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珍藏、国营老茶厂,白茶也要步普洱后尘上演概念大战了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我上大学的时候,给中国白酒第一坊做过促销员。
那时候公司给我们培训,说,我们的酒最大的特点,是酒窖。
“我们的酒窖跟别人家的酒窖有什么不同么?”尚未入世的大学生们瞪大了一双迷蒙的眼睛。
不同在于,我们的酒窖是老窖!我们的酒窖是唐朝的时候就启用的,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代!并且一直没有间断使用。
老窖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老窖里有很多老的菌类,菌多了,酒品质更高。
嗯,这理论没毛病。
于是,我们就一直按照公司培训的这套理论在销售产品。
就这样口口相传了很久,酒卖出去了很多。
然后,某一天,遇到了一个看起来比较有文化的人。他认真地听了我们关于老窖,关于唐宋元明清的宣传,最后,抬了抬鼻梁上的眼镜,问了一个问题:
那你这个酒厂在特殊的年代还在生产酒吗?生产的是什么牌子的酒?
呃,我们卡住了,公司没有培训过,答不上来了。
文化人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那在你们这个品牌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这个窖生产的酒,叫什么名字?
继续当机中……
幸好当时年轻,脸皮厚,顾左右而言他了两句,人家也没为难我们,便就此打住了。
《2》
老厂,老窖,这些概念,真的是很能打动人心的。
当然,也是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溯源的。
一推敲就发现理论基础是空洞的,一溯源就发现完全是凭空想象的。
然而,有些招式,虽然漏洞很多,但是只要对部分人管用就行。中国人太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聪明,懂得去质疑、去求证。
所以在酒界,老厂、酒庄的概念甚嚣尘上,而在茶界,普洱茶的国营厂、88青的概念也是极为要命的。
普洱里还有什么海外回流货,那也是吹得天花乱坠,故事异常精彩的。没喝过的人心里痒到不行,喝过的人内心一片荒芜。
而现在,这股讲故事、玩概念的风气,已经从酒到茶,并迅速从普洱,传播到了白茶。
普洱是老牌高手,白茶是后起之秀。
后起的,总是要多学习前辈们的成名招术,改良之后归为己用。
于是我们可以见到,继老白茶做旧之后,关于老茶厂的概念,也在白茶行业里风生水起起来。
不仅如此,大量的海外回流老白茶,也装在厚重的笨木箱里,盖上黑色的印戳,或者做上仿古的火漆封口,以一种出口转内销的流转方式,背负着各种远销海外现在又回归国内的传奇故事,出现在广大茶客面前 。
关于国营老茶厂的概念,我们后文再论。
关于这些海外回流的老白茶,我只恨没有时光穿梭机,不能请梅筱溪老先生复起于地下,出来指证这帮指鹿为马的不肖后辈。
当年是不是有这批白茶出口,梅老最清楚。
当年出口到哪个国家,出口了多少,梅老极为了然。
看谁还敢空口白牙,胡编乱造?
《3》
其实,老茶厂与老酒窖一样,都是概念。
老酒窖当然好,像国外那些酒庄,都拥有上百年,数百年的酒窖,并且确实是持续在使用,不间断在生产葡萄酒的酒窖。
而老茶厂,听起来跟老酒窖差不多,都主打一个“老”字的概念。
但实际上,老茶厂它对于茶叶品质的影响,是大大弱于老酒窖的。
像我们之前的酒公司培训材料里提到过,老酒窖,它如果不间断使用,长此以往,窖内的菌群是很丰富的,这些大量的菌群,对于酒的发酵,对于酒的风味形成,都有很大的增益。
但白茶却不同于酒。
白茶是不发酵的,所以,老的白茶厂,它对于白茶的风味的形成,有什么助益呢?
首先,难道是因为老白茶厂里有很多老设备,老设施?这些老设备能让茶生产出来之后品质更好?
不应该啊。
设备老了应该淘汰,这是任何工业化大生产或者是农业生产里,早已经达成的共识。老茶厂的设备对于白茶的生产来说,几乎不具备任何增益作用。
白茶的生产,使用最多的是水筛、萎凋槽,这些东西,都是新的比旧的好。
老白茶厂里的这些设备,该淘汰了。
相比之下,还是新白茶厂的设备好用。
其次,难道因为老白茶厂里有很多老师傅,他们拥有的传统制茶技术,丰富制茶经验,能把白茶制作得更具风味
这倒是有可能的。
但是,问题在于,老白茶厂里的老技师,他们年岁已高,当年的国营茶厂里,现在还身体硬朗、能参与做茶或者指导做茶的技师,为数早已经寥寥。
并且,老技师现在也大多退休,不属于厂里的职工了。那么,就算你拥有这个老厂,也并没有太大用处——一个没老技师的工厂,跟新茶厂,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老白茶厂,也只是概念炒作而已。
《4》
茶厂老不老,需要翻地方志,去考证,去考据。
但茶好不好,却是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就可以判断出来的。
前几天,莹老师就去喝了一泡据说有十五年历史的陈年老白茶。
她是瞒着我们去的。
身为岩茶酵母(教母),对白茶,她其实还是相对陌生一些的。所以,她不敢跟我们说被人约了去喝老白茶,而且还是十五年的老白茶。
说了我们肯定绑住不让她去。
然而她刚喝了一杯,就不停给我们发微信,轰炸式的。
因为太难喝了。
据她说,第一杯下去,口腔就麻掉了。比武夷岩茶的颗粒感,还更加的颗粒感。比普洱茶的砂粒感,还更加的砂粒感。
简直都不是用舌头去摩擦岩石壁了,那是用刀片在割舌头。
回甘里是一股臭味,像是过度发酵的红茶,那种闷臭。
听她形容得这么恐怖,我们顿时来了兴趣。让她直播喝十五年老白茶的过程。
一开始是泡袋,一看是十五年陈老白茶,还是用岩茶的泡袋包装的,没有三层包装,我们就乐疯了。
李麻花说,老白茶用这种泡袋装,不用三层包装法,简直是作死!用花式包装来包白茶,是在给各种劣质白茶、假冒老白茶遮羞!
然后是拍茶汤,浑浑的,颜色怪怪的,丝毫不晶莹剔透,白毫也少得可怜。为了避免那家品牌尴尬,在这里就不上图了。
反正就是泡出来放了一两天的茶汤的那种浑浊感,大家自行脑补便是。
喝到第二泡,莹老师就拒喝了。说嗓子痛,不能喝茶,改喝白开水。
这里有个暗语,请各位茶掌柜谨记:如果你在招呼客人,而客人喝了一杯之后,改口要喝白开水,那肯定是对你的这泡茶不满意——宁愿喝开水,也不愿意喝你的茶。
就这样一路到了第六冲,看到在座的人都不喝了,茶掌柜说,要不我们把这泡老白茶拿去煮吧!
说着开始洗茶壶,准备煮这一泡“老白茶”的叶底。
吓得莹老师借口有事,开溜了。
《5》
其实,茶的本质,就是饮品。
它最终是要入口的。
所以,扯那么多概念,也并没有多大用处。
难道老茶厂,就一定会产好茶?就一定会有好技术?
不一定吧。
相反,新茶厂,或者正在崛起的茶厂,比老茶厂,未必就差。
至少人家设备是新的,机器是新人,脑袋是新的,新设备灵敏,新脑袋转得快。
与其把宣传重点,放在茶厂的老与新,放在自己的茶园有多少亩,放在自己得到了多少SC证书上面,不如好好钻研一下制茶技术。
至少,得让喝到你的茶的客户,耳目一新,过喉不忘吧?
至少,得让你的茶,能喝得下去吧?
一喝就辣舌头,一喝就苦涩难言,回甘里不但不香,还恶臭连连,这哪里是在喝茶,分明是在受罪好么?
多老资历的茶厂,多大的茶园,多有含金量的有机证书,也抵不过一口粗糙难喝到让人怀疑人生的茶汤,带给人的刺激与伤害。
茶厂资历老,茶园大,证书多,只是硬件条件。
对茶叶而言,好喝才是最好的软实力。
一杯香清甘活,鲜香醇爽的好白茶,不管年份多少,都能带给人愉快的感受,带给人惬意的享受。
这才是喝茶的本质。
喝茶,最主要的感官是口腔和舌头,它们满意了,就是好茶。
跟其它的附加条件,没有太大关系 。
《6》
有证,有厂,有大茶山,固然好。
但它们都不能代表茶就好。
喝茶喝茶,喝的是茶本身,拼的是茶叶的品质。
图的是那种美妙的唇舌享受。
任你硬件条件如何好,只要茶不好喝,茶喝了让人想溜走,想尿遁,那也是白搭。
要想让自己的白茶销售量大增,品牌影响力加大,不是任何商业炒作可以实现的。
最主要的,还是要把消费者的唇舌,给侍候好了。
让他们挑剔的味蕾,只喝你家的茶,只爱你家的味道,方是王道。
提升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
大道至简。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