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缠足到直播——开启5G生活的小脚奶奶(戴安娜作品)

【编者按】

时代在且行且变,每个时代的人和故事,在后人看来,或者平淡,或者传奇,或者叹息一声,或者令人回味。影像,是对过去的记录,是和现在的对谈,是给未来的记忆。摄影师戴安娜跟拍的中国最年轻的小脚女人,从二十世纪蹒跚走到二十一世纪,烙印了一个旧时代,也折射出时代的巨变。从六七十年前的老照片,到奶奶沟纹纵横的面庞,再到她直播带货的专注,确有见证历史的沧桑感和见照如面的亲切感。不是为了猎奇,而是追忆,不是为了哗众,而是见证。

******

缠足的女人很多,并持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这都是过去时了。而真正去拍摄这一题材的摄影师自古到今,少之又少……

美籍华裔摄影师 戴安娜,就是一位能拍出小脚女人精气神的女性摄影家。

———著名人文摄影家 秦军校

缠足的历史发端于五代,迄今将近千年,放足的历史始自清末,至今亦已过百年。直到了本世纪中期妇女解放的运动中,那自残性质的裹足才算彻底断绝。

不管千百年来缠足风俗怎样残忍与蛮横,在今天看来,都已变得荒诞不经,甚至难以置信! 曾经遍及天下的小脚,已然寥落无机,如雨后残云,只待时代清劲的风不久便把它们乾乾净净地收拾而去。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冯骥才

******

从缠足到直播——开启5G生活的小脚奶奶

Last bent foot In China

图/文丨戴安娜  Photo/Article by Diana H. Dai

记得很多年前读过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小说《三寸金莲》,作品就是以裹小脚的贫家女香莲的命运为主线,给我们描写了一位裹足女性的无奈人生。

著名人文摄影家秦军校先生、李楠先生等,曾因拍小脚女人而扬名天下。

2020年10月,我独自来到河北涉县王金庄,探访了那里唯一一位健在的小脚奶奶曹恋沙。她也是中国还在世的最年轻的小脚老人。

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小脚老人,生活在贫困朴实的山村,除了农活以外,她还以手工缝制布艺补贴家用。

当高科技5G时代的冲击力,波及到这个山村,小脚奶奶赶上了新时代的潮流,她跨出家门,走进网路,面对世界,直播带货。这是一种穿越,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亮点。

以下就是我用镜头写出的小脚奶奶的故事。

曹恋沙,1933年生人。4岁裹脚,10岁拆掉。12岁再裹时,骨头已硬,每天都要用石头压住,她的脚在骨折、痊愈、骨折、痊愈的轮回中定型。最终,硬把脚趾头压在了脚底下。

从此,曹奶奶成了走在自己脚趾上的人……

这真是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第一次见到曹奶奶,她是一个干净利索,步履正常的老人。▼

曹奶奶年轻时候的模样。

出嫁后,与自己的婆婆小姑们的合影。

老照片,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裹足文化的历史。▼

两张照片,跨越了60年。

四世同乡,四世同村,四世同堂,曹奶奶无疑是这棵家庭树上的根。▼

从旧时代走进新中国,一双小脚跨过了不同的年代,见证了不同的时代。▼

家里来了探访的亲人。曹奶奶迫不及待的拿出家里的糕点礼品,送给他们。

其步伐,堪称矫健。▼

来来往往的亲朋好友,让曹奶奶的四合院里充满了温情和热闹。▼

送别的脚步,总是那么不舍。期待亲人的下一次探访。▼

看着年轻一辈远去的背影,石板路的小巷,成了连接几代人的通道。▼

曹奶奶屋前的石街石道、石房石墙、石桌石凳、石碾石磨,在一抹阳光下显得柔软了一些。

奶奶身边自己手缝的坐垫,似乎在等待着谁的到来。▼

从几乎同一个年代走来的两位老人,一位缠足,一位天足,她们的生活可能也因此有着非常不同的经历。▼

奶奶育有五个儿女。儿女们都住在王金庄。 三年前,丈夫离世后,曹奶奶独自守着这个四合小院。白天,儿女们都会进进出出,也不乏热闹。▼

院中的一口井,是家中唯一的饮用水来源。▼

劈柴 ▼

升火 ▼

烧饭 ▼

年近九旬的曹奶奶,仍是一位健康无恙、生活独立的老人。▼

裹足起源于五代时期,传到北宋已经把缠脚当做了一种美德。

其实,中国古代裹脚文化盛行,女子十八种纤纤玉足,满足的是男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欲望。

非常直白地说,除了女人身上其他两处私密位置,小脚被古代男人视为女人身上的“第三性器官”。

曹奶奶大约一周会洗一次脚。和奶奶朝夕相处多日,有幸记录了她洗脚的全过程。

看到她用热水泡着脚,掰开脚趾,搓揉着脚趾心那些紧贴在一起的皮肤,四个被踩在自已脚下的脚趾,畸形蜷缩在一起,那是怎样的疼痛和委屈呀。

而踩在脚底下的脚趾甲还在正常生长,稍一长长就往脚底的肉里扣,行走时疼痛难以忍受,所以洗脚泡脚也是为了修脚。

裹脚,将布条平平整整一丝不苟地从脚尖五趾裹到小腿 再裹到膝下;最后,用细布条扎紧……

一双小脚,一辈子都依赖著这裹脚布的相拥、挤压,才能支撑住自己身体的重量。

'裹脚布”:白色粗棉纺布,手感粗硬,两条,左右脚各一。每条长度,至少在2米以上 ,宽约3~4寸。

紧紧缠着密不透气,自然,脚上的体气都挤压在一团。如果是数天不洗,纵然不是“懒婆娘”,那“裹脚布”“又长又臭”是勿庸置疑的了!

年近九旬的曹奶奶穿针引线,不用戴眼镜,这不得不让我跌破眼镜。▼

亲手缝制的精美绣花小鞋,作为饰物,也许这将是她留在人世的特有句号。▼

曹奶奶,仍然自给自足,靠缝制手工坐垫,补贴生活的基本开销。▼

向来访的游客推销自己缝制的坐垫。每月她也有基本的收入,生活上不无小补。▼

曹奶奶对电子产品从好奇,到了解,再到使用。可以说,她亲历、见证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女儿灵琴拍下了奶奶正在和家人视频的影像。▼

缠足,这一中国古代的陋习,让曹奶奶经历了一次身体上的“脱胎换骨”,这双小脚伴随她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而5G时代的到来,又让曹奶奶经历了一次生活上的'脱胎换骨'。她跨出家门,走进网路,面向世界,直播带货。▼

曹奶奶走出贫困的山村,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

直播前的沟通,女儿相助在侧。▼

曹奶奶知道,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是为了更好地面对镜头,面对客户,面对世界。▼

试镜 ▼

曹奶奶面对镜头,从容自如,娓娓道来。如果对自己的产品不熟悉,是不会有这份自信的。▼

结束了多日的拍摄,在这熟悉的石巷里,曹奶奶一直念叨著:姑娘,下次再来,下次再来…… ▼

曹奶奶的生活直播还将随着她的个人传奇继续下去……


花🌸絮

她专心致志地缝,我专心致志地拍,这是我们第一次的合影。

奶奶见我不在,悄悄在我包里放了两个苹果,让站在屋顶上拍照的我,拍下了这感人的瞬间。

奶奶为我做饭

录制

戴安娜(Diana H. Dai)摄影小档案

美国摄影学会会员

Photographic Society of America Member.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资深签约摄影师

港深珠澳摄影联盟 主席团成员

2020年度人民摄影报明星摄影家

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她是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近30年的美籍华人摄影师,从游走世界的旅者,到专栏作者,从人像模特、平面设计师,到斜杠跨界涉猎题材广泛的摄影师。

2019年,她凭借作品《错过》,斩获全球华人旅拍大赛总决赛手机/无人机组总冠军,并成为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资深签约摄影师。

她的作品《取暖》入展2019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并荣获全球摄影网手机摄影大赛二等奖、2020达盖尔摄影金像奖。

她的作品《回家》荣获香港第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综合系列铜奖,入围华为新影像全球大赛终审评选。

她的佛系作品,在杭州灵隐寺《灵鹫飞来佛教艺术展》隆重展出,并全部捐献灵隐寺永充供养。

……

对于摄影,她的理解是:“摄影最核心的要素,来自生活的积淀。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摄影是一种情绪的写真,是用镜头在述说,是从不同的视角,用镜头寻觅常人看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从戴安娜部分作品即可见其摄影题材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和不拘:

《错过》

《取暖》

《回家》

《祷告》

《遐想》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禅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