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成行业快跑“黑马”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出品★
致力于产业界与学术界融合创新的品牌会议
①浏览会议通知,请戳下面标题 ☟
☞第二轮通知︱2018第十二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
②参会注册,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先注册网站会员,然后提交报名信息)
日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8》显示:2017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91.41万kW,同比增长23%。新增规划、在建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306.37万kW。
尽管装机量不大,但电化学储能是当今全球发展最为迅速、增速最快,也是当前运行项目数最多的技术。据统计,2012~2016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复合增长率达到32%,短期内全球及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据了解,抽水储能是目前最成熟、最经济的储能技术,已经大规模应用于系统调峰、调频和备用等领域。但其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且投资周期长,能量转化效率一般在65%~75%,其规模增长较为缓慢。而相比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效率更高,对外部环境条件依赖也更小;相比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技术相对更为成熟。
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以锂电池、铅蓄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为代表,具有设备机动性好、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效率高等优势,具备储能大规模推广所需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以及便于安装、运行与维护等特点,主要应用在用户侧、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辅助服务、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电力输配等领域,是当前各国储能产业研究和创新的重要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带动了锂电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同时规模化生产也带来了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此外,钠硫电池、燃料电池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电化学储能产业化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GW,同比增长1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389.8MW,同比增长45%,占总装机规模的1.3%,较上一年增长0.2个百分点。2018年,仅第一季度规划的电化学储能项目就已接近120MW。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GW。
从应用领域看,2017年我国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量中,用户侧占全年新增装机的59%,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占比约25%,辅助服务领域占比达16%。其中,2017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和辅助服务领域应用占比分别达83%、100%,而铅蓄电池由于其成本优势,在用户侧领域应用占比达到77%。
近年来,锂电产业规模和技术发展尤为迅速。锂电储能具有清洁高效、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在多种应用领域都具有技术经济优势。张北风光储输、南网宝清电站等大型储能示范项目,也都将锂电作为重点技术路线,预计锂离子电池将是未来电化学储能的主流。
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下,提高自发自用电量将为用户带去可观的经济收益。按照“十三五”电力规划,未来将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到2020年装机量将达60GW以上,按配套10%储能装置来算,未来3年分布式光伏领域将新增6GW储能电池装机需求,按照4h充电容量将对应24GW·h储能电池装机容量需求。
国内政策频出,用户侧市场陆续放开,积极鼓励用户自主参与储能调峰。用电大户或工业园区建设储能系统已被广泛推广,在极大提高用户用电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能有效调节用户的负荷峰谷差,并通过用电峰谷价差实现营收。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峰谷电价实施力度,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削峰填谷。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
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风、光+储能”成为可再生能源提升消纳水平的有效模式。电化学储能已经获得“三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地位,东北地区已开展电力辅助服务试点,储能相关的补贴政策正在探讨之中。
010-68595315(编辑)
010-68595056(编务)
010-68594867(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