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算什么

“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这句话出自贝多芬,也是他在音乐里传达的最高思想。

贝多芬不像同时代的海顿那样活得琐碎,甚至被强势的老婆欺凌;也不像莫扎特那样在贫困中抵抗,却仍然传达乐观得像明媚春光一样的热爱;“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贝多芬作为战斗者,最直观、最形象的姿态。

有人将贝多芬的音乐总结为: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种总结很有分量,而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他的交响曲。

贝多芬一生写过十首交响曲(第 10 交响曲未完成),其中《第三交响曲“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九交响曲“合唱”》最有代表性。特别是他的《第九交响曲》,是他光辉一生的总结。

写《第三交响曲“英雄”》时,贝多芬 30 多岁,据说该曲是为拿破仑而作。后来听说拿破仑称帝,败坏了贝多芬心目中自由、平等、博爱的形象,于是在正式演出时,称它是“为曾经的一个伟大的人而作”。

这首曲子,藏有雷倾万钧、摧枯拉朽的力量,让人热血沸腾,有一种斗志昂扬的激情。

创作《第五交响曲“命运”》前,贝多芬双耳失聪。这对于将音乐当做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比让他死还难受。然而最终他还是以音乐的方式,发起了对命运的抗争。

曲子刚开始那一连串的雄浑苍劲的主题旋律,惊心动魄。据说某著名的女歌唱家第一次听这样的曲子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离席而去。

《第九交响曲“合唱”》被称为贝多芬的巅峰之作。创作此曲时,贝多芬已经是暮年,经历了“英雄”的战斗,“命运”的抗争,在“合唱”里,真正的大欢乐出现了。特别是结尾的《欢乐颂》,如今已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后辈音乐家、作曲家无不膜拜顶礼。

听贝多芬的音乐听多了,感觉这三首交响曲,其实是他一生的主题:“英雄”像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斗志昂扬,桀骜不驯;“命运”像中年时代,穿插了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而“合唱”则是对整个过去的回望与总结,像一个人的老年,当然是一个战斗者的老年。

这让我想起美国作家海明威,想起他三次飞机失事后的坚强生活,想起他“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豪情壮语,想起他笔下的老人,在大海上挣扎的片段。

生活给予苦难,他却用苦难来铸成欢乐。他的一生,就是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