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全丨走笔龙王滩(之二)
走笔龙王滩(之二)
文/贾秀全 摄影/崔桂林
滩子边与财神巷的拐角处是佛教古寺广利院藏经楼的原址,如今已是一片民居。我曾经在《消失的广利院》一文中写过一个本地高僧释海然(?~1860)。据《亭湖志近代人物传》记载:释海然号敏通,盐城伍佑场人。俗姓季,九岁时于伍佑场三元宫依继信和尚剃度,20岁至宝华山乞受大戒。宝华山隆昌律寺主持,嗣席宝华山第十四代。后朝礼峨眉山、五台山等名山,返伍佑场住持广利院。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开堂传戒,二十五年退院,在广利院做住持八年之久。二十八年继主宝华山法席,三十年(1850年)遂以宝华衣法传付印宗。咸丰十年(1860年)退位,仍回广利院常住,当年的七月二十四日圆寂。我没有查阅到释海然出生、著述的记载。他选择在滩子边的广利院终了一生,且是来日不多的情况之下作出的决定,回来时是否已重病缠身?或者他患上了什么急病?我们无法知晓。但我分析,云游四方的大德高僧并非通常人们说的“出家无家”,与世俗就此了断。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好。对家乡的情感无论伟人或凡人,僧人或俗人概莫能外。
在释海然于镇江宝华山退位的前一年,另一个志存高远的伍佑场僧人芥航法师(1834-1889年)去了镇江。他们之间有无交往?我没有掌握到相关史料。这一年芥航25岁,他料理完祖母的后事,毅然走离故乡,去往江南。他与释海然一样,是土生土长的伍佑场人。12岁入三元宫,14岁做住持。工诗书画。近代诗人。芥航俗姓蔡,名敬之,晚号不不头陀,也曾在宝华山受戒,后参流水悟春得法。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任焦山定慧寺方丈,在寺内设小莲社,主禅净双修。嗜书善画好文,交游甚广。为诗长于近体,造语平易,不多用典,技巧圆熟,风格疏朗,间有沉雄之气,亦有反映国事之作。作品大多散佚,部分诗文被收入光绪三十一年(1905)刊本《焦山续志》和《晚清簃诗汇》。同治四年即1865年3月27日曾国藩、彭玉麟为湘军平定了太平军后,这支在朝廷并无编制的军队何去何从感到纠结之时从南京乘火轮到焦山定慧寺拜访芥航法师。法师在认定曾大帅的真实身份和思虑后,淡然说道:“大师熟读经典诗文,定然记得勾践重臣淘米公范蠡之事。”又言,世事了犹未了,不妨不了了之。曾国藩闻言愁眉舒展,归去后立即上表朝廷主动裁撤了湘军,释了满人的猜忌,自然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官位。妙招解惑,传为佳话。据1983年户籍统计,蔡姓在伍佑197个姓氏中位居第二,无疑是地方一大姓氏,据说也是明朝苏州阊门赶散来的一支。我于仲夏周日的一个午后,到滩子边采访78岁的蔡知礼先生,了解芥航其人。他说,蔡氏在堂子巷对面的育才巷设有祠堂,解放后失修坍塌,现已无踪影,祠堂里有过家谱,后不知散失何处,老谱上说不定有蔡敬之(芥航)记载。承载着中华家族文化传承的祠堂和家谱在失魂落魄了半个世纪后,我们在寻找历史人物的时候,面对的是迷茫和无奈。知礼先生不知有先贤芥航,恐怕镇上的许多人也无从知晓。作为江苏焦山乃至中国近代佛教界的一座丰碑,这位大名鼎鼎高僧法师、一代诗人、书画家在家乡鲜为人知,我深感珠溪历史文化研究任重道远。
芥航圆寂44年后,20岁的茗山(1914-2001)从家乡盐城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茗山俗姓钱,名延龄,1914年(民国三年)出生。茗山的父亲是前清秀才,至小受父亲文化传教,幼随母信佛,19岁在建湖罗汉院剃度出家。一年后进焦山佛学院(首届)学习,三年后的1936年负笈武昌,考入太虚大师所设立的武昌世界佛学苑研究班深造。是科班出身的高僧。茗山法师佛学造诣高深,通晓经、律、论三藏,精通诗文、书法。著书甚多,其中《诸经提要》、《茗山讲经录》、《茗山传记》、《茗山日记》、《茗山
自传年谱》、《茗山文集》成为传世代表作;此外尚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弥勒上生经讲义》等流通。我无缘面见过茗山法师,在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时偶然知道他与故乡的渊源,我的同学胡钱有一次告诉我,茗山是他外公的胞弟,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焦山定慧寺方丈,1994年茗山多次莅临故乡,为盐城永宁寺举行佛像安坐仪式、为他的师傅宏台法师举行圆寂50周年法会,他在法事之余,特地到伍佑看望分别二十多年的二哥及亲侄女家人。这一年茗山法师已81岁高龄。一家老小四代人在照相馆合影留念。同学家距滩子边巷口很近,那是一座农行临街的二层砖混结构的老式小楼,早先这片区域也属于龙王滩,我仿佛看到茗山法师与他二哥一家在屋里促膝谈心的温暖场面。
作 者 简 介
贾秀全,男,汉族,江苏盐城人,1962年4月生,研究员级高级政工师、正高级经济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盐城市作协会员、市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1984年始发表编史论文,有通讯、散文等作品散见于国家和地方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