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有奖征文】又是一年月圆时/静塘
今天,又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一个黄皮肤中国人思乡、念乡、阖家团圆的日子。
今夜的月格外的明,依稀可见吴刚伐桂,恍惚听见伐木声声。想像中还有嫦娥怀抱玉兔,张一双忧郁的眼,满是对后羿的愧疚和思念。
今夜的月妩媚妖艳,但我知道蟾宫里却是一片寂寞冷。玉兔解不了嫦娥无尽的思念,那棵伐不倒的桂树,也是吴刚心头永远的痛。他在经年累月的砍伐中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妻子奔向伯陵时无情的背叛?一对伤心人,相看泪眼,所以月光很亮,却并不温暖,甚至暖不了一叶的秋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因为这种悠悠的感叹,才得以“孤篇压全唐”。而那句“可知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将月下的思念拉的绵长、绵长。同一个月亮,一样的月光,一样的仰望,一样的惆怅。
“月是故乡明”、“明月千里寄相思”。虽然说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我总感觉这个节日温情脉脉的背后,更多的是感伤和思念。盼团圆而不得,思团圆而不能,苏大家的一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别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真的是道出了这月圆之夜的真谛。
月圆之夜,月圆人不圆。即使是阖家团聚,也总有心中的人不在身边。我觉得,很少会有人在这个中秋之夜,感到完美的团圆,因为人生,本就是残缺的啊。望着天空那一轮明月,我们都在思念。心爱的人不在身边一起望月,亲人也有的不在身边,甚至已经天人永隔。即使该来的都来了,该在的都在了,可还是难免思念。那童年的玩伴呢,那青涩的初恋呢,那一缕少年情怀呢?这所谓团圆的夜、团圆的节啊,其实更多的是思念的夜、思念的节。那一轮有着无数或美丽、或凄婉的传说的明月,总会在这个安静的夜晚,触动所有人心底最深的柔软。
小时候的中秋节,父亲、母亲和我们哥三,在院子的梧桐树下团团围坐,切一个西瓜,放一盘月饼,任凉风拂面,听秋虫呢喃,听树叶沙沙声响。仅仅是这一份静谧,就足以让我刻骨铭心。如果还有父亲慈爱的目光时不时地看过来呢,那目光比月光还温暖。如果还有母亲体贴的唠叨呢,那唠叨慢声细语。这个夜晚,给予我的,远远的不只是头顶的那一轮月亮。不过,那月光,照见我所有的过往,也明亮过我所有亲人的脸。这月光,让我的记忆熠熠闪光,看我的岁月安静流淌,也给了我绵绵不绝的思念和惆怅。
自从二十多年前我背井离乡,所有的中秋之夜都是在异乡度过的。每到这个夜晚,我都会静静地仰望,然后静静地想,我思念的人儿此时此刻是否也如我一样?故乡的月光,是否格外明亮,小院中的那棵梧桐树,是否依旧茁壮?我的父母兄弟,是否还是围坐在树下笑语晏晏,他们可否讲起我在他乡?可惜现在,父亲已经不在了,小院已经上锁了,今年的中秋夜,我的思念,只能交付清冷的月光。
月圆的中秋啊!我知道,今晚,无数人思念的目光,会让这月光更加明亮、更加感伤。月落无声,那无声中,又有多少相思泪在默默地流淌。
中秋夜,团圆的夜,思念的夜,感伤的夜。现在,我要去捧一掬月光,洗一下疲惫的脸,冲一下湿润的眼,晒一下我的过往,咀嚼着淡淡的惆怅,让月光,照亮我的梦乡。
2016年中秋于东营
作 者 简 介
静塘,本名王可高,生活在油城山东东营。不管世事如何繁华,总是向往青山脚下那一方宁静的池塘,执著于写出一些纯净无功利的文字。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