,那不只是食物,是深深的父爱!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我们却因为各种原因很少陪在他身边,也常常会觉得欠他太多,心怀愧疚。
寒来暑往,菜一茬接着一茬,杏花开花落,我的个子一年比一年高,如今已为人母,这么多年,父亲的爱就像这菜园,寄托无数的深情!这份情,这份爱,是一家人在泥土中种下的亲情,留下那一园的温馨和回忆,离开小院,回头再看一眼日渐苍老的父亲,清风中,父亲站在他耕耘的菜园里,白发如雪,慈祥的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
作 者 简 介
周小赛,女,1981年生,平顶山市人,自幼热爱文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以读书为乐,与书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