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大放送:九月飘香的可不只是金桂
秋分刚过,不知不觉,今秋已入深时,在这个吃完月饼赏完月亮,离国庆还有一周的时节,躺在家里的你是否想赏画并赏花,伴着秋风一品秋香呢?
心动的话,就让我们赶快开始吧!
清 张若霭《画高宗御笔秋花诗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海棠
“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
——《采兰杂志》
秋海棠花如其名,开于秋天,分红白两色,红花娇艳,白花清丽,一向很受世人喜爱。
在古老的浪漫传说里,秋海棠是一株因泪而生的情花,“断肠”的别名更为它情上加情,添出许多苦恋意味。
南宋时,唐琬曾在与陆游分别之际,以秋海棠相赠,借言自己此刻“断肠”。
清 恽寿平《秋海棠图》 上海博物馆藏
《红楼梦》中,探春邀众人共结诗社,恰逢贾芸给宝玉送来的两盆白海棠(即白色秋海棠),海棠诗社社名便由此而来。晚来的史湘云则以海棠诗两首在第一社拔得头筹。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红楼梦》,史湘云<咏白海棠和韵(其一)>
清 邹一桂《秋海棠高宗御题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时期,鉴湖女侠秋瑾曾写《秋海棠》:“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在悲情色彩外,为秋海棠增添了许多新的意义。
紫茉莉
“紫茉莉……叶长尖绿,前锐后大。小暑后开花,有紫、白、黄三色,又有一本五色者,花朝暮合。”
——清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紫茉莉虽然花名带紫,却有紫、白、黄三色,甚至还有五色者。花瓣相对较小,但“标格潇洒、气味芬馥”。
它的花期很长,从夏入秋,一直能开至10月,不过其单花花期却短,通常两三日内便已花谢。由于花朵多于晚饭时节盛开,因此在民间也被称为晚饭香。
清 钱维城《九秋图》局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有道是“也助晚妆忙,风来冉冉香。”傍晚时节倘或在种满了紫茉莉的路上一走,顺着风儿闻花香,只怕是连晚饭也会忘了吃。
除花香外,紫茉莉还有着广受好评的化妆功效。
据《陕西通志》记载:“女人取花汁勻面,子肉雪白做粉,冬擦面不皲。”《红楼梦》中,宝玉就曾将含有紫茉莉花种的妆粉递予平儿做理妆之用。
明 陈淳《茉莉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葵
“秋葵一名黄蜀葵,俗呼侧金盏,花似葵而非葵……秋月开花,色淡黄如蜜,心深紫,六瓣侧开,淡雅堪观。”
——清 陈淏之《花镜》
与紫茉莉相似的是,蜀葵也有着很长的花期,据《群芳谱》描述,其“花开最久,至七月中尚蕃。”在这漫长的花期中,七月花开的蜀葵被特指秋葵,也称黄蜀葵。
宋朝的晏殊特别喜欢秋葵,曾在《菩萨蛮》词中写道:“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
南宋 李士忠《秋葵图(传)》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或许是由于形象雅淡的缘故,黄蜀葵经常被文人用在诗作中与道士互喻。
唐朝李涉“好逐秋风天上去,紫阳宫女要头冠。”和清代纳兰性德“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都用了此喻。
南宋 佚名《秋葵图 》 上海博物馆藏
菊花
“夫菊有五美焉为: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钟会的《菊花赋》
早期的菊花主要被用于农业生产。所谓“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说的便是古人将野菊的花期作为种植冬小麦的农作指示。
两汉时,菊花的饮食和药用价值成为人们的主要关注对象,《西京杂记》中便记有关于菊花酒的酿制方法。
清 吴昌硕《设色菊花轴》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自魏晋开始,人们对菊花的态度渐渐地从“用菊”转为“赏菊”。
到宋时期,“菊花会”、“赛菊会”等活动更是风靡全国,成为人们打卡清单的热门选项。菊花的栽培技艺也因此有很大提升,斗花时,“各出菊花奇异者八十余种”。
清 汪承霈《菊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桂花
“梫木,桂花也,一名木犀花淡白,其淡红者谓之丹桂,黄色能子,丛生岩岭间。”
——《尔雅》
古时农历八月又称桂月,是桂花盛开最为繁茂的时期,也是桂香最为迷人的时节。宋代邓肃曾云桂花是:“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其花色较多,常见有银、金、丹三色,宋以前以银桂为主,宋明时金桂成为主流,丹桂则出现时间较晚,在宋晚期。
清 蒋廷锡《桂花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统文化中,桂花被视为是有高贵品格的傲花。
南宋时,爱国名相李纲尤其喜爱桂花,他曾为自己的书斋起名“桂斋”,并亲植桂花以表其情。后来,林则徐在福州重修李纲祠,特意在祠旁也建了一个“桂斋”,表达自己有着与李纲同样的爱国决心。
此外,桂花还因其“桂”与“贵”字谐音的缘故,常被用于园林设计中,以布置“玉堂富贵春”的美景。
清 恽寿平《花卉画册册·清桂花》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木芙蓉
“木芙蓉之品种不多,花少重瓣而多单瓣,色以桃红者最常见。大红者大花重瓣,酷似牡丹,瓣中多蕊,颇为美丽。”
——《花经》
与别名“水芙蓉”的水生荷花相对,陆生的灌木或小乔木被唤作“木芙蓉”,一般于仲秋八月,水莲谢尽后方开,可谓是“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木芙蓉花大,色娇,虽是陆生,却喜好水湿,常临水而长。苏轼在杭州治理西湖,修筑堤岸时,就曾在堤上广种芙蓉。
明 陈洪绶《杂画册·木芙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我国,四川成都和湖南湘江一带都种有许多的木芙蓉。
据《成都古今集记》记载,五代十国时,后蜀国君孟后主曾在成都大量栽培芙蓉,从此每逢秋时,成都城内都花繁似锦,因而雅称“锦城”。
元代 王渊《木芙蓉图》 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秋风起,秋意浓,花气袭人花香醉。阅至此处,不知你最爱的是哪朵秋花呢?快来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心之所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