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要警惕“三种心态”
未来5年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如果把乡村比作广阔的舞台,那么驻村干部就如同地基中的钢筋,责任很大。心态决定姿态,心态摆正了,步子才能迈得快、迈得稳,一旦心态产生偏差,行动也会产生误差。驻村干部要想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党和政府的基层“代言人”,就要警惕下基层“镀金”、干事“作秀”、全盘“移植”三种心态,端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姿态。
警惕下基层“镀金”的心态。被选派到基层任职,是组织对我们的信任与培养,我们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但是有的驻村干部把这份信任与光荣当成了提拔的筹码,把基层磨砺当成镀金的工具,怀着“下村两年就是为了提拔做准备”的心态做工作。如此一来,往往容易染上两种“病”。
一是喜欢仰头说话的“高傲病”。在农村更多的是做群众工作,与群众打交道最重要就是彼此尊重、平等对话,一旦将自己置于高人一等、要别人高看一眼的位置,群众工作便很难顺利开展。二是只注重当下利益的“短视病”。通常来说,驻村的时长一般为两年,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旦把这段经历当作“镀金”的话,容易将自己引入刻意追求“显绩”和短期利益的窠臼之中,即使“身”到基层,“心”也并未到基层,到基层的“身”也只是服务于来镀金的“心”。这样的话,如何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如何做到听真话、察真情?
警惕干事“作秀”的心态。有的驻村干部下到农村之后,把增加工作的曝光度当作第一要务,总是想着“搞大新闻”。换言之,“干事”不再被当作一种方法和手段,而是成为了一种目的。在这一心态的诱导下,表面看来工作做了不少,活动也谋划了很多,但是能给群众带来的实际效益的事儿却没办几件,长此以往,很容易落入形式主义。
农村是我们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如果驻村干部在工作中奉行形式主义,不仅会与基层减负的呼声背道而驰,更会对党和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一方面,村一级需要承担来自中央、自治区、市、县、镇等五级的各项检查,加上村 “两委”干部业务能力水平有限,村里本身就已经不堪重负,再要配合驻村干部去“作秀”,其反感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驻村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机关干部,往往会被视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某种程度上来说,群众很容易将驻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态度等同于党政机关群体的工作作风与态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驻村干部有责任也有义务摈弃“作秀”心态,实实在在去干事,踏踏实实谋振兴。
警惕全盘“移植”的心态。“移植”原本在植物学中指的是将植物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以科学的“移植”心态为指导,可以通过借鉴已有经验,帮助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但是,有的驻村干部在实际操作中,将借鉴变成了全盘吸收,将学习变成了刻意模仿,变成了“人做我也做”“他有我也有”的随波逐流,这背后暴露出了两个显著的问题。
一是干事的盲从性。各个地方的农村固然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但只有瞄准特殊性,进行精耕细作,才能让工作更高效、更出彩。如果抱着盲从的心态开展工作,无形中会抹杀工作的创造性。如文旅和乡村融合一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盲从心态的驱使下,“一村一品”的特色被抛掷脑后,“千村一面”的景观成为了常态。如此一来,乡村发展如何会持久?如何可持续?二是干事的惰性。这种惰性的背后揭示的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等唯物辩证法背道而驰。如果以这种思维和心态开展工作,无形中会抹杀工作的科学性。中国南北农村大有不同,广西各地农村也是情况各异,甚至同一个乡镇的行政村在基础设施、经济基础、村情村貌方面都各有优劣,如果任由惰性心态作祟,总是采用方便简单的直线思维办事,必然会忽视乡村振兴工作的复杂性,如此一来,怎么能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怎么能抓住主要问题?怎么能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编办(绩效办)机关党委(人事处)干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屯良村驻村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